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华 《中国酿造》2023,(6):262-268
至2021年底,白酒行业的增长模式渐趋良性,但个别企业仍出现年度超高速增长或销售异常变动的情况,还有个别企业在行业成熟发展过程中实施新的品牌战略或销售策略的表层因素,也有更深层的财务因素。为此,该文选取典型白酒企业本世纪以来对外披露且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数据和指标体系进行细分计算,分析推动典型白酒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资产运营效率、财务风险、股利政策等因素,总结影响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要素和能力,探索提出白酒行业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马勇 《酿酒科技》2005,(5):17-21
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986家,共生产白酒311.68万kL,同比增长1.98%;销售白酒314.20万kL,期末库存比年初减少12.90%;白酒行业产品销售率达到102.20%,产销基本平衡。完成工业总产值659.30亿元,同比增长19.21%;完成销售收入613.00亿元,同比增长15.17%;实现利税158.75亿元,同比增长19.05%。2004年白酒行业百强企业完成了全行业61%的产量,占有全行业77%的销售额和创造了全行业86%的利税。每1kL白酒的税收贡献率约为16.33%,每1kL利润率约为9.57%。存在的问题:白酒产品风格特点雷同的倾向进一步发展;税负增加和市场费用增长;以产品风格特点为核心的质量观念重视不够;税负过重,税收不公;白酒行业监管部门过多等。2005年全国白酒行业发展趋势:白酒生产消费将渐趋理智和务实;传统名优白酒销量将较快增长,中高价位的新品牌将经受更多的市场考验;酱香型白酒在争取高端消费群体的营销中具有较大优势,市场占有量也将逐渐增加;骨干企业的白酒产量将超过2004年的增长幅度,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小雨)  相似文献   

3.
廖丽珍  韩静 《中国酿造》2022,41(1):237-242
2020年4月以来,白酒板块总市值高达28 513亿元,这说明市场对白酒行业普遍看好。由于白酒行业上市公司有息负债率低、预收账款庞大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等特点,再加上国资委要求央企运用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考核标准,因此以山西汾酒为例,结合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特点构建了基于EVA的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并计算山西汾酒2015-2019年的EVA,借此为我国白酒行业业绩评价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9年山西汾酒的EVA一直为正且逐年增加,说明山西汾酒业绩表现良好,价值创造能力较强。同时这五年山西汾酒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和EVA的发展均呈相同的增长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EVA和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在评价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一、白酒行业发展的良好形势 1.白酒产量触底回升 我国白酒产量从1996年的801万吨跌到2004年的323万吨,平均每年下降50万吨左右,平均降幅约为7.5%。在2005年白酒产量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2006年上半年白酒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产量达到193.1万吨,同比增长22.41%。  相似文献   

5.
张雨柏 《新食品》2007,(27):16-16
最近几年,白酒行业发展呈现三个比较明显的趋势。这三个趋势,构成了白酒未来几年发展的行业背景。所有白酒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未来战略设定,都应该在这个背景之下展开。  相似文献   

6.
张芸 《中国酒》2006,(5):80-81
从上市公司的报表来看,在过去的2005年,中国白酒行业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2005年全年白酒产量为349万吨,与04年同期相比增长10%左右,这是自1998年白酒消费量连续下降6年以来的首次增长。整个白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722亿元和73.19亿元,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8.08%和24.77%,实现了自2033年以来的第三个增长年,并且整个行业的利润总额已经超过了白酒从量税实施前一年——2000年的利润总额,2000年白酒行业的利润总额为43.59亿元。  相似文献   

7.
江源 《酿酒科技》2005,(12):18-18
全国白酒行业2005年1至9月利润增长24.54%,白酒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了6个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马勇嘉宾 《新食品》2010,(19):37-37
2010年8月31日,白酒国家评委年会在大连举行,中食协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在会上做了重要报告,通报了2010年1—5月中国白酒行业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的情况,并对今后白酒行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江 《酿酒科技》2004,(3):62-62
本刊讯: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组织的“全国白酒行业技术发展研讨会”于2004年2月2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包括白酒行业著名专家沈怡方等9人及来自全国17个重要企业的负责人。会议回顾了2003年白酒行业情况,讨论了白酒行业在今后发展中的主要技术科研工作。2003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331.35万吨,同比增长2.04%。白酒重点企业产量从1997年开始下滑,2003年终于出现增长,说明白酒行业经过不断的磨合与洗礼,无论是在整个酿酒行业中的比重,还是自身区域间、企业间、品牌间和门类间的重组再造,都已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合理阶段。白酒行…  相似文献   

