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信息     
《数字通信世界》2005,(8):75-78
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北京时间8月2日15时30分,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约20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这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将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等。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6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44次获得成功。卫星在轨运行期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对卫星实施跟踪、测控及轨道控制,并按计划于若干天后进行回收。  相似文献   

2.
返回式卫星是我国卫星工程领域主要的卫星系列之一,在空间科学实验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展历程和以往所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情况,分析了返回式卫星的空间科学实验需求,并进而提出了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科学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3.
美国成像侦察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射照像侦察卫星,锁眼(Keyhole)系列卫星和长曲棍球卫星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这两种卫星可分为3类:1)胶片返回式照像侦察卫星;2)光电传输式照像侦察卫星;3)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本文主要介绍锁眼系列卫星和长曲棍球卫星的发展,所用遥感器性能及成像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电子技术》2004,27(18):3-3
8月 2 9日 15时 5 0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约 9分钟后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第 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据有关部门介绍 ,这颗卫星将在太空预定轨道上运行若干天后返回地面。卫星运行期间 ,主要进行空间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和地图测绘等任务。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78次飞行。自 1996年 10月以来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连…  相似文献   

5.
孙家栋     
《数字通信世界》2008,(1):12-12
孙家栋,是中国航天领域著名的火箭和卫星技术专家。在中国的航天发展史上.他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总师.他是中国探月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6.
4月22日,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举行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35周年纪念座谈会,并向媒体发布了这一信息。国防科工委称,35年采,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逐步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已成功研制并发射的6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包括返回式遥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系列、”风云”气象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系列卫星以及地球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50周年纪念日。1956年的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它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此开始进入历史舞台。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中国现已初步形成了返回式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六大系列卫星为主的卫星制造业务领域。至2006年9月,算上载人航天器,我国已研制、发射并成功运行75个航天器,其中通信卫星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综合信息     
《数字通信世界》2005,(9):76-78
我国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升空北京时间8月29日16时45分,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太空。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运行正常。卫星在太空运行期间,主要进行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和空间技术试验。卫星获取的相关信息和试验结果,将用于中国科学技术领域和社会经济建设。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全长40.6米,起飞质量251吨,是常温液体两级火箭。至今,“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已成功执行了7次飞行任务。这次卫星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7次飞行,也  相似文献   

9.
1996年10月20日,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由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0年4月24日翱翔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对地面观测、运行三天后,按计划返回地面.如此从地球轨道上回收卫星的国家,中国排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世界各国将发射多颗通信和导航卫星,其中不少是首次发射的新型卫星.尤其在导航卫星领域.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日本等都将大展风采。  相似文献   

12.
从刚刚落幕的2006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获悉,我们期待已久的我国第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鑫诺2号已于9月18日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前的最后准备。按计划,鑫诺2号卫星将于10月25日左右发射升空,年底投入运营。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也是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的首发卫星,从立项、研制到最后发射的整个过程,在见证我国卫星直播产业形成与发展最初历程的同时,也融进了几代人的心血与众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2007年已成为我国卫星发射的第一个高峰年,今年将陆续发射了一系列卫星。这包括已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鑫诺3号广播电视专用卫星、中星6B通信广播卫星,还要发射的中星9号直播卫星、嫦娥1号探月卫星等,令所有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和卫星广播电视事业的爱好者欢欣鼓舞。在这陆续而至的美好时光里,就让我们运用卫星跟踪软件来寻找和描绘卫星运行的美妙轨迹吧!  相似文献   

14.
天兵 《现代通信》2002,(2):11-13
一、引子 2001年11月27日,美国的DIRECTV-4S电视直播卫星顺利升空,按计划送入预定轨道。卫星的发射重量为4 300kg。DIRECTV-4S电视直播卫星是由美国波音卫星公司为美国直播电视有限公司制造的。它将被定位于西经101°的太平洋上空,任务是为全美国的地方电视台提供服务,其使用寿命为15年。 据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之“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透露,中国将选用东方红—3卫星平台研制发射首颗电视直播卫星,并力争在2~3年内发射上天。规划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2013年全球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的发射情况,简要介绍了各种卫星的基本参数特点和用途,以及各国在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技术发展的动向,并从中分析了这些卫星在提升民生质量和军事能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可看到在世界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市场上,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6.
图说天下     
《卫星与网络》2016,(4):34-39
我国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4月6日,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顺利完成12天太空飞行后,其回收舱于18日16时30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回收任务顺利完成。这颗卫星上包括其核心部件——微重力测量仪等24台星上产品为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510所)研制。  相似文献   

17.
印度遥感卫星目前共有4个系列,其中印度遥感卫星-1是陆地卫星类,印度遥感卫星-P是专用卫星系列,印度遥感卫星-2是海洋和气象卫星系列,印度遥感卫星-3是雷达卫星系列.现在,印度主要研制、发射和应用的是印度遥感卫星-1,P两个系列.虽然印度经济条件也有限,但它利用有限的资金重点发展了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遥感卫星系统,走过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其主要特点有三个:印度遥感卫星发展重视应用,把实现国家需要作为发展目标,把积极争取外援与自主发展相结合;走系列化,由民转军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纪念日前夕,由20多位航天科技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在北京评出了中国空间科技20世纪后30年间十大新闻事件.1.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太空时代.2.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回收.中国航天器大气层再入技术得到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一、全球通信卫星发展状况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在轨卫星数量将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而卫星发射数量则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寿命的增加以及新卫星的发射,全球卫星转发器数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下面介绍2004年发射升空的几颗通信卫星的概况。 1.亚太六号卫星(Apstar6) 阿尔卡特Space-bus4100C1平台,地球同步轨道大功率通信卫星,香港亚太卫星有限公司运营,为亚太地区的电信运营商与电视台用户提供宽带多媒体与数字广播服务,以及传统的电信服务。2005年4月12日发射,重4600kg,设计寿命大于15年,38个C频段和12个Ku频段转发器,带有抗干扰功能,覆盖范围遍及亚太区域,C频段涵盖中国、印度、东南亚、澳洲、太平洋群岛和夏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2007年已成为我国卫星发射的第一个高峰年,今年将陆续发射一系列卫星。这包括已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鑫诺3号广播电视专用卫星,还有将要发射的中星6B、中星9号通信卫星,嫦娥1号探月卫星等,令所有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和卫星广播电视事业的爱好者欢欣鼓舞。在这陆续而至的美好时光里,就让我们运用卫星跟踪软件来寻找和描绘卫星运行的美妙轨迹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