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分布参数法对平行流冷凝器建立数学模型,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冷剂R134a和低温制冷剂R404A和R410A在平行流冷凝器中的换热和流动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比较。分别在相同和不同工况下。比较3种制冷剂的换热系数及压降等换热和流动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在采用平行流冷凝器的汽车空调工况范围内,R410AR404A的流动和传热性能均优于R134a,更适宜用于汽车空调用平行流冷凝器。  相似文献   

2.
新型单、双排平行流冷凝器应用于冷柜制冷系统中,并与原管片式冷凝器冷柜制冷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单、双排平行流和管片式冷凝器的冷柜制冷系统分别在充灌量为550g、650g和800g时,周期内压缩机平均功耗最小,其中双排平行流冷凝器周期内压缩机平均功耗最小,单排平行流和管片式冷凝器相当。平行流冷凝器的空气侧换热性能明显优于管片式冷凝器。实验所用单、双排平行流冷凝器仅为管片式冷凝器换热体积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将平行流冷凝器应用于冷柜系统中将有利于解决冷柜冷凝器在恶劣环境下运行换热量不足的问题和降低成本费用。  相似文献   

3.
平行流冷凝器在12m客车空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平行流冷凝器,对12m客车空调的管片式冷凝器实现整体替代.在标准空调工况进行的焓差法对比性能实验表明:制冷量Q和能效比EER都略有提高,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替代后,冷凝器的质量减轻30kg、尺寸减少40%,制冷剂R134a的充灌量减少16%,推进了客车空调系统的轻量小型化,成本效益显著.同时,发现平行流式冷凝器制冷剂侧流动阻力相对于管片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结构特点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平行流冷凝器的流动和传热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稳态数学模型,对某种规格的平行流冷凝器在一定工况下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迎面风速下平行流冷凝器流动换热情况。结果表明,多元平行流冷凝器在冷凝换热时较常规换热器具有显著优越性,迎面风速对冷凝换热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范围。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多元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与实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研究了翅片高度、翅片间距、百叶窗开窗间距、百叶窗开窗角度变化对多元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传热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翅片高度的增大,换热量逐渐增大,空气侧压降逐渐减小;随着翅片间距或者百叶窗开窗间距的增大,换热量和空气侧压降都是逐渐减小;随着百叶窗开窗角度的增大,换热量和空气侧压降都是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传热流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采用间断型扩展表面的波纹型百叶窗翅片,制冷剂侧采用小水力直径的非圆截面微通道多孔铝制扁管,选用适合于该微尺度强化换热结构的传热和压降关联式,对某规格的平行流冷凝器建立数学模型并在一定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制冷剂在非圆截面微通道内的冷凝过程中,表面张力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强化效果明显;通过改变流程数和各流程管数来改变冷凝过程中的流通截面而达到调整流速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持较高的冷凝换热系数和较低的流动压降,与常规换热器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车用多元平行流冷凝器仿真模型,模拟2种流程布置的冷凝器换热和流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试验结果相比,冷凝器换热量的模拟结果偏差不超过±5%,空气出口温度偏差不超过±10%,制冷剂出口温度偏差不超过±15%,说明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换热和流动特性。通过50种流程布置方案仿真计算结果发现:车用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流程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不超过5流程为宜,且最优化的流程布置方案更可能出现在流程数较少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广平行流冷凝器在家用空调器中的应用,根据经验传热及压降关联式,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家用空调器中平行流冷凝器翅片参数对其空气侧传热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平行流冷凝器的翅片高度和翅片间距,可提高其换热系数、增加压降,保证其换热性能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
对一种扁平铜管百叶窗翅片管换热器(FTHX)进行单体冷凝性能和整机制冷性能试验,并与现行铜圆管翅片管换热器(CTHX)在相同工况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THX具有风阻低、制冷剂流阻高和系统制冷剂充注量少的特性;FTHX综合冷凝性能高于φ7mm铜管换热器但略低于φ9.52mm铜管换热器;FTHX整机制冷能力和能效比均略低于单排φ9.52mm铜管换热器。  相似文献   

