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盼  刘峥 《火控雷达技术》2007,36(1):21-25,32
作为多目标航迹处理中的首要问题,航迹起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后续航迹的处理.现有的航迹起始算法主要分为顺序处理技术和批处理两大类,包括直观法、逻辑法、Hough变换法、修正的Hough变换法等.本文对几种航迹起始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逻辑法的航迹起始算法,工程应用表明这是一种适用于多频连续波体制雷达的航迹起始算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并改进了灰色航迹关联算法。通过引入雷达自动检测理论中的双门限信号检测法,在原灰色航迹关联算法中设置双门限,提出了基于双门限的灰色航迹关联算法。经过仿真,改进后的新算法,将航迹平均关联正确率在原灰色航迹关联算法的基础上提高了1.42%。最后,对所有涉及的航迹关联算法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了改进后的双门限灰色航迹关联算法的优势及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3.
一种实用的多目标航迹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在某试验雷达系统中多目标航迹跟踪问题,即对送入计算机的点迹进行处理,判断出这些点是否是目标点,若是目标点则要与相关的航迹进行关联,从而实现对航迹的更新.在该系统中采用多普勒-距离坐标系.在多目标的情况下,结合多普勒信息,雷达可以较方便地对目标进行区分和距离跟踪.为了快速正确地起始航迹,采用逻辑航迹起始算法来起始航迹,并用利用波门法进行航迹跟踪.最后给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种自适应天波超视距雷达航迹融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慧霞  梁彦  陈绪元  潘泉  杨峰 《电子学报》2009,37(6):1348-1352
 针对天波超视距雷达在雷达坐标系下跟踪目标时,多路径传播效应下的各模式航迹起始与终结时刻不同而造成航迹缺失条件下的航迹融合问题,本文给出一种自适应天波超视距雷达航迹融合算法,通过应用当前时刻获得的新信息与历史时刻获得的信息联合确定最优关联假设,从而获得最优的目标状态估计.仿真表明,与多假设航迹融合算法相比,本文的算法大大降低了融合结果误差.  相似文献   

5.
王丽华  任磊  李斌  王枭雄 《现代导航》2020,11(3):218-22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目标航迹起始方法,将目标航迹起始问题转化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二分类问题—“真实航迹”类和“虚假航迹”类。首先对空间配准后的目标点迹进行环形波门粗关联,得到粗关联暂时航迹;对粗关联暂时航迹进行特征向量建模,获得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向量;利用仿真系统雷达数据,提取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样本,设计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结构,训练网络模型得到优化的模型参数;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参数实时计算目标起始航迹。仿真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被动传感器网基于模糊综合贴近度的航迹起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宗香  谢维信  黄敬雄  杨烜 《电子学报》2007,35(8):1476-1480
提出了适用于被动传感器网数据关联的模糊数学模型,定义了模糊综合贴近度,基于模糊综合贴近度提出了模糊航迹起始算法.研究了最速下降法中搜索起始点选取、候选目标初始状态估计、目标检测、多义性处理等问题.模糊航迹起始算法的优点是不必已知杂波特性及目标探测概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航迹起始.  相似文献   

7.
在靶场弹道测量多目标雷达数据实时处理中,在预测目标状态之前需要进行目标航迹起始。传统航迹起始算法的可靠性受第一帧数据的不确定性影响较大。在进行高射频连发弹丸初速测量等高精度多目标弹道测量试验时,异常的航迹起始会导致弹道测量出现严重偏差。根据连发弹丸初速测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航迹起始与跟踪算法。首先,选择检测效果最佳的数据作为起始数据进行航迹起始;然后,采用双向α-β-γ滤波的跟踪滤波方法获得弹道参数的最优估计。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的航迹起始与跟踪算法能够避免第一帧数据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提高了雷达测量弹道参数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多目标跟踪中的数据关联和航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多目标关联算法JPDA存在两个缺陷:计算量较大,且其算法框架里缺乏航迹起始和终止逻辑。文中给出了一个航迹管理表,它包含多种情况下航迹的关联,能完成航迹的起始、维持和终结。在可靠航迹关联中,该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快速关联算法—多维概率数据关联(MPDA),讨论时主要考虑关联门相交区域中的公共回波对航迹更新的影响。MPDA可以类似与PDA的较低的计算代价达到了接近JPDA的关联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的数据关联和航迹管理算法对复杂条件下的多目标跟踪能保持较高的跟踪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位相关的航迹对准关联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友  宋强  熊伟 《电子学报》2010,38(12):2718-2723
本文研究了雷达存在探测系统误差时的目标航迹关联问题,给出了组网雷达常规及大系统误差对目标航迹影响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相关的系统误差配准前目标航迹对准关联算法.该算法利用Radon变换和Fourier变换的有关特性,采用1维和2维相位相关来分别估计航迹间旋转和平移,基于估计量对各雷达目标航迹进行对准后,实现配准前航迹准确关联.最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在各种不同的系统误差和目标环境中算法良好的航迹对准关联效果,充分说明其能够为雷达误差配准提供可靠的关联航迹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雷达与ESM航迹关联门限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几何法的雷达与ESM航迹关联算法。该算法根据雷达与ESM的几何位置建立航迹粗关联函数,并利用航迹的历史信息建立航迹关联代价矩阵,通过代价最小实现航迹关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关联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球载预警探测装备的应用需求,探讨了在系留气球平台实现雷达与红外联合探测系统的意义;研究了雷达与红外联合探测信息融合的处理流程,包括搜索与跟踪和联合目标分类与识别的处理流程,提供了基于点迹、航迹的搜索与跟踪融合处理算法;构建了外场试验系统,开展了搜索与跟踪融合处理算法的系统检验,验证了雷达与红外联合探测系统对目标探测精度和跟踪稳定性提高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雷达与红外联合探测系统可提高球载预警探测系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基本工作原理,阐述了数据处理模块的基本构成及采用的数据关联、跟踪滤波算法,并根据空间探测相控阵雷达的典型工作要求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正确工作在空间多目标环境下。  相似文献   

13.
红外传感器在点迹/航迹关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迹/航迹关联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的关键问题,为提高关联的正确率,把红外传感器方位数据与雷达数据进行关联,通过红外高精度的角度测量和雷达高精度的距离测量的融合,减小系统融合航迹同真实航迹间的误差,给出对目标航迹的精确状态估计,分别讨论了雷达数据的航迹关联算法和雷达/红外数据的航迹关联算法,并进行了仿真性能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数据处理是天波超视距雷达实现目标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给出了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所面临的困难,总结了数据关联、航迹融合、坐标配准、性能评估、杂波建模等,对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检测前跟踪、雷达与环境系统一体化处理、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的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测试与评估、协同处理与多源信息融合等将是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舰载雷达的工作环境海杂波多,导致雷达在跟踪时可能关联上杂波。针对这个特点,本文应用最近邻联合概率数据关联(NJPDA)算法作为舰载雷达目标跟踪的数据关联算法,这个算法可以解决密集目标的正确跟踪问题。仿真结果理想,仿真场景设为目标相交、目标平行、有杂波时均可正确跟踪。  相似文献   

16.
胡昌林  郭博 《现代雷达》2018,40(5):41-45
数据关联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核心技术,其常用的航迹数据关联方法主要有NN、PDA、JPDA、MHT等算法。常用关联算法有的不适合强杂波或多目标环境、有的计算量大、有的时效性差等不足。文中采用了基于贝叶斯航迹概率的数据关联算法,来实现雷达航迹之间数据关联。首先介绍贝叶斯和航迹关联技术原理;其次描述贝叶斯算法过程;最后通过仿真证明该关联算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产化航空管制雷达的推进,设计了一种高可靠性的通用点迹处理硬件平台,其具有多种形式的高速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为航迹和点迹交互、雷达点迹处理的双套冗硬件提供了一种可能。该平台以DSP+FPGA为主要处理器件,可同时处理4个通道雷达点迹数据,在接口上以标准CPCI总线和6对传输速率可达5 Gbit·s-1的高速通道为主要通信接口,可满足多通道间的数据交换。以某种类型的双套冗余雷达为例,点迹处理算法在该平台上的工程实现表明,算法对于点迹处理和点航迹交互以及帧间点迹滤波在工程实现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曹国海  王运锋 《电讯技术》2014,54(4):452-456
航管雷达一二次航迹融合过程中,直接用得到的含噪声的报告点来更新航迹时,航迹连续性较差,关联的正确性下降。对此现象进行了具体原因分析,用得到一二次雷达的报告点加权平均作为实际航迹输出的方法进行改进。根据一二次雷达数据未能正确关联的现象,在关联步骤中加入当前点和融合航迹中的对应航迹进行比较,如果当前报告点能和融合航迹中的点更好地匹配,就置换出融合航迹中的对应航迹,然后用置换出的航迹点当成新报告点重复融合算法过程。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改进融合算法能正确地分析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并很好地解决了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9.
陈志坚  余陈钢  卢琨 《现代雷达》2007,29(5):42-45,48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比较复杂,雷达的定位精度、检测概率和数据率与常规雷达不同,容易受外部噪声和杂波的影响。由于电波要通过电离层传播来探测目标,电离层的瞬时变化和多模式会污染雷达回波信号,并产生多路径效应,使超视距雷达测量得到的目标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要从这种数据中正确识别出目标并能自适应关联跟踪处理是很困难的事。文中根据OTHR雷达的实际情况,参照常规雷达的目标录取方法,在自动跟踪的基础上,研究并开发出适合超视距雷达工作的人工录取和半人工录取方法,使得雷达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充分发挥正常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强超 《电子工程师》2010,36(5):26-27,30
单雷达数据处理在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其航迹质量直接关系着自动化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航迹状态滤波是单雷达数据处理中的难点,是实现平滑、稳定航迹的关键。本文以航迹状态滤波算法为切入点,介绍了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系统中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