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资源共享系统中节点的恶意行为,提出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群组信任管理模型,在节点间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中建立信任关系,抑止恶意节点的破坏行为.首先根据改进的直方图法计算节点直接信任值,利用改进的冲突信任加权证据组合规则计算推荐信任值;然后融合本地信任值和其它节点推荐信任值完成对目标节点的最终信任评估;最后进一步通过服务节点选择算法选择可信度较高的节点作为服务提供节点,避免服务请求节点得到错误或破坏性的资源.通过仿真实验对此模型在对抗恶意攻击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邬海琴  王良民 《计算机科学》2015,42(8):157-160, 174
针对车联网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快且相比传统移动自组网络更易受到恶意车辆发起的内部攻击等问题,在当前贝叶斯假设的信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车联网高速移动中快速检测恶意节点的要求,加大否定事件的影响力度,提出了用于评估车辆节点行为的信任模型;在综合推荐信任值时,引入了“推荐信任距离”作为推荐信任的信任度量,预先排除恶意推荐意见,并有效防止车辆的串通攻击。与现有的基于信任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加快了检测速度,并简化了推荐传递。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有较快的检测速度,从网络丢包率和恶意节点检测率可以看出此信任模型对检测恶意节点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P2P信任模型中交易因素考虑不全面、缺乏恶意节点识别机制而导致无法防御恶意节点共谋攻击和耗费网络带宽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P2P信任模型EVTM,该模型采用向量化的方式表示评价的标准,引入时间衰减因子和惩罚机制,促使模型中交易节点积极地、正确地评价,从而构造一个诚信、可靠的交易环境。仿真实验进一步证明EVTM不仅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对交易对象做出更合理的信任评估,而且能有效地避免恶意节点的共谋攻击,从而降低交易的风险,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4.
周茜  于炯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1):4211-4214
针对可信网络不能有效处理恶意节点攻击的问题,综合考虑信任度评估的动态性和风险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誉和风险评估的动态信任模型。该模型引入惩罚机制、风险机制和推荐实体信任度更新机制,以评估信任关系的复杂性,通过构建直接信任树以存储节点的交互关系,并采用改进的回溯法寻找最佳推荐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有效抑制恶意节点上较已有模型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模型极少考虑针对信任体系本身的攻击,因此提出了一种防御信任体系攻击的信任评价模型(DTSA)。首先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直接信任,并利用控制因子来降低开关攻击节点的信任值域范围。其次对推荐信任进行过滤与权重分配,降低恶意节点对间接信任评估结果的影响。最后在计算综合信任时,为历史信任设计了自适应权重,抑制了恶意节点信任值的快速上升。仿真结果表明本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开关攻击节点的平均信任值下降了16.4%,坏嘴攻击和串谋攻击所造成的平均误差分别由0.118和0.101降低到了0.051和0.039。因此,本模型能有效地处理信任模型攻击,提升信任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无线Ad-hoc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在分析了信任模型类型及可能受到的攻击的基础上,结合D-S证据理论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工作状态的信任模型DCTM(Trust Model based on Dempster-Shafer theory an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在信任模型中,考虑了节点间的直接信任与推荐信任,并通过协同过滤技术计算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结合交易密度因子设定了推荐权重,以减少恶意推荐等信任攻击.改进AODV路由算法,设计了可信路由,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能有效避免不信任节点,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论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据信任模型(graph theory based evidential trust model,GTETM),解决了现有证据信任模型中普遍存在的在信任聚合过程中缺少对信任链之间依赖关系的有效处理等引起的模型性能下降问题.同时,GTETM在建模实体的信任度时区分实体的服务信任度与反馈信任度,并在证据理论框架下提出两种不同的信任传递方法,增强了模型抵抗恶意推荐攻击的能力.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信任度量模型相比,GTETM具有更强的抑制策略欺骗及共谋行为的能力,在信任度量准确性方面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移动Ad Hoc网由于没有固定基础设施,使得网络节点间的信任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针对已有信任评估模型在证据收集和信任融合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多维证据融合信任评估模型。通过拓展Watchdog机制,检测节点对包的各种历史处理行为,来扩宽直接信任证据收集的维度;同时使用Beta分布下的贝叶斯统计方法,计算每种行为的可信度,之后通过证据合成规则来融合多种行为,以提高信任评估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分析表明,模型中使用信息贴近度量化推荐权重,降低了恶意推荐带来的影响,保证了信任评估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群体行为一致性的特点,给出一种基于行为一致性的共谋群体识别算法。首先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节点行为一致性进行度量,以行为一致程度值构造节点行为相似矩阵,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得到节点分类,实现共谋群体识别。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在信任评估过程中有效过滤恶意推荐,抵制了共谋攻击,提高了网络整体可用性和服务质量。 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P2 P信任模型对恶意节点的抑制能力,提出一种改进的分组P2 P信任模型。利用模糊推理规则结合信任值和贡献值,将网络中节点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的小组,通过小组等级限制节点的资源访问权限。在直接信任度的计算中引入时间衰减函数反映节点的实时情况,并设置惩罚因子对节点的恶意行为进行惩罚。在推荐信任度的计算中结合小组等级计算推荐节点可信度,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抑制恶意节点的攻击,随着共谋节点、自私节点及震荡节点的增加,其文件下载成功率高于PeerTrust模型和EigenTrust模型。  相似文献   

11.
