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下段V油组是渤海湾盆地莱北低凸起的重要含油层位,V油组顶部发育低弯度曲流河沉积。应用地震、岩心和钻测井资料,对V油组L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精细刻画,L砂体沉积主体为低弯度曲流河,低弯度曲流河可进一步细分为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等多种沉积环境,主河道正韵律特征明显,发育稳定,次级河道发育局限,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中-细砂岩,胶结疏松,孔喉发育,粒度统计结果表明,主要发育P-Q-R段;L砂体河道长度约为10.15 km,河谷长度为8.37 km,弯曲指数为1.21,整体表现为低弯度曲流河,河道宽深比为52.64~67.70。L砂体沉积时期构造相对平缓,基准面进一步降低,沉积物供给速率较低,是低弯度曲流河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该认识为莱北低凸起的岩性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莱北低凸起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下部发育特征明显、类型丰富的河道沉积,综合三维地震资料、岩心、测井、古生物、黏土矿物分析等地质资料,对河道特征进行定量研究,讨论了河道类型的演变规律、控制因素及其油气成藏意义。基于平面形态、发育规模、水动力条件、沉积环境分析,将明下段河道划分为5种类型:大型高弯度曲流河道、小型低弯度曲流河道、微型曲流河道、网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构造沉降速率和古气候变化是河道类型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随着构造沉降加速,河道由大型曲流河依次转化为小型曲流河、网状河。距今约8.5 Ma的东亚季风增强事件导致降雨量增加、物源供给增强,随着快速湖侵,研究区由网状河沉积环境转化为浅水三角洲,发育以水下分流河道为骨架、河道间席状砂为主体的大型连片砂体。在该认识指导下,渤海油田首次在新近系发现大型连片砂体岩性圈闭,并成功发现垦利6-1亿吨级油田,开创了"大砂体岩性勘探"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郯庐断裂渤海海域锦州27段走滑压扭增压带JZ27-A井区沙三段储层内发育异常高压,压力系数平均值达1.5。其主要特征为:超压顶部有厚层泥岩封隔层、超压发育段颗粒碎裂作用强、发育范围及层位受增压带范围以及走滑压扭强烈发育期影响(仅在JZ27-A井区沙三段储层内发育)。其形成机制为:在东三末期到东二早期的郯庐断裂强烈右旋走滑作用下,在走滑压扭增压带JZ27-A井区形成应力强烈集中区,从而形成水平构造挤压应力,同时由于上覆厚层泥岩的存在,应力得不到有效释放而产生超压。依据地层压力平衡,对走滑应力所产生的超压贡献进行了定量估算。计算结果表明,走滑应力对超压的贡献达到了30%~35%,早于大量生排烃期,极大地阻碍了油气充注。  相似文献   

4.
碳酸盐岩断裂带断层岩成分复杂、非均质性强,其形成演化对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和油气运聚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地震、岩心和岩石薄片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断层岩特征及其变形机制进行分析,建立了碳酸盐岩断裂带断层岩演化模式。车镇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断裂带发育断层角砾岩和碎裂岩两类断层岩,其中,断层角砾岩类包括裂纹角砾岩、镶嵌角砾岩和杂乱角砾岩,碎裂岩类包括碎裂岩和超碎裂岩。断层角砾岩主要由厘米—毫米级的棱角状—次棱角状灰岩碎屑组成,碎屑分选性极差,呈颗粒支撑,胶结物含量小于50%;碎裂岩灰岩碎屑多小于2 mm,胶结物含量多大于50%,为基底式胶结。断层角砾岩变形机制以破裂作用为主,而碎裂岩变形机制以碎裂作用为主。随着与主滑动面的距离增加,断层岩变形程度逐渐增强,由断层角砾岩演变为碎裂岩,断层岩经历了"裂纹角砾岩→镶嵌角砾岩→杂乱角砾岩→碎裂岩→超碎裂岩"的时空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孔二段)深水细粒沉积岩中普遍发育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矿物的混合沉积。细粒沉积岩中的混合沉积样式可划分为组分混合和组构混合两种类型,组分混合表现为不同矿物在层内的混合沉积;组构混合表现为单一矿物纹层或组分混合纹层在垂向上的相互叠置。通过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镜下鉴定和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认为沧东凹陷孔二段细粒沉积岩中发育两种组分混合类型:粘土-碳酸盐型组分混合(CM1)、长英质-碳酸盐-粘土型组分混合(CM2);以及4种组构混合类型:长英质/粘土-碳酸盐型组构混合(SM1)、长英质/粘土/碳酸盐型组构混合(SM2)、粘土/碳酸盐型组构混合(SM3)和粘土-碳酸盐/粘土-有机质型组构混合(SM4)等。混合沉积样式在垂向上主要呈两种组合形式,分别以云(灰)质细粒混合沉积岩和长英质细粒混合沉积岩为主导,自下而上均表现为块状、层状和纹层状的有序变化。气候变化形成云(灰)质细粒混合沉积岩为主导的垂向组合,而陆源碎屑供应强度变化则形成以长英质细粒混合沉积岩为主导的垂向组合。  相似文献   

6.
李振明  邱楠生  刘念  蔡川  田建章  王元杰  高婷  古强 《石油学报》2019,40(10):1158-1171
厚层源岩层系由于存在非均质性及烃源岩有效排烃厚度影响,其油气运聚机制不明确,这直接影响着盆地油气资源量的评价和成藏模式的建立。定量荧光分析包括颗粒定量荧光(QGF)、萃取液定量荧光(QGF-E)和全息扫描荧光(TSF)等一系列技术,可精确反映地层在地质历史时期和现今的含油气饱和度、油气成熟度以及运移路径等重要信息,且具有快速简便、经济高效的特点。通过利用定量荧光技术和盆地模拟技术,对廊固凹陷沙河街组四段厚层源岩层系内的油气运移特征和充注历史开展了分析,重建了油气从源岩层系到储层的运聚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廊固凹陷沙河街组四段厚层源岩层系内夹层砂体的QGF指数普遍大于4.0、QGF-E强度部分大于40、QGF与QGF-E的最大荧光强度波长(λmax)具有较大差异,指示砂体中曾存在过古油层并在后期发生贫化、转移,砂体在油气运移中具有"中转站"的作用。定量荧光的差异响应表明,砂体在不同深度段的中转能力具有差异;当砂体的颗粒越粗、砂地比越接近0.25、厚度越大时,砂体的运聚效率越高,中转能力越大。烃源岩的生烃热演化史、砂层的定量荧光光谱特征以及断层的活动历史表明,中转砂体内存在2期幕式油气中转运聚过程。其中,第1期发生在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末期-东营组沉积早期(35~30 Ma),砂体内以中质油气-轻质油气充注为主,油气在沙河街组一段沉积末期-东营组沉积早期随着断层开启而向上高效运移,在东营组沉积末期生烃停止后,砂体内的油气饱和度降低;第2期发生在明化镇组沉积期至今(5~0 Ma),砂体内以大量凝析油气充注为主,由于断层趋于封闭,砂体内的油气以稳态渗流方式向上运移,并在保存条件变好的情况下得以在潜山储层中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