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磁体模拟舰船磁场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然而,过去磁模拟体位置的确定常依赖于人的经验,局限性较大。文中基于舰船磁场的磁偶板子模型,利用PSO算法对磁体的位置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人为经验对磁体模拟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了磁体模拟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传统核磁共振仪器多采用封闭式磁体结构,导致仪器开放性和便携性差,制约其应用范围。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基于电磁场理论,利用二阶有限元方法,研究半环形Halbach磁体的结构设计方法,分析磁块几何结构和尺寸等参数对Halbach磁体产生的中心场强、横向均匀度和纵向梯度的影响。验证该磁体结构无需增加线圈,即可产生核磁共振实验所需的横向均匀纵向梯度分布的磁场。优化后的单边Halbach磁体结构为:磁块尺寸为0.5 m×0.095 m×0.095 m、磁体结构半径为0.63 m,在50 cm×50 cm区域得到中心场强为0.020 9 T,不均匀度为3.085×10~(-4),梯度为0.739 mT/cm的磁场。  相似文献   

3.
磁浮列车工程中的Halbach永久磁体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Halbach磁体结构是工程上理想结构的近似,故可予以优化设计。磁体结构优化的目标是用最少量的磁体产生最强的磁场。针对磁浮列车用直线型Halbach磁体,提出优化指标,得到磁体结构的优化结果(解析表达式),并用实验验证。该解析表达式对直线型Halbach磁体的工程应用具有意义,因为在减轻磁体重量同时提高磁场强度是磁浮列车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Nd—Fe—B永磁材料的粉末注射成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制备Nd-Fe-B稀土永磁体可以较好地解决Nd-Fe-B磁材的难加工问题,直接制备出具有最终形状的磁体,目前该技术已引起了世界先进的高度重视,其发展及产业化速度非常迅速,本重点介绍了目前采用的几种粉末注射成型用Nd-Fe-B磁粉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及粉末的特点;讨论了粘结剂,改性剂及磁场取向对注射成型Nd-Fe-B粘结磁体和烧结磁体最终磁性能的影响;指出了注射成型Nd-Fe-B磁体的现在和潜在的应用市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向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谢兆帅 《硅谷》2014,(21):195-195
正常情况下,磁体与正处于超导态的物体相互靠近时,磁体自身特有的磁场会引起处于超导状态下的物体表面产生相应的超导电流。二者靠近过程中产生电流时形成的磁场位置正好是超导体内部,正好与磁体的磁场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抵消,最终出现的磁感应强度变为零,即B=0,此时则表明超导体对体内磁场有较强的排斥性。本文就永久磁体与超导体平衡状态下的物理定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辐射各向异性稀土混合磁体,耐热SmFeN(各向异性)磁体、d—HDDR新工艺度其“MAGFINE”磁体和柔性磁体等;同时介绍了纳米复合磁体的研发,以厦热变形法制备全致密磁体的工艺进展。  相似文献   

7.
对Nd2Fe14B/a-F基纳米交换耦合磁体进行了磁场热处理的研究,研究发现,退火温度在硬磁相居里点附近时(300~400℃)有明显的处理效果,磁场处理可加强磁性相之间的耦合,提高磁体的顽力和剩磁比,磁场可以引发晶粒间的相对滑动和调整,低熔点金属In的少量添加有助于在外磁场中晶粒的转动。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致密纳米晶SmCo5烧结磁体,研究了磁体的结构和磁性能。X衍射结果表明,烧结磁体具有CaCu5结构,说明SPS过程可以获得稳定的1:5相。TEM观察显示,磁体由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0nm的1:5相构成。室温时磁体的矫顽力高达2208kA/m,而剩磁比高达0,7,说明在纳米晶之间存在强烈的晶间交换耦合作用。烧结磁体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773K时的矫顽力为456kA/m,矫顽力温度系数β为-0.212%/K。  相似文献   

