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海燕  刘芮延 《导航》2010,46(2):21-24
本文讲述了相控阵天线波束跃度、移相器位数与阵元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波束跃度和半功率点波束宽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移相器位数的选取标准。同时介绍了“虚位技术”在移相器位数选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移相器是控制相控阵天线空间波束捷变的方向盘,其性能的优良决定着相控阵天线性能的高低。微机电系统(MEMS)移相器优势明显,但由于相控阵天线工作环境复杂,环境载荷会导致MEMS移相器结构变形,进而直接降低整个相控阵天线的性能。为此,该文研究MEMS移相器关键结构参数和电性能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复杂环境要素对物理结构的影响传递到结构参数和电参数上,推导出分布式MEMS移相器的机电集成模型,并利用集成模型对变形MEMS移相器进行电性能快速评估和结构公差计算。仿真结果说明了集成模型的有效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宽带相控阵天线延迟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频率无关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会随频率发生变化,实时延迟线是提高宽带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精度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子阵级采用延迟线,单元级使用移相器的宽带相控阵天线副辫特性,发现当工作频率改变时,由于阵列存在周期相位误差导致天线副瓣电平抬高。针对此问题,提出单元级精细延迟线方案,消除周期相位误差对天线副瓣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扩展相控阵天线带宽的同时,明显改善了天线的副瓣特性。  相似文献   

4.
雷文军 《导航》2002,38(2):108-112
移相器是要控阵天线中必不可少的组件,它的控制信号来自于波控机,只有当波控机的输出信号通过控制移相器使射频信号相位值受控时,相控阵天线产生的波束才能实现在规定的空域内扫描,本文所叙述的是微波着陆系统中一维相控阵天线使用的波控机的算法及实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DDS的有源相控阵天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源相控阵天线不仅能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而且还能扩充其功能,所以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一种没有高频移相器的8单元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它由平面天线阵、数字T/R组件、接收DBF和系统控制分析软件等组成.其基本原理是在发射模式下,利用直接数字合成(DDS)代替传统的高频移相器和衰减器.由于DDS的工作频率比较低,需要通过上变频到系统所需要的工作频率(2.0GHz).在发射模式下,通过控制DDS完成发射波束形成所必需的幅度、相位加权和上变频所必需的本振信号;在接收模式下,则利用DDS技术产生接收信号下变频所必需的本振信号,然后采用DBF技术形成接收波束.文中详细介绍了基于DDS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实现方法和实验结果.通过8单元基于DDS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的研究,证实了DDS技术在相控阵天线中应用的显著优点和相控阵天线在通信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相位误差对相控阵天线的影响,介绍了相控阵天线数字移相器相位量化误差产生的原理,分析了相位量化误差对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精度和天线波束性能的影响。为改善这一情况,提出采用递推比较补偿馈相法代替传统的确定性馈相法,通过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证明在不改变硬件的条件下,递推比较补偿馈相法能够减少相位量化误差的影响,降低波束指向误差的极大值和均方差,提高相控阵天线的指向精度和波束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风廓线雷达相控阵天线波束扫描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周期同相馈电法与驻波子阵形式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天线系统只需要五个移相器就可以实现相应的五波束扫描,简化了波束控制系统,降低了天线系统的复杂度与成本。  相似文献   

8.
王茂彬 《天线技术》1998,(14):31-36
当今相控阵雷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相控阵雷达可灵活控制其移相器状态这一优点,仅用控制相位,即控制驱动称相器的波控码子,就可在不加雷达设备量的前提下实现某些功能,如:改善天线副瓣性能、特殊波束形成等,本文结合某全固态三集上控阵雷达的研制过程,深入研究了仅相位加权在相控在线系统中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相控阵天线的特殊应用出发,讨论相控阵技术中常用的剩磁铁氧体移相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分别介绍了几种较为常用的移相器,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方法,文中还对几种移相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移相器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相控阵天线的光纤控制技术。用光纤来控制相控阵天线的数字式微波移相器,从而实现波束形成和扫描。对于大面阵天线的控制,串并混合式光纤系统比单-串行或全并行光纤系统具有许多优点。在对控制信号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加工了混合式光纤控制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表明,该系统具有极低的误码率,足以满足现代相控阵雷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试验性质和截获雷达天线,该天线采用相控阵技术,经济实用,天线阵用带有移相器的裂缝波导阵实现波束的方位面扫描,通过配置在裂缝阵前面的Radant透镜进行波束的俯仰面扫描,这样就避免在每个辐射单元后面使用移相器或T/R组件,从而利用行0-列相位控制简化对波束的控制,降低天线阵的成本,与每个辐射单元后面使用移相器或T/R组件的同样尺寸的天线阵相比,该天线阵的生产费用估计不到前者的1/3  相似文献   

