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地震反射特征、沉积、层序地层和构造背景等综合分析,在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东营组地层中识别出一套下切谷沉积。研究发现:高尚堡下切谷形成于盆地陡坡带一侧断裂坡折带上,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宽缓的U型反射特征,谷内外同相轴明显不协调,岩性以粗碎屑为主;湖平面的快速下降和断层是控制该下切谷形成的关键因素。高尚堡下切谷紧靠油源断层,上倾方向被反向断层切割,为油气富集创造了良好条件,与该下切谷有关的油藏类型主要有地层超覆不整合油藏、断层—岩性复合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该下切谷的发现,对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的层序边界划分、地层对比和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孙岗地区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其中在层序Ⅱ、层序Ⅲ低位域中识别出下切谷--低位扇沉积体系。下切谷充填物在地震反射结构、沉积结构、沉积序列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征,文中总结出该区缓坡扇三角洲平原--下切谷--低位扇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断隐陆相湖盆边缘地带发育的下切谷在成因上有自身的特点,其形成受到构造沉降和湖平面下降的共同影响。研究下切谷、低位扇对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还指出与该层序模式相关的4种油气藏。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富拉尔基油田油气输导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辽盆地西斜坡北部300余口探井的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分析,研究下切谷充填体对富拉尔基油田油气成藏的输导作用。富拉尔基油田的主力产层是姚家组二、三段砂岩,油气主要来源于80 km以东的齐家—古龙凹陷,油气远距离运移的输导层主要为充填下切谷的逐层超覆砂岩复合体。向盆地方向,下切谷充填体与齐家—古龙凹陷的三角洲砂体叠覆衔接;向盆地边缘方向,下切谷充填体与最大湖泛期形成的滨浅湖砂质滩坝叠覆衔接,形成三角洲—下切谷充填沉积体—滨岸砂质滩坝叠覆的富砂沉积体系。向盆地方向,三角洲砂体分叉尖灭在泥岩(成熟烃源岩)中,将有效烃源灶生成的油气输导至下切谷充填体中,沿下切谷底界面溯源逐层叠置超覆的下切谷充填沉积体远距离输导油气,上倾尖灭的滨浅湖砂质滩坝岩性圈闭捕集油气,形成富拉尔基油藏。与下切谷充填体相关的富砂沉积体系中,有效油气输导体系局限于杜412井—杜71井—杜65井—江39井—江41井及富拉尔基油田一线。单纯油气输导通道为油气浸染程度高、残余油饱和度低的产水层,北西向串珠状分布的白音诺勒、二站、阿拉新、江桥等油气田的形成与这一油气有效输导体系密切相关。图7参47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气藏为典型的岩性气藏,其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为了查明气藏分布规律,研究了下石盒子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储集砂体的叠置与分布规律。在下石盒子组内部识别出1个重要的不整合面,发现在层序地层格架内,不整合面之下发育基准面下降期的三角洲前积体,不整合面之上发育基准面上升期的下切谷充填河道砂体。下切谷越过不整合面向下切入三角洲前积体,下切谷充填河道砂体与三角洲前积体连通并叠置,使三角洲前积体成为天然气的重要输导层和储集层,进而为下伏气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使得三角洲前积体与谷地充填河道砂体的叠置区成为天然气富集高产的有利部位。图7表1参12  相似文献   

5.
下切谷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中下切谷的发现及系统研究表明,以车排子凸起为界,可将下切谷分为东缘和南缘两大体系,隆后斜坡带是大型下切谷体系发育的主要部位,下切谷体系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多期垂向切割和侧向侵蚀以及随后的充填堆积和侧向加积作用,具有独特的沉积构成特征和充填特征。下切谷由白垩纪早期准噶尔盆地南缘强烈的构造幕式挤压冲断作用导致的湖平面快速下降形成。目前,该下切谷体系已成为车排子地区的主要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6.
