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末活性炭去除原水中阿特拉津突发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中试装置研究了水源水阿特拉津突发污染的应急处理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工艺不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阿特拉津,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可有效去除阿特拉津,确保出水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PAC投量为50 mg/L时,可使初始浓度为200 μg/L的阿特拉津降低到2 μg/L以下;KMnO4与PAC联用的去除效果比单独使用PAC略有改善但并不显著,预氯化则会降低PAC对阿特拉津和UV254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
以徐州某厂硝酸盐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中试优化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树脂)组合除硝酸盐装置各工艺单元的运行参数,并确定了装置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能。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所用地下水中硝酸盐去除的优化运行参数为:通水倍数应控制在低于500BV,石英砂过滤滤速控制在8m/h以内,滤层厚度控制在50cm以上;优化运行条件下的除硝酸盐装置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出水中的硝酸盐氮含量稳定低于10mg/L的标准限值,其他主要水质参数也可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因此,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作为一种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新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予以应用,但其运行参数尚需根据实际原水水质情况通过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几种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筛选出处理高氯酸铵溶液的最佳树脂;考察不同试验条件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在常温下,吸附时间20min,pH=6.68的条件下用D206树脂吸附;Langmuir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树脂吸附ClO-4的过程。研究表明:D206离子交换树脂吸附ClO-4时,离子交换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控制。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关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高氯酸盐的报道,本文为离子交换吸附高氯酸盐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核电厂放射性液体废物处理系统(WLS )离子交换处理工艺设计中关注的树脂净化能力指标(去污因子),开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处理模拟核电厂废液试验研究。试验选取核电厂废液中典型裂变产物和腐蚀产物离子(Cs+、Sr2+、Co2+)配制水样,模拟AP1000 WLS系统树脂床配置(阳床+混床+混床),针对不同型号树脂(交联度、物理结构)、不同床体积流速(Q/V )进行动态交换吸附试验。结果表明:3台串联树脂床在 Q/V=20.0 BV/h(或10.7 BV/h)条件下对进水(Cs+、Co2+、Sr2+浓度均为1 mg/L )的综合去污因子可达到104~105,交联度、物理结构等对树脂的净化能力影响差异不明显,在较低流速下Q/V的波动对树脂床的运行及其去污效果的稳定性造成的紊动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混凝(PAC)—膜(MF)的联合工艺进行再生水回补型城市河湖地表水净化研究,考察了磁性离子交换树脂投加条件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IEX的混合速度为500 r/min,反应时间为30 min,沉淀时间为20 min时,MIEX—PAC—膜的联合工艺对水中TP、TN、叶绿素a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6.67%、69.62%、76.51%和96.70%。此外,组合系统对COD、DOC和UV254等表征有机物含量的指标的去除率达到了68.00%、40.53%和58.77%,实现了对不同分子量区间内有机物的完整去除。  相似文献   

6.
二次凝聚法去除原水TOC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饮用水原水有机物污染加重的趋势 ,提出了提高去除原水有机物效果的二次凝聚法。通过对某河水的凝聚试验 ,发现应用二次凝聚法在去除TOC和浊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试验结果表明 :二次凝聚法与常规凝聚相比 ,药剂量适度增加而总凝聚时间增加 1倍 ,TOC去除率提高30 %以上 ,试验沉淀出水浊度下降 2 0NTU。  相似文献   

7.
以磷酸铁污泥厌氧消化液为研究对象,选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IRA402-Cl)、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OWEX66)和改性水滑石开展磷酸根去除试验,探索3种材料在富铁富磷溶液中去除磷酸根的效果与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由于DOWEX66树脂具有与磷酸根(H_2PO_4~-)结合力较强的叔胺官能团,相同固液比(3.0 g/L)条件下DOWEX66树脂除磷效率(33.3%)优于IRA402-Cl树脂(14.2%)。(2)固定床动态吸附试验结果显示DOWEX66树脂对磷酸根的吸附穿透点约在5个柱床体积处,表示其在富铁溶液中除磷能力有限且缓冲溶液体系更有利于树脂与磷酸根的离子交换过程。(3)300℃煅烧的水滑石在模拟溶液中表现出优良的磷去除能力,在投加量为2.0 g/L时磷去除率达到最高,且具有较好的铁磷分离效果,可作为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磷元素回收的潜力材料。  相似文献   

8.
特定污泥对铬(Ⅵ)的吸附容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接种了高效菌种A、B的驯化污泥在前期的生物滤床系统中体现了良好的铬(Ⅵ)去除效率,为了解决系统放大后污泥再生与使用周期等问题,对污泥的铬(Ⅵ)吸附容量进行了测定,测定项目包括一次连续吸附总量、营养添加前后吸附容量的变化等。以铬(Ⅵ)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废水进行实验,得到该污泥吸附最佳时间为40min,此时污泥对铬的吸附能力为污泥自身干重的14 94%。一次连续吸附总量为27~28mg/g干污泥。营养液的加入使得污泥吸附能力提高了29 68%。  相似文献   

9.
对甘蔗渣进行了吸附去除水中Cr(VI)的模拟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pH、甘蔗渣用量、Cr(VI)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其吸附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温度50℃,pH为2,甘蔗渣粉用量为2g/100mL,震荡时间1h,Cr(VI)初始浓度50mg/L下,Cr(VI)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甘蔗粉对水中Cr(VI)的吸附符合动力学二级反应,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Langmuir模式较好地描述。  相似文献   

10.
吸附法去除饮用水中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砷的分布以及饮用水中砷超标的危害,综述当前国内外用不同吸附方法去除饮用水中砷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吸附性能和特点。结果表明,在归纳的6种吸附除砷方法中,复合材料与改性材料除砷效率高,处理费用低,目前最具有市场应用前景;活性材料的吸附效果受pH值控制;含铁矿物材料在除砷过程中易导致二次污染;纳米材料除砷效率最高,应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个人药品(PPCP或PhACs)是继杀虫剂、除草剂及内分泌干扰物之后发现的水体中普遍存在的痕量有机物,具有难降解性、生物积累性和长期危害性,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纳滤膜去除饮用水中PPCP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展望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氯化铁改性后的沸石对溶液中的铬(Ⅵ)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铬(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吸附铬(Ⅵ)的速度比天然沸石快,1h内可达到吸附平衡;溶液pH值在偏酸性时更有利于吸附进行;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R=0.9999),可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动力学过程,实验条件下计算的最大吸附量为1.18mg/g.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树脂溶出物测试方法———树脂溶出物动态循环溶出测试法 ,建立了树脂溶出物动态循环溶出试验装置。在此装置上 ,测试了各种树脂的动态循环溶出行为 ,发现在一般情况下 ,阳树脂溶出物比阴树脂溶出物多 ,而混合树脂的溶出物很少。通过对树脂溶出物进行的高压釜试验和红外光谱测定 ,发现树脂溶出物高压釜试验前后的红外光谱变化不大 ,但酸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研究纳米材料对人工配水中砷(Ⅴ)吸附去除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研制新型除砷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分别选取不同的纳米材料和常规除砷材料,利用静态试验对人工配水中砷(Ⅴ)进行去除效果的比较,并探讨环境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除砷效果优于常规除砷材料,试验中纳米ZnO的除砷效果较好,接触0.5 h后去除率即可达到99.9%,去除效果受温度、pH和常见阴离子Cl-、SO24-影响小。纳米ZnO对水中砷(Ⅴ)的去除效果较好,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有望应用于饮水除砷(Ⅴ)。  相似文献   

15.
为利用浒苔处理含Cr(Ⅵ)废水,对浒苔进行了盐酸改性,通过间