12.
数字移相器是相控阵雷达的关键器件。它的相位控制位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控阵雷达的造价、性能和设备的复杂性。因此,在制定相控阵雷达方案时,合理地选择二进制数字移相器的相位控制位数是个关键性的问题。二进制数字移相器结构简单,相移量稳定,而且它的激励器容易制造,并便于受二进制的数字式波束控制电子计算机的控制。由于采用了数字移相器,它只能产生某个最小相位360°/2~n的整倍数的相移量(n为数字移相器的相位控制位数,简称位数)。不是任何相移值都能在数字移相器上准确地移出。因此,为了实现波束相位扫描、赋形和相位加权,对于相控阵天线中各个单元移相器所需移出的相位值必须进行“量化”才能在数字移相器上实现,这就会出现相位量化误差。相位误差周期性地重复出现,会  相似文献   

13.
杜毅鹏  徐飞 《现代导航》2023,14(4):256-260
某导航设备相控阵天线主要由天线阵子、移相器和控制单元组成,移相器负责对天线阵子的相位进行实时控制。为了消除设备相控阵天线移相器之间的相位偏差,提出一种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位求解技术,通过System Generator快速构建设备相控阵天线移相器相位解算模型,完成相位解算和补偿工作。经验证,该方法能有效缩短设计人员软件编程时间,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晟劼 《通讯世界》2017,(12):22-23
对于有源天线技术的研究是整个5G通信系统研究的重要一环.由于5G天线的设计思路是来源于于相控阵天线的设计架构,而因为使用数字移相器的原因,天线的波束精度会产生偏差.本文研究了提高天线波束精度的三种随机馈相法,推导出了有效的通用公式,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系统功能的增加,相控阵天线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工作模式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在项目研发前期实现相控阵天线的全面性能测试,设计一种适应大规模阵面、多模式控制的相控阵天线测试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CPCI总线技术的相控阵天线测试系统的设计,以波控计算机和波束控制板为核心,与暗室测试设备同步交互,实现对相控阵天线多模式的测试控制和相控阵天线波束状态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一种相控阵光学天线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控阵天线可实现波束的电控扫描,已在微波波段获得广泛应用.但在光波波段,由于波长短引入的大电尺寸问题影响了相控阵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相控阵光学天线设计方法,通过增大阵列栅距大幅减少阵元数量,并通过设计阵元辐射特性抑制大栅距产生的栅瓣,显著增强相控阵光学天线的可实现性,该方法的代价为限制了天线的扫描范围.此外,还提出了通过模2π的方法降低光学移相器的实现难度,并论证了该方法在光波波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双模互易铁氧体移相器,简述了该移相器的应用前景、性能特点,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双模互易铁氧体移相器,简述了该移相器的应用前景、性能特点,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引言相控阵天线几乎应用于从大型多功能雷达到战术导弹控制雷达的每一种雷达系统。这是高速低损耗移相器和控制电路发展的结果。最近,相控阵天线已应用到电子对抗系统,其主要原因为:·较高的有效辐射功率  相似文献   

20.
多波束形成技术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控阵天线多波束形成技术已获得很大发展,为提高雷达性能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文中介绍了相控阵天线多波束形成技术在多种相控阵雷达特别是在新的先进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讨论了采用多波束形成技术对提高雷达检测性能与电子反对抗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