辽东湾南部东营组二段下部发育一套斜交前积结构地层,通过单井精细沉积作用分析和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与分析,认为该套沉积是一套强制湖退沉积体,主要由于东营组二段沉积时期湖平面强烈下降形成.强制湖退沉积体在区域上可以识别出6期三角洲前积体依次前积叠覆,并发育一系列下切谷,在三角洲前缘部位还发育滑塌沉积,但三角洲顶积层不发育,这些特征与国内外典型强制海退沉积体的表现特征非常相似.采用正演模拟方法对强制湖退沉积作用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辽东湾南部东营组二段强制湖退沉积体的发现,有助于该地区东营组一段及东营组二段区域地层解释与对比,对于开拓该地区油气勘探思路和推动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测井及岩心资料,在塔河地区三叠系上油组中识别出了大型下切谷沉积体系。结果表明,该下切谷体系对下伏地层侵蚀作用强,相干体切片可见明显的下切河道特征,地震剖面上呈强振幅"V"形或"U"型反射,下切谷内部具短轴状强振幅反射特征,自然电位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均呈高幅箱形或钟形,岩性以灰色粗砂岩、中细砂岩为主,垂向上多套砂体叠置。同时,下切谷体系朝着东部、西南部和南部3个主要方向发育,且各部位下切谷宽度、深度、宽深比、弯曲度等特征各不相同,这与局部的地形地貌条件密切相关。该区下切谷的形成及演化受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和湖平面变化等因素控制。下切谷内充填的砂体及其末端发育的低位三角洲形成了良好储层,可作为该区岩性圈闭勘探的优选目标。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层序类型包括河流层序、湖泊层序和湖泊三角洲层序等,并构成上三叠统河流-湖泊-湖泊三角洲和下中侏罗统河流-湖泊三角洲-河流-湖泊层序序列。构造沉降的幕次、周期性控制层序的旋回性与层序内部发展的阶段性;古气候制约烃源岩和煤层的形成与保存;沉积物供给影响陆相盆地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湖平面变化受构造、物源及古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是陆相盆地层序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能源矿产聚集与层序地层格架有关。低位体系域发育良好的储层,形成延长组三角洲砂体和延安组河道砂体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湖进体系域的密集段是最佳的烃源岩和盖层,延安组煤层发育在湖进体系域晚期的废弃三角洲平原之上。除了高位体系域外,直罗组低位体系域的下切谷和辫状河道砂体也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成矿层位。  相似文献   

9.
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层序构成特点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任  石万忠  肖丹  夏飞  夏治旻  徐清海 《石油学报》2015,36(12):1531-1542
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属于湖相沉积。通过钻井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可以清楚地在下白垩统下部地层中识别出层序的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初次水进面以及最大洪泛面的特征。低位体系域包括下切谷、低位进积楔以及低位扇;高位体系域被层序顶界面及最大洪泛面所限定,并以发育有进积型准层序组为特征;水进体系域位于低位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中间,以退积型准层序组为主要特征。通过地质分析可以概括出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1根据火成岩测试年龄及地震解释成果认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造成地层抬升减薄,导致了构造坡折带的形成。2基于坡折带以上4口井的岩性资料发现,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沉积夹杂有红色泥岩。地震剖面显示层序顶界面超覆于底界面之上,层序分布范围明显小于其上覆和下伏层序的范围,同时在坡折带以下地区识别出了低位扇体和进积楔。以上证据表明该时期湖平面下降至坡折带以下地区且沉积中心发生迁移。3地震资料所显示的斜坡扇沉积,岩心资料所证实的砾石颗粒支撑和泥质填隙、泥砾的存在以及录井岩性所显示的高含砂量(60 % ~70 % )均显示出早白垩世早期为持续大物源供给。因此,控制北黄海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形成的3个控制因素可以概括为构造坡折带的形成、湖平面的下降以及大物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10.
将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与压性盆地控制因素相结合,充分运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川西坳陷陆相层序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川西坳陷周缘山系的幕式逆冲挤压作用是控制川西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及沉积充填样式的主导性因素,它是一个"应力长期缓慢积累、短期瞬时释放"的脉冲式波动过程。这种周期性的幕式逆冲挤压和松弛过程导致湖平面(或基准面)以及可容空间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脉冲式波动的"二元"突变特征。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等粗粒沉积体,而层序上部的湖侵-高位体系域则主要为半深湖的细粒沉积体,在垂向上构成了极好的三角洲相砂体与湖相泥岩广覆式间互的沉积充填特征,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因此,在油气勘探中,层序底部的粗碎屑可以形成的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是重要的勘探对象,同时,针对层序上部在湖盆边缘可能形成的岩性油气藏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incised valley filling deposits, which formed an important pathway system for long-distanc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based on core and logging data. The sequence SQy23 of the Cretaceous Yaojia Formation is the main hydrocarbon-bearing layer in the Fulaerji Oilfield. The hydrocarbon source of the oilfield is the Qijia-Gulong Sag which is about 80 km away from the Fulaerji Oilfield. The transport layer of long-distance hydrocarbon migration is the overlapped sandstone complex which fills the incised valley. The incised valley developed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from the late Qingshankou Formation to the early Yaojia Formation of Cretaceous (SQqna-SQy0 was about 70 km long and 20 km wide, and extended in the NW-SE direction. The overlapped filling of the incised valley mainly occurred in the expanding system tract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 SQy23 (ESTy23). Towards the basin, incised valley filling deposits