印敏  沈晔  蒋磊  冯径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25(11):193-200
从节点行为对网络安全的影响角度看,恶意节点将直接导致路由破坏或者毁坏数据.因此,在节点行为检测和信任度评估时,必须首先重点关注其安全性行为特征,以便降低恶意行为节点的信任值.归纳了网络中九种常见的节点行为类型,分析了各行为状态的行为特征,建立了特征模型,提出了检测特征参数和关联检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节点行为检测特征参数和关联检测模型,在静态及网络变化时,对不合作节点、恶意节点的行为信任值评估定级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有效排除这些节点的网络活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单个节点容易受到恶意攻击的妥协性和各个节点能量消耗的非均衡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反馈的信任模型。该模型基于正反馈思想,在簇头节点的任期结束时对簇内节点进行信任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称之为信任列表传给下一轮簇头。因为信任考核包括是否发送正确数据的历史行为和节点剩余能量的个体属性,基于正反馈的思想使得考核结果能在簇头间可靠轮转和增量累积。模拟实验与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剔除节点发送的虚假数据,并准确识别出失效节点,优化网络的性能,为拓扑控制算法、数据收集压缩算法等提供一个可信的支撑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机会路由提高了WMNs的可靠性和吞吐量,但同时由于节点候选集中存在恶意节点,导致网络性能下降。对于如何及时识别、隔离网络中的恶意节点的问题,建立了一种节点可信度评估模型。基于贝叶斯网络算法,考虑到非恶意因素带来的网络异常行为,引入不确定交互因子,改进了直接信任的评估方法,利用熵为信任值的计算和更新分配权重。引入反映节点真实参与度的行为积极因子并结合信任值得出节点的可信度,对可信度处于待定状态的节点进行未来可信度的预测,以甄别潜在的恶意节点。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机会路由ExOR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可信度的机会路由算法BTOR。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检测恶意节点,在各项性能指标上比原路由算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结合上下文对内容进行信任度的评估方法。信任度由内容信任度和节点信任度两方面计算得到。并构建了存放历史信任度的矩阵,进而提出了资源节点及用户节点双向搜索策略,本机制在P2P网络环境下,能很好的解决冒名及作弊等恶意行为,使主体与客体间的信息交互在信任度的控制下能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5.
