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次氯酸钠对城市污水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消毒试验,从氨氮浓度、pH、消毒时间、水温这4个方面,分析其对次氯酸钠消毒效果的影响。当氨氮浓度≤0.2 mg/L时,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为15 mg/L;氨氮浓度为0.2~0.4 mg/L时,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为8 mg/L;氨氮浓度约0.6 mg/L时,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为6 mg/L;氨氮浓度为0.8~1.2 mg/L时,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为5 mg/L。当pH值为5. 0~6.0时,10 mg/L的次氯酸钠投加量即可使出水达标,若pH值为8.0~9.0时,必须加大次氯酸钠的投加量至15 mg/L。冬季气温较低时,尾水消毒要考虑延长消毒接触时间。夏季水温较高,可以相应减少加氯量。一般消毒接触时间为15~30 min时消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嘉兴市某水厂砂滤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紫外协同次氯酸钠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结果表明,组合消毒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次氯酸钠投加量1.60 mg/L,HRT 50 min。相比单独次氯酸钠消毒,组合消毒工艺的次氯酸钠投加量减少18%,包括三卤甲烷、卤乙酸在内的5种消毒副产物(DBPs)总量减少44%。该组合消毒工艺实现了高效消毒和控制消毒副产物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蒋才芳 《广东化工》2022,(11):184-185+183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是目前给水厂最广泛应用的消毒系统,但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计和改造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3中不同的次氯酸钠系统方式。比较了3种投加方式、次不同存储方式、不同管道敷设方式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加氯间平面布置要点。结果表明,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玻璃钢或PE储罐存储模式比钢筋混凝土池存储模式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能、设计施工更方便、造价更便宜;推荐投加管线明管敷设;场地条件有限时只能采用方形储液池及原液投加系统。  相似文献   

4.
方榕华  龚晓晔  陈辉  胡芃 《净水技术》2021,40(z1):40-43
通过对液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效果的对比,介绍了次氯酸钠的消毒性质、原理、工艺及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消毒更具优势,具有投加准确、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储存、维修周期短等优点.并对运行成本作了简要分析,阐明次氯酸钠消毒在清泰水厂的良好运行现状.  相似文献   

5.
由于液氯使用对安全带来严峻压力和社会风险,水厂改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成为新的趋势。通过对太原市呼延水厂(规模40万m~3/d)加氯消毒系统改造工程中次氯酸钠溶液获取途径、投加量、投加点、主要设备以及不同消毒剂工业运行成本分析的详细介绍,为该技术在今后的应用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消毒过程中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问题,以二氯乙腈(DCAN)为研究对象,采用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次氯酸钠投加量、消毒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等4个因素对DCAN生成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对DCAN的生成具有较大影响。随着次氯酸钠投加量的增加,DCAN的生成量随之增加;当反应时间达到3.5h时DCAN的生成量达到最大值,此后DCAN的含量开始缓慢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DCAN的生成量随之增加;偏酸性条件下DCAN的生成量高于偏碱性条件。  相似文献   

7.
次氯酸钠与水结合,会生成次氯酸根离子,再通过一定的反应生成次氯酸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在水循环中,当次氯酸钠浓度较高时,能够起到良好的粘泥剥离作用,达到沉积循环水中的粘泥。次氯酸钠与其他氧化性杀菌剂相比它消毒效果好,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害、不产生第二次污染,还可以任意环境工作状况下投加。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亚氯酸盐超标问题,开展了以次氯酸钠替代二氧化氯消毒,同时保留二氧化氯预氧化,以降低制水过程二氧化氯投加量和亚氯酸盐生成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联用不仅确保了消毒效果,而且使亚氯酸盐副产物浓度大幅度降低并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污水厂出水排放标准日益提高,对排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现场电解制次氯酸钠发生系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氯消毒技术,能够有效杀灭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粪大肠杆菌。因原水水质不同,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会有差异。次氯酸钠对原水中的氨氮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有可能氧化原水中残留的有机氮,从而使得氨氮含量重新升高。现场连续投加试验中,反应池次氯酸钠浓度为1.2mg/L,出水中的粪大肠菌群始终稳定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要求,且其他水质指标(如氨氮、COD等)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医院的原污水及未消毒的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投加次氯酸钠消毒,测定消毒前后水样细菌学指标,并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卤代烃含量,研究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在消毒效果和安全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液氯和次氯酸钠对饮用水消毒效果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次氯酸钠代替液氯消毒是未来饮用水消毒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对于次氯酸钠消毒对供水水质的影响一直缺乏生产性试验研究.以上海2个净水厂实际生产工艺考察了液氯和次氯酸钠2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对于其在微生物消毒效果、消毒副产物生成和对氮磷及有机物去除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种消毒方式对微生物的杀菌效率基本相同,但是次氯酸...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自来水厂应用二氧化氯导致的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氯酸盐超标问题,对亚氯酸盐生成量与二氧化氯投加量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开展了以次氯酸钠替代二氧化氯消毒,同时保留二氧化氯预氧化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亚氯酸盐生成量与二氧化氯投加量显著相关,因此,采用二氧化氯预氧化与次氯酸盐消毒联用,既保证了水质消毒效果,又使水中亚氯酸盐的浓度大幅度降低并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3.
王坡 《安徽化工》2011,37(3):64-66
综述了国内外医院废水消毒工艺中常见的消毒方法,介绍了加热、紫外线、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消毒技术及其特点,并探讨了今后医院废水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稳定型含氯消毒剂对饮用水消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稳定型含氯消毒剂的消毒特性及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发现所用稳定型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比次氯酸钠弱,但消毒作用持续时间长,在水中的半衰期长达9d,而次氯酸钠只有2h,经有效氯为2mg/L的稳定型含氯消毒剂消毒后的水,可在开放条件下抑菌时间长达12d,而次氯酸钠不到2d。稳定型含氯消毒剂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二次消毒方法评析与择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典型的氯化、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紫外线和微电解等水的主要消毒技术与工艺,在灭菌可靠性,产物毒副性,管理安全性,操作方便性,经济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对适用于居住区生活饮用水二次消毒技术和工艺进行了择优与探讨,认为紫外线灭菌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特点,可作为饮用水二次消毒首选方案,微电解消毒具有较高的灭菌效果,持续灭菌能力和方便安全等特点,作为饮用水二次消毒技术具有潜在、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用氯水和氢氧化钠配制成次氯酸钠的方法,通过理论计算认为,由回收氯水制成的次氯酸钠可以全部用于电石法乙炔气体中H2S、PH3清除.  相似文献   

17.
次氯酸钠氧化脱除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与传统的氯系氧化剂液氯相比,次氯酸钠不仅使用安全无氯气外泄的危险,而且可进一步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因此用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是较合适的氯化氧化剂。研究以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氨氮模拟废水为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系统地探讨了氯与氨氮的量比、反应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氧化脱除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次氯酸钠氧化脱除氨氮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氯与氨氮的量比、反应时间、pH值。此外,分别在高低两种氨氮浓度下,考察了有机污染物苯酚的存在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氨氮浓度条件下,氨氮去除率都随苯酚浓度增加而减少,但高浓度氨氮受苯酚的影响程度较低浓度的小。  相似文献   

18.
将氯气处理吸收塔制得的次氯酸钠用于乙炔清净,次氯酸钠废液循环利用,提高了废水利用率。由于采用了DCS程控技术,使该方法变得可行并且简单。  相似文献   

19.
彭园花  杨波 《广东化工》2012,(12):114-115
在水处理中,消毒工艺的目的主要是杀死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活性氧消毒剂法等。文章重点分析以上消毒方法的机理及各自的优缺点,为工程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