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公交优先策略的概念和分类,阐述了绿灯延长、绿灯提前、相位倒转、相位插入、公交通行专用相位等主动优先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和优缺点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四相位单交叉口为研究对象,计算推导交叉口的延误计算模型,包括公交优先相位减少的延误以及非公交优先相位增加的延误。模型以减少人总延误最大为控制目标,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从而得到最优的绿信比,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快速公交信号优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世华  赵方 《计算机工程》2009,35(8):259-262
提出一种以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快速公交信号采集控制的方法,在快速公交车辆上安装有源RFID标签,在离路口一定距离安装RFID阅读器,快速、准确地识别将要通过路口的快速公交车辆,通过对该车辆到达的实际时间和预设的到站时刻表的对比,决定控制路口信号灯相位,同时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软硬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类典型交叉口,提出一种具有公交优先的交叉口模糊信号控制技术。采用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优先进口道实现公交车辆在空间上的优先,通过具有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控制算法实现公交车辆在时间上的优先。信号控制算法的核心模块由绿灯相位模块、红灯相位模块和决策模块组成,分别设计这3个模块的模糊控制策略。控制目标是达到对公交车辆加权的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仿真结果表明,与定时信号控制技术相比,该控制策略不仅大幅度减少了公交车辆的平均延误,而且提高了非公交车辆的通行效率,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5.
在公交系统优先信号模型优化设计中,传统公交信号优先仅考虑公交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影响,而忽视了相邻交叉口所受的影响,因此考虑相邻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以总交叉口人均延误为目标,提出以公交优先度作为判别是否优先以及优先程度的决策依据,进而采用绿灯延长和红灯早断两种策略,建立有限的主动优先控制模型.最后,通过VISSIM软件的VAP模块建立仿真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与无公交优先策略、绝对公交优先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无公交优先策略相比,所提出的优化控制策略,在中高饱和度下能使总交叉口人均延误平均降低15.7%,在高饱和度下平均降低14.6%.验证了研究成果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旦形成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城市交通将陷入无法逆转的困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邵江  陈军华  王长红 《福建电脑》2013,(11):38-39,41
本文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绿色、人文为基础提出了“发展公交优先”的策略。通过设置公交专用道、交叉口专用进口道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等方式,将非快速公共交通平稳过度到快速公交时期。并构思建立一种以公交信号优先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利用仿真软件就交通拥堵状况进行微观模拟,力求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8.
黄海南  李晓峰  连培昆  荣建 《计算机应用》2018,38(10):3025-3029
针对现有信号机控制逻辑无法响应公交车辆累积数、控制参数敏感性较低等问题,构建公交优先策略触发概率模型用以检测并分析提高触发精度的方法。首先,依托西门子2070信号机,分析其公交优先策略触发原理,进而构建了绿灯延长策略和红灯早断策略的触发概率模型。然后,以实际交叉口为例,通过硬件在环仿真计算并对比不同信号配时方案的触发概率,探索了公交优先策略触发概率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绿灯延长策略的触发概率远低于红灯早断策略;绿灯延长策略的触发概率与绿灯时间阈值成反比,红灯早断策略的触发概率主要与非优先相位申请优先的公交数量相关;可通过优化最小和最大绿灯时间,及增加申请优先的公交数量提高绿灯延长策略的触发概率;可通过先优化固定信号配时再进行公交优先信号设置等措施提高红灯早断策略的触发概率。  相似文献   

9.
公交优先模糊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公交定时优先信号控制不够灵活的缺点,设计了公交优先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以公交误点数值和待行相位排队长度为输入,以当前相位绿灯延时为输出,实现了以路口总延误人数最少为目标的最优控制.借助Matlab 6.5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模糊算法的有效性,模糊控制算法延误人数比定时控制下的延误人数平均低26.6%.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公交优先控制数据滞后,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提出基于车路协同的公交优先策略,利用车路协同的实时数据信息,综合多个评价指标,进行多交叉口的连续公交优先控制,经过VISSIM仿真验证,可以有效提升公交准点率和交叉口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强实时系统静态优先级调度的可调度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在系统阐述和借鉴经典的强实时系统静态优先级调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忙周期的概念,分析了任务时限超过任务周期的实时系统任务集的可调度特性,拓宽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更有利于实时系统的设计者对任务的运行时间行为进行事前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动态优先级的延迟优化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应用层组播系统的平均延迟,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其他延迟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证实该算法在应用层组播的延迟优化方面有着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实时系统中任务优先级的综合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系统设计中,如何准确而合理地确定每一个任务的优先级是能否保证系统实时性要求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模糊集合理论提出了一种任务优先级的综合决策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对整个“公交优先”系统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公交车到达路口的时间进行预估,然后再来对路口控制灯信号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整,保证公交车能够畅通。该系统功能主要是实现公交信息的读取和对信息的简单处理以及显示,同时使用ZigBee射频芯片的无线路由功能,构建一个信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可靠无线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智能轨道交通系统的理念,根据检票机在该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智能化服务的业务需求;接着,分析了现有检票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检票机的智能化提升设想,并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例实现了应用层智能程序软件的主要模块.提出的4层软件架构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多进程多线程方式提高了应用软件的自恢复性和智能化,SQLite数据库方式储存数据有利于扩展运营中对数据查询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高校的教学需要,传统的教学系统软件大多存在智能程度低、缺少教学策略等缺点。智能教学系统是当前计算机智能教育的研究热点。结合多AGENT的特性及在智能教学系统中应用的理论,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智能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模型,详细分析了系统各层次的功能,并给出了系统数据库的分类设计以及系统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ATM网络中支持的突发业务如语音、视频和图像等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为了满足这些突发业务的各种服务质量要求,主要以马尔可夫到达过程来模拟ATM网络中的两类具有不同QoS要求的突发业务流,并为各种不同业务提供QoS保证.通过使用嵌入马尔可夫链和灵活的辅助措施,获得用户在离开时刻各类业务的队列长度,并可以推导出任意时刻下的业务队列长度,导出延迟和损耗等性能参数.并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完全可以满足ATM网络中突发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战场数据分发系统需要传输不同长度的信息和数据,数据容量相差很大,采用动态优先权调度算法在系统平均延时、长短信息传输的公平性两个方面可以同时达到很好的性能。该调度算法适合于有优先级控制的广播链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