Zhang  Wei  Zhu  Shiwei  Tang  Jian  Xiong  Naixue 《The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2018,74(4):1779-180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social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in the network life. However, due to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users, the influx of a variety of bad information is brought up 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of malicious users. Therefore, it is emergent to design a valid management scheme for user’s authentication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Node trust evalu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al with typical network attack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quantification and uncertainty of trust, a novel trust management scheme based on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for malicious nodes detec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by taking into account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 of the data collected by sensor nodes in adjacent area, the trust degree can be estimate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D–S theory, the trust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interactive behavior of trust, distrust or uncertainty, further to evaluate the direct trust value and indirect trust value. Then, a flexible synthesis method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overall trust to identify the malicious nod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licious node and data fusion accuracy, and can obtain good scalability.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及时检测出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定位系统中的恶意锚节点,提出一种基于信任机制的节点安全定位算法。算法结合簇结构和信任机制,根据锚节点提供的位置信息采用Beta分布作出初步信任评价,并可根据需要调整信任更新权重。为了降低了水声信道的不稳定性对信任评价过程的影响,同时识别恶意锚节点的信任欺骗行为,提出信任过滤机制 (TFM),对直接信任值进行差异量化,由簇头节点决定各锚节点是否可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适用于水下传感器网络,并且能够及时识别恶意锚节点,在定位系统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选择性转发攻击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多跳确认和信任评估(MHA-TE)的选择性转发攻击检测方法.MHA-TE方法利用基于源节点的请求响应形式的多跳确认方案,通过源节点发送请求包、中间节点回复响应包的方式确定路径中产生恶意丢包行为的节点,进而将被检举出的恶意节点作为信任评估的参数更新标准,运用Bate分布建立信任评估模型分析各个节点的交互情况,确定路径中各节点的信任值,并将更新后的信任值与对应的信任值阈值比较,进行恶意节点的判定.该方法结合多跳确认和信任评估的优势,能够解决路径上多恶意节点误警率高和静态信任阈值适应性差以及检测率低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Two-hops方法、MLCM方法和ITEM方法,MHA-TE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检测恶意节点,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警率,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网络开销.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环境下一种基于信任度的RBAC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式环境中,用户和资源的高流动性会导致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在角色指派和权限控制方面异常复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信任度的弹性RBAC模型。利用评价机制确定用户与资源间的直接信任度及资源之间的推荐信任度,综合2种信任度计算用户的信任度和资源的权威度,结合用户的访问记录,为用户分配合理的角色和权限,并采用加性增、乘性减算法动态调整实体的信任度,从而防止恶意行为。基于Query Cycle Simulator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可以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李峰  司亚利  陈真  鲁宁  申利民 《软件学报》2018,29(9):2829-2843
提出一种基于信任机制的机会网络安全路由决策方法TOR,该方法在节点中引入信任向量的数据结构,记录节点携带消息能力的信任度.采用层状硬币模型和数字签名机制,在消息传递过程中将节点签名的转发证据动态捆绑到消息包上,依靠消息携带方式实现证据链的采集.周期性地将具有签名和时间戳的信任向量表通过洪泛方式反馈到网络中,在每个节点,迭代形成一个由多维行向量集组成的只读可信路由表TRT,作为选择下一跳节点和副本分割策略的决策依据.在节点相遇时,选择信任度比自身大的作为下一跳转发节点,消息沿着信任梯度递增的方向传递.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路由算法相比,TOR算法能够有效抑制恶意节点和自私节点的破坏行为,且具有较高的消息传递成功率和较低的消息转发平均时延,对缓存空间和计算能力要求较低.  相似文献   

20.
谢丽霞  魏瑞炘 《计算机应用》2019,39(9):2597-2603
针对现有物联网(IoT)信任度评估方法未考虑信任的时效性、非入侵因素对直接信任度评估的影响以及缺乏对推荐节点可靠度的评估,造成信任评估准确度低且不能有效应对节点恶意行为的不足,提出一种IoT节点动态信任度评估方法(IDTEM)。首先,设计节点服务质量持续因子评估节点行为,并采用动态信任衰减因子表达信任的时效性,改进基于贝叶斯的直接信任度评估方法;其次,从推荐节点价值、评价离散度与节点自身的信任度值三个方面评估推荐节点可靠度,并据此优化推荐信任度权重计算方法;同时,设计推荐信任反馈机制,通过服务提供节点完成服务后的实际信任度与推荐信任度的反馈误差实现对协同恶意推荐节点的惩罚;最后,基于熵计算节点自适应权重,得到节点综合信任度值。实验结果表明,同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誉信任评估框架(RFSN)模型及基于节点行为的物联网信任度评估方法(BITEM)相比,IDTEM可较好地识别恶意服务和抑制恶意推荐行为,且具有较低的传输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