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聚醚二元醇(DL-1000)、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合成端-NCO基PU(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其进行嵌段共聚改性,并以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蓖麻油作为复合固化剂,制备出无溶剂型双组分有机硅改性PU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硅烷键已引入PU胶粘剂中;随着KH-550含量的不断增加,胶粘剂的黏度增大、固化时间缩短、室温剪切强度下降且耐热性增强;通过调节不同KH-550含量,可制备出不同性能要求的胶粘剂;该胶粘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45.9℃)相对较低,说明其耐寒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醚多元醇(PPG)及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为主要原料,采用2步法制备一种无溶剂型双组分耐黄变PU胶粘剂。通过傅立叶红外(FT-IR)和差热扫描(DSC)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讨论了PPG、MOCA含量及双组分配比对PU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分子质量的PPG能显著地降低胶粘剂的黏度,胶粘剂的固化速率随MOCA(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固化后的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耐低温性和耐黄变性。通过DSC曲线确定了固化后胶膜的Tg为46.1℃。  相似文献   

3.
以已二酸,已二醇,1,2-丙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三羟基甲基丙烷(TM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制备了一种新型固化剂(TMP-TDI聚合物),甲组分为端羟基型的预聚体,选取的PEPA与TDI的摩尔比为8∶1,乙组分(TDI-TMP加成物),TDI与TMP最佳摩尔比控制在3.0~3.1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聚醚多元醇(N303)、碳酸钙、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其他助剂为A组分,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聚合MDI)和单官能团异氰酸酯为B组分,制备无溶剂型双组分PU(聚氨酯)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胶粘剂的反应速率、黏度、拉伸剪切强度和硬度随碳酸钙掺量增加而上升,但随DOP掺量增加而下降;N303掺量越多,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和硬度越大;当固化温度从23℃升至60℃时,凝胶时间由60 min缩短至18 min、初始强度形成时间由240 min缩短至30 min,这对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两种玻璃结构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通过研究两种胶粘剂在浸水、高温高湿、水-紫外、酸雾、清洁剂等环境模拟条件下拉伸剪切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对两种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为不同玻璃结构部位选胶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无溶剂型双组分EP改性PU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聚醚二元醇、改性M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PAP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PU(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以EP(环氧树脂)作为PU预聚体的改性剂,制备出一种软包装用无溶剂型双组分EP改性PU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该胶粘剂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7.9℃;当m(EP)∶m(-NCO)=(0.99~1.04)∶1时,主剂黏度适中,EP改性PU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PE)/聚丙烯(PP)双组分纤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1508S采用1-丁烯作共聚单体,且共聚单体含量较高,树脂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和结晶度,分子链具有相对较好的柔韧性能,无纺布制品的柔韧性能好。1508S具有较低的初始熔融温度,作为PE/PP纤维的皮层,可降低纤维热黏合的加工温度,降低能耗。采用1508S/PP复合纤维生产的无纺布接触皮肤的原发性刺激指数为0,满足卫生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PEG(聚乙二醇)和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NCO封端的PU(聚氨酯)预聚体,再与EP(环氧树脂)反应生成PU接枝EP,作为A组分;然后以胺类固化剂为B组分,制备出无溶剂型双组分EP/PU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n(IPDI)∶n(PEG)=3∶2、体系中w(PU预聚体)=20%(相对于EP质量而言)时,EP/PU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50.13 MPa,断裂伸长率为12.15%,剪切强度为9.71 MPa,冲击强度为30.09 kJ/m~2。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化学组成与性能,对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具有环保高效的优势,阐述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从第1代产品到第5代产品的发展历程。还对国外近些年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作了概述;同时介绍了目前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发展动向,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丙烯酸环氧酯及环氧树脂E-51为主体,以酸酐为固化剂研制一系列双组分胶粘剂,并对其凝胶化时间、吸水性、拉伸剪切强度、接触角、表面能等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该系列胶粘剂吸水性较低(1.18%~1.78%)、疏水性强、剪切强度最高达30.9 MPa,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蓖麻油、苯酐和二甘醇等为原料,经酯化、缩聚后,合成了蓖麻油改性聚酯多元醇,并以此作为复膜胶的固化剂;以MDI-5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PG-2000/PPG400(聚醚二元醇)为原料,合成了端-NCO基聚氨酯(PU)预聚体,并以此作为复膜胶的主剂;将主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得无溶剂型双组分PU复膜胶。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 h和w(-NCO)=18%时,主剂的黏度、流动性相对最好;当双组分中n(-NCO)∶n(-OH)=1.9∶1、固化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24 h和w(蓖麻油)=28.3%时,复膜胶的粘接性能相对最好,并且接近于进口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2.
以聚氨酯(PU)预聚体为基体,以镀银纳米石墨为导电填料,采用共混法制备PU/镀银纳米石墨导电胶,并与PU/纳米石墨导电胶进行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对比。结果表明:PU/镀银纳米石墨导电胶和PU/纳米石墨导电胶的导电渗流阈值分别为3%和9%,此时对应的电导率分别为0.044 S/cm和0.012 S/cm;前者的力学性能(最大剪切强度为5.76 MPa)高于后者(最大剪切强度为3.65 MPa),并且前者的起始分解温度比后者提高了近10℃,说明前者的应用前景比后者更广阔。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用于PP阀口袋粘接成型的聚氨酯胶粘剂 ,阐述了该胶粘剂合成工艺及胶粘剂各组份对胶粘剂的性能影响。通过IR、GPC、DSC讨论了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结晶情况 ,并对胶粘剂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聚醚二元醇(PPG)、改性M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AP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1,4-BDO(1,4-丁二醇)和环保型PU潜固化剂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制得无溶剂型单组分聚氨酯(PU)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该胶粘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6.9℃;当R=n(-NCO)/n(-OH)=6.5~9.0、w(-NCO)=3.5%、w(环保型PU潜固化剂)=3%和聚醚二元醇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的PPG210时,PU胶粘剂的黏度适中、固化速率较快和可操作性良好,并且其强度和韧性俱佳。  相似文献   