9.
采用SPS技术制备了纳米晶SmCo6.6Nb0.4烧结磁体,研究了磁体的结构和磁性能.X衍射结果表.4明烧结磁体具有TbCu7结构,说明SPS过程可以获得稳定的1:7相.TEM观察显示,磁体由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0nm的1:7相构成.室温时磁体的矫顽力高达2.8T,而剩磁比高达0.74,说明在纳米晶之间存在强烈的晶间交换耦合作用.烧结磁体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矫顽力温度系数β为-0.169%/K。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中国首台高温超导磁储能直接冷却系统,该系统不使用低温液体(液氦、液氮).在10-3Pa的真空度下,高温超导磁体线圈由1台单级GM制冷机从室温293 K冷却到19 K,Bi2223电流引线由另一台制冷机冷却到77 K以下.整个系统在通140 A直流电流的时候产生了4.5 T的磁场.系统连续运行480 h(20 d),磁体和低温系统各参数动态特性良好.实验研究表明,控制系统的漏热,优化磁体内部导冷结构,有效减少热传导部件的接触界面热阻是制冷机直接冷却高温超导磁体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新设备在NdFeB永磁体生产中的应用(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NdFeB磁体的特点及相关技术需求,中国已开发出一整套有自已特色的生产设备,能有效生产高档磁体。本栏目上期介绍了NdFeB磁体的涂层耐蚀新工艺——达克洛技术,氢化及气流磨(HD+JM)制粉工艺与设备,本期重点介绍磁场取向成型技术和设备,包括可变换极向的脉冲磁场取向设备;脉冲磁场等静压机(CIP);磁场橡皮模压机(RIP);测量高矫顽力磁体完整回线的脉冲磁强仪(PFM)等,以引起广大磁体厂家对工艺技术改造的重视。[编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致密纳米晶SmCoCuFeZr烧结磁体,研究了磁体的结构和磁性能.X衍射结果表明,烧结磁体具有TbCu_7结构.TEM观察显示,烧结磁体平均晶粒尺寸为35nm.室温时磁体的剩磁为0.49T,矫顽力高达1.42T,而剩磁比Mr/Ms为0.63,表明在纳米晶之间存在晶间交换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尽管2005年中国磁体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中国和发达国家在稀土磁体的制造上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NdFeB磁体产业巨额利润时代结束的今天,冷静的思考和分析是产业晋级新阶段最需要的。[编按]  相似文献   

14.
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多晶Ni52Mn24.4Ga23.6合金,对多晶合金进行了DSC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采用粉末压缩压制的方法制备了粘结Ni52Mn24.4Ga23.6磁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讨论了外应力场和磁场对粘结Ni52Mn24.4Ga23.6磁体马氏体相变的影响;测量了粘结Ni52Mn24.4Ga23.6磁体在磁场下的磁诱发应变.结果表明:室温时粘结磁体在1.2T的磁场下能产生150ppm的饱和伸长应变.  相似文献   

15.
磁场热处理对Nd2Fe14B/α-Fe纳米材料磁性和微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Nd2Fe14B/α-F基纳米交换耦合磁体进行了磁场热处理的研究.研究发现:退火温度在硬磁相居里点附近时(300~400 ℃)有明显的处理效果;磁场处理可加强磁性相之间的耦合,提高磁体的矯顽力和剩磁比;磁场可以引发晶粒间的相对滑动和调整;低熔点金属In的少量添加有助于在外加磁场中晶粒的转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温压工艺制备了各向异性NdFeB粘结磁体.研究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粘结剂的流变特性对磁体的磁性能、取向度及密度的影响.分别利用流变仪和B-H回线仪测量了粘结剂的流变特性和磁体的磁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磁体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粘结剂在120 ℃时存在一个可持续2 min左右的粘度平台,此时粘结剂的粘度较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这对于磁粉在温压过程中沿外磁场的取向及密实化行为十分有利,可以显著提高磁体的取向度及密度,并由此获得理想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7.
TU—7U纵场磁体的真空压力浸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模拟匝间流动试验、短样试验和长样试验等,探求低温超导托卡马克HT-7U中纵场磁体线圈的绝缘层真空压力浸渍的工艺参数,确定工艺流程,并以模型线圈试验的电性能和液氦温度下的力学性能来验证工艺参数及工艺流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取向磁场对HDDR工艺制备的各向异性Nd(Fe,Co)B粘结磁体永磁性能的影响,实验指出采用HDDR工艺制取的含Ga的Nd(Fe,Co)B磁粉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在用这种磁粉制备粘结磁体时,随着施回报以向磁场强度的逐渐增强,磁体的剩磁,矫顽力和磁能积不同程度地增大,其永磁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简化低温超导托卡马克HT-7U极向场线圈真空压力浸渍的模具设计和制造,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采用袋模工艺,本文主要介绍袋模的构成,材料的选用,并通过小样实验和等截面试样实验探索HT-7U极向场磁体线圈的绝缘层真空压力浸渍的袋模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各向异性HDDR工艺Nd(Fe,Co)B粘结磁体的反磁化过程和矫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取向磁场对HDDR工艺制备的各向异性Nd(Fe,Co)B粘结磁体顽力的影响。实验指出:阴着施加取向磁场强度的逐渐增强,磁体的制磁和矫顽力不同程度的增加。磁体的反磁化过程包括晶粒内部的成核过程和晶粒之间的畴壁位移过程,矫力应由两种反磁化过程的共同作用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