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鹏浩 《通信世界》2002,(26):24-25
电信资费是否合理,它的外在直接体现的是用户的意见或反映。目前业界一些专家认为,甚至信息产业部的重要官员2002年初在接受记采访时也认为,我国用户对电信资费意见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股民和用户是两个人”,两利益不统一,以及我国电信资费与国外相比仍属偏低之列等,也即我国电信资费是合理的,但笔分析认为:“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2.
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17日说,农村电信资费的调研正在进行,包括打电话、上网等农村电信资费优惠的相关政策近日有望出台。届时,农民将以普遍能接受的价格获得多种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电信资费的管制及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信资费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消费者、企业、专家和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争论很多,意见差距很大.本文对我国电信资费管制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的电信资费管制经验,提出应该从整个电信市场发展和市场结构出发来研究电信资费政策,进而提出未来电信资费管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一席讲话使电信资费的调整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就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著名通信政策专家。  相似文献   

5.
对于整个通信业界来说,过去的2000年是一个"多事之秋"。不论是业界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老百姓,在议论了电信服务、电信改革、电信条例、加入WTO对我国通信的挑战与机遇之后,就要迈入新世纪的时候,又有了新的话题:人们盼望已久的电信资费调整终于云开日现,露出了真面容。人们说,这算是在二十世纪末给了广大电信消费者一个世纪礼物吧。此次电信资费的调整,是继1999年3月1日后的又一次部分电信资费标准和资费政策的大幅度调整,调整内容涉及国内长途电话、国际长途电话、出租电路、市内电话、因特网等电信业务。千呼万唤终出来电信资…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日前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4号文件),联手对电信资费监管实施更为严格的管制。对此,业界人士颇有议论。  相似文献   

7.
回顾和总结了2005年我国电信资费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对2006年和以后的电信资费改革进行了展望。认为2005年的资费改革在资费管理方式,差别定价,固定资费的多样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是电信资费改革关键性的步骤,呈现了运营商从价格竞争步入竞合时代和基础电信资费模式全面趋于多样性选择的特征,今后的电信资费改革应进一步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职能和重点,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方式和领域,协调好事前管制与事后管制的关系,主导运营商与非主导运营商的关系,以及零售资费与结算价之间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8.
电话热装冷用,手机能关则关,科学院院士、教授等研究与教育界知识分子用不起因特网……其中缘由路人皆知:电信收费过高,迫使电信用户减少使用量,甚至放弃使用。降低电信资费,减轻用户负担,促进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实乃众望所归。1998年12月29、30日信息产业部会同国家计算机委就社会普遍关注的电信资费问题举行了“听证会”。1999年2月28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向首都媒体宣布:从3月1日起,全国电话初装费、电话费、互联网资费、移动电话入网费、邮政资费等总体水平将大幅度降低。这一消息、的确值得翘首以盼的老百姓欢欣鼓舞。高兴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对电信普遍服务定义为“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电信普遍服务是各国电信管理部门的重要义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10.
电信资费历来就是广大用户、甚至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电信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电信资费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偶然、特殊的事件常常引发大范围的争论。由于关系到电信成本、网间结算、互联互通以及通信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非常复杂和关键的问题,同一般商品价格相比,电信资费更复杂,更具有专业性。为此.本刊特别邀请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等单位多位长期从事电信业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就资费问题进行了更为专业、深入、详细的讨论。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读者和专家能积极参与我们的讨论,提出您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用于确定电信资费的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借助决策支持系统解决合理确定电信资费的问题。针对电信资费的特殊性,结合影响电信资费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2.
目前,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向六大电信运营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4号文件),对电信资费实施更为严格的管制。文件明确要求,未经审批或备案的电信资费,各级电信企业不得宣传和实施。  相似文献   

13.
价格战已是全球电信运营商普遍采用的主要竞争方式,由此,也导致了电信运营商的利润下降,以致于成为他们烦心的问题。据专家估计,在近几年资费不断下降的基础上,2004年还将持续这一趋势,总体资费水平仍在向下调整。  相似文献   

14.
张顺颐 《电信快报》2004,(2):7-8,18
5 如何把我国电信运营行业做大做强。我国电信运营行业发展很快,但仍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可归纳为电信法制定和出台、加强行业监管(包括电信运营企业的不对称管制)、3G运营、资费价格(包括资费权限和价格管制)、恶性竞争、企业上市和资本调整、全业务经营、互联互通、普遍服务、电信业务开放十大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加强我国电信业监管的必要性和需完善的机制,在分析了电信企业进行价格竞争的成因和进行电信资费监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应如何进行电信资费监管和影响制定电信资费标准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何霞 《中国新通信》2007,9(10):11-12
纵观全球,每个国家都是根据本国的电信发展情况和制度体制而设计相应的资费管制体系的。中国电信资费的改革也是伴随着国内电信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虽然,从中外比较看,电信资费改革还需深入:但从电信资费与其他电信监管职能相比,由于它与庞大的消费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多种改革问题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传统的固话资费一直实行“月租费+通话费”的制度。但是,随着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固网业务在异质竞争的作用下日益萎缩,现行固网资费政策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探索更符合行业发展要求、能使固网业务摆脱目前困境的固话资费,已成为业界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一些专家认为,未来电信收费方式肯定要淡化从量收费,逐步向包月制过渡。但是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包月制不是长久之计”等观点。本期“专家观点”刊登福建电信泉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张谋总的文章《固定电话资费实行包月制是大势所趋》,从一个基层电信企业的管理者的角度,对固定电话资费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信世界》2002,(27):62-6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物价局、通信管理局:为进一步规范电信资费管理,提高资费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研究制定了《电信资费审批备案程序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电信资费审批备案程序规定(试行)》  相似文献   

19.
在电信企业的营销过程中,资费策略是较为重要的营销策略,电信企业的资费方案常常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本文试着从区别定价的角度分析总结电信企业常用的资费制定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电信企业定价行为,也为电信企业以后更好地开展营销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曾宪敏 《通信世界》2007,(27A):30-30
每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电信资费问题都会进入消费者投诉排行榜前列;每次网络上电信资费的声讨,都会获得满堂喝彩;每次与电信圈外的朋友聊到电信资费,他们的反应都是“太贵”、“比国外资费高很多”等。如果在几年前,这些评价毫无疑问是客观真实的,可如今随着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价格战,随着2005年10月《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对资费实行上限管理的实施,听到这么多的负面评论就让人有些费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