10.
蒸发式冷凝器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蒸发式冷凝器结构形式和运行原理,总结了近些年来蒸发式冷凝器在国内的应用情况,针对蒸发式冷凝器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水-水热交换器为例,以CFD模拟软件为手段,以κ-ε模型为基础构建人字形波纹板式换热器模型,并系统分析波纹倾角、波纹深度、波纹间距这3个重要几何参数对换热器内部温度场、压力场、流场及平均努塞尔数和流动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触点是板间换热效果最好的点,触点的扰流作用使流体在触点周围湍流程度最高,传热得到强化,这也是板式换热器内流体在雷诺数较低时发生湍流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流体经过触点后压力损失较大,是产生阻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波纹倾角是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参数,最优波纹倾角在60°附近,此时换热效果较好而阻力尚未达到最大;波纹深度增加,平均努塞尔数增大,换热效果趋于好转,板间压力降也逐渐降低。但随着波纹深度的增加,结垢的倾向也会增加,因此较为合理的波纹深度应该在4~5mm之间;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通过计算所得的波纹间距与波纹深度之比在3~4范围内时换热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内螺纹铜管齿形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22单管传热试验台,对相同工况下不同结构参数的内螺纹强化管进行蒸发冷凝换热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发现改变齿形参数对内螺纹管换热系数影响较大,且Tube-NEW换热性能优于其他管型。  相似文献   

13.
分析迎面风速对平行流式冷凝器空气侧换热系数以及空气侧压降的影响,确定一定结构平行流式冷凝器迎面风速的选择方法,并对初始设计迎面风速进行校核。试验研究结果对家用空调器和安装在非迎风面的汽车空调平行流式冷凝器风速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台R410A商用空调对平行流换热器和铜管-铝翅片换热器的性能、可靠性进行试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行流换热器能够有效提高空调的制冷性能并降低材料成本,平行流换热器经过1 200h中性盐雾试验后出现表面发黑现象,氦检未发生泄漏。平行流换热器的爆破压力一般在15.5~17.5MPa之间,可应用于R410A等高压工质的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分别测试了箱壁式冰箱在冷凝管水平布置和竖直布置方式下的能效比,并且对实验工况下水平管和竖直管管内的冷凝换热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尽管理论计算结果显示水平管布置方式的管内冷凝换热系数高出竖直管布置方式较多,但实验结果显示两者整体传热性能相差极小。总体来说,采用水平管布置方式的冰箱的能效比仅高出约2%,箱壁式冰箱冷凝器的主要换热热阻在管外空气侧,这两种布置方式导致的管内换热的差异对箱壁式冰箱的整体换热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板式蒸发式冷凝器进行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结构形式下,存在最佳的入口风速和喷淋密度。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板外水膜一空气间的传质系数关系式。另外,对基于同一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水平管式和板式蒸发式冷凝器性能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采用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冷凝系统能效比提高了2.01%~3.1%,热流密度提高了20%~26%;与管式蒸发式冷凝器相比,板式蒸发式冷凝器换热器体积有所减小,而风机阻力和水泵功率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三种汽车空调冷凝器性能的试验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泛使用的3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管片式冷凝器、管带式冷凝器、平流式冷凝器进行变肋距、变工况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得出3种冷凝器的最佳结构和最佳风速,即标准冷凝器及其与之相匹配的风速,并由此绘制3种标准冷凝器变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参数对比图,进而从多个角度全面地比较3种冷凝器的优缺点。通过对比试验数据与计算值,修正所引用的风阻和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此研究结果为同类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依据;有助于生产单位缩短设计周期和试验时间,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换热面积相同而流程不同的风冷冷凝器进行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管路排列方式、分路数及流程长度等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