overlapped on the delta developed in the early period, and towards the basin margin, incised valley filling deposits were covered by the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sandy beach bar developed in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All of the delta, the incised valley filling and the shore-shallow sandy beach bar are sandstone-rich, and have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nd can form an effectiv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system. Deltaic sand bodies collected and pumped hydrocarbon from the active source, incised valley filling depositional system completed the long-distanc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lithological traps of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sandy beach bar accumulated hydrocarbon. The incised valley filling sequences are multi-cycle: an integrated shortterm filling cycle was developed on the erosion surface, and the sequences upward were mud-gravel stone, medium-fine sandstone containing terrigenous gravels and muddy pebbles with cross bedding, silty mudstone with ripple bedding, and mudstone. The incised valley filling deposit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heterogeneity and the main hydrocarbon migration pathway is the medium-fine sandstone interval.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侏罗系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和隐蔽圈闭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侏罗系沉积时期,存在地形坡折带。根据不整合面、稳定分布的厚煤层等标志将侏罗系中下统划分成 4个沉积层序。以地层叠置样式、局部分布的煤层以及地形坡折带在沉积层序中的位置,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以深切谷(辫状河)沉积为特征;湖侵体系域以广泛分布的湖相沉积为特征;高位体系域发育进积式三角洲。在建立具地形坡折带的陆相湖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模式和分析成藏条件的基础上,预测低位体系域深切谷和高位体系域三角洲前缘远端透镜状砂体是隐蔽圈闭发育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不整合面、地震反射特征等标志将川西前隆盆地上三叠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以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岩相的变化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以扇三角洲、深切谷(辫状河)沉积为特征;湖侵体系域以广泛分布的湖相沉积为特征;高位体系域发育进积式三角洲。在建立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区带岩性圈闭的特征及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冲断带-前渊带为陡坡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模式,有利的岩性圈闭为LST时期的辫状河下切谷和TST-HST时期的浊积扇岩性圈闭;斜坡带-隆起带为缓坡三角洲沉积模式,是寻找不整合遮挡、透镜状砂岩圈闭和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的理想目标区。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已有的钻井资料表明,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地震资料、岩心资料、测井曲线、薄片鉴定等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经历了下切河谷充填、三角洲平原、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沉积的演化过程,为一个完整的湖侵—湖退旋回。低位体系域主要为下切河谷充填砂岩,其分布受早侏罗世古地貌的控制,优先堆积在古地貌较低的区域;水进体系域为三角洲平原沉积,最大湖泛面处于前三角洲的黑色泥岩中;高位体系域由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沉积组成。最大湖泛面的存在将延安组油藏分为源外组合和远源组合。源外组合,特别是低位体系域的下切河谷充填砂岩具有砂体厚、储集物性好、离烃源岩近、圈闭类型丰富等成藏条件,利于油气的聚集;而远源组合只是源外组合破坏后,油气运移至高位体系中形成次生油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部斜坡深切曲流峡谷区中下奥陶统的古岩溶发育条件和洞穴发育特征,基于地震及钻井资料,利用层拉平法、构造趋势面、振幅异常等方法,还原了古水文地貌条件和古岩溶水系统,划分了深切曲流峡谷区岩溶洞穴类型,构建了深切曲流峡谷背景下岩溶洞穴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海西早期古岩溶作用,古地貌总体东高西低,岩溶地貌单元以峡谷、溶丘和洼地为主,地表主干水系深切曲流为研究区最低的岩溶水排泄基准,地下、地表分支水系由南北平台区向中心主干汇流;(2)深切曲流峡谷区地下河洞穴识别了暗河型、伏流型、穿洞型、顺河潜流型、渗流入流型等5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下0~90 m,穿洞型、顺河潜流型溶洞易被泥质充填;(3)深切曲流峡谷、岩溶残丘和断裂联合控制了古岩溶洞穴的发育,形成了塔河岩溶盆地海西早期深切曲流峡谷区中心汇流型岩溶洞穴模式。  相似文献   

16.
白云凹陷北坡特殊层序地层样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云凹陷北坡具有独特的层序地层样式:它的坡度较缓,不存在地貌上的陆架坡折,但由于断裂的活动,断层上下盘的落差客观上起到了陆架坡折的作用,使其低水位体系域具有Ⅰ型陡坡层序的特征,主要由盆底扇、深切河谷及充填物等组成。对于这种新的层序地层样式,可称之为受断裂控制的Ⅰ型缓坡层序地层样式。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圈闭类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尔多斯上古生界砂体主要发育于SQ8(山2段)和SQ11(盒8下油层组)的低位体系域,发育河口坝砂体圈闭、泥岩超覆圈闭、受沟谷地貌控制的河道充填砂体圈闭以及辫状河下切谷砂体圈闭。SQ8(山2段)下切谷和地形坡折带控制优质储层的发育和气藏的分布。下切谷河道砂体的两侧为分流间湾、沼泽泥岩所围限,上覆层为河漫泥岩,形成凸镜状岩性圈闭。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叠置砂体的发育受控于水下地形坡折带,发育由侧向封堵和湖侵泥岩超覆形成的复合圈闭。SQ8(山2段)气藏主要分布于盆地的中东部,河道的限制性较强,含气区带相对集中。SQ11(盒8下油层组)气藏分布明显受侧向遮挡带和岩性致密带控制,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西部,由于辫状河道的摆动性很强,含气砂体广布连片,高产富集区为下切的高能河道砂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