10.
艾民 《中国酒》2007,(4):5-5
2006年,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71.4亿元,同比增长31.08%,远高于产量的增长,显示白酒行业向高端化发展,吨酒价提升;2003年我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吨酒价为1.6万元,而2006年已上升到2.56万元,白酒企业产品结构升级趋势明显。由于费用率下降和白酒业消费税下调,行业利润增长高于收入的增长,处于较高水平,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100.2亿元,同比增长34.2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张宏 《新食品》2014,(24):153-153
据悉,截至11月,火速技术酿造服务公司举办200场酿酒培训,火速陶艺出货100,000只陶坛,1500家企业走进火速进行行业交流,火速科技服务的500家客户实现逆势上扬。以上看似简单的一组数字,对比行业大佬们上十亿的数字或许微不足道。可行业整体下行,火速科技的这一串数字,让人们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中小微型企业都在积极分享“白酒”这块正在缩小的蛋糕,让人们看到了白酒的消费品属性折射出中国白酒行业的本质和未来,也让人们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逆势增长企业——火速科技。  相似文献   

12.
《中国酒》2007,(10):28-33
2006年,白酒产业呈现上升态势。白酒行业全年规模上企业白酒产量为397万千升,同比大幅增长13.8%;销售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34.3%;利润100.20亿元,同比增长25.48%;税金179.71亿元,同比增长18.40%;利税合计279.91亿元,同比增长21.94%。2006年全年白酒行业平均销售价格24,463元/吨,吨酒销售价格同比提高18%,显示出行业景气度有所好转。但由于原料与包装成本的上升,全行业毛利率水平仍显得小幅下滑,因此主攻高价白酒的企业必然成为行业最大受益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食品》2012,(20):33-33
今年以来,白酒行业在经历了各种“折腾”之后,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中逐渐显现出疲软态势。对此,很多人又开始议论起了“行业整合”这一话题。任何一个行业,每每经历波折时,都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且,依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目前确实是整合最有可能发生的时期,也是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最为快速、容易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隋文 《新食品》2008,(19):I0002-I0002
无论是能源上涨牵出“区势论”,还是后奥运时代里白酒面临新的国际化机遇,对比所有行业,白酒作为传统的民族工业,明显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加之这些年白酒受到资本的高度宠爱,与其它行业相比优势就更为明显了。  相似文献   

15.
刘晓旭 《食品界》2020,(3):36-38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影响了短期消费,但部分白酒公司却走出了独特的行情。白酒行业被业内人士认为,行业壁垒较高且盈利能力强而稳定,中长期看好。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白酒行业两极分化加速,行业将呈现金字塔向橄榄型转变、价格向价值构建、酱香型持续走红、并购将持续加速。  相似文献   

16.
泸州势力     
《新食品》2005,(6A):17-19
在白酒行业,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无疑是一个困若金汤的“铁三角”。这么说不是指它们的关系很铁,而是指这三者不但是行业的标杆企业,也是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在白酒行业中形成的强势地位牢不可破。  相似文献   

17.
《啤酒科技》2013,(9):68-69
食品饮料1—7月产量及1—6月财务数据点评 门酒利润增速下滑:1—6月白酒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0.7%、0.6%,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8.2%、54.5%。终端消费不振、行业竞争加剧,啤酒利润增速上升,盈利能力已开始改善:  相似文献   

18.
方燕北  蒋磊 《中国酒》2007,(1):61-61
汪俊林郎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汪俊林2001年收购四川郎酒集团,进军中国白酒行业。2004年的销售收入为36534万元,增长0.85%;2005年销售收入近6亿,收入比上年增长16%。2005年,郎酒集团以50.93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115位,白酒行业第7位。而在2006年,郎酒以56.47亿位居全国第97位,列白酒类第5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李明灿 《中外食品工业》2007,(5):26-26,28,30
中国白酒是蕴涵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的产品。在人们日常消费中具有着不可替代性的产品。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自2000年以来,白酒行业开始出现向规模企业集中的趋势,在2006年白酒产量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2007年白酒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社区     
《新食品》2012,(6):50-50
中国白酒行业信息简报(02.12—02.18)受下游消费需求旺盛影响.2011年酒类产品产量大幅增长.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白酒行业品牌差距将越拉越大:云南白酒在政府重视下将加速发展.突破“二八定律”。驶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