15.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接枝改性单体和聚乙烯(PE)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铝塑复合板用PE-g-MAH(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基HMA(热熔胶),并着重探讨了DCP和MAH含量对PE-g-MAH的接枝效率和粘接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PE-g-MAH的接枝效率(y)与DCP含量(x1)或MAH含量(x2)之间的关系符合y=28.03x1+1.49或y=0.73x2+10.65的线性关系;当w(DCP)=0.44%、w(MAH)=2%时,PE-g-MAH基HMA的粘接性能相对最好,其剪切强度(6.10 MPa)高于杜邦HMA(4.26 MPa),并且其接枝效率为12.91%。  相似文献   

16.
采用预聚体一步法制备了单组分湿固化nano-SiO2(纳米SiO2)改性PU(聚氨酯)胶粘剂,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法、热失重分析(TGA)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和扫描电镜(SEM)等对nano-SiO2改性PU胶粘剂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存在使PU的氢键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nano-SiO2含量的不断增加,改性PU胶粘剂的初始粘接强度和最终粘接强度均呈先升后降态势,并且在w(nano-SiO2)=1.2%(相对于PU预聚体质量而言)时相对最大,而且分别比纯PU胶粘剂增加了117%和108%;同时,与纯PU胶粘剂相比,用1.2%nano-SiO2制备的PU胶粘剂,其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2.67℃和2.92℃;当w(nano-SiO2)≤1.2%时,nano-SiO2在PU胶粘剂基体中的分散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研制出一种具有较高初粘性的双组分胶粘剂,并对其配比、涂胶时间和温度、涂胶次数等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找到其适宜的配比为ω(A):ω(B)=100:5~10(最好为100:7~8),活化条件40℃~60℃,活化时间10min~15min。在此条件下,该胶粘剂对各种鞋用材料的粘合均显示出较高的初粘性(剥离强度大于100N/2.5cm)及终粘力。用此胶粘剂进行帮底粘接后,其剥离强度在1h内即达国标GB10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光/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性能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PU-PUA(聚氨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基体、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HEA(丙烯酸羟乙酯)为自制交联剂,采用全湿固化法、光/湿双固化法和全光固化法制备相应的反应型HMA(热熔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反应型HMA的热稳定性能依次为全湿固化型>光/湿双固化型>全光固化型;光/湿双固化反应型HMA经光照后,已光固化的链段束缚了可湿固化链段的移动,这是该HMA凝胶含量较低和微观相分离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以多异氰酸酯或自制交联剂为助剂,两者均可增加HMA的凝胶含量,但后者能显著提高初始剪切强度(0.752~0.802 MPa),并且后者对初始180°剥离强度的影响与交联剂的n(-C=C-)∶n(剩余-NCO)有关,其中含n(3HDI-1HEA)∶n(剩余-NCO)=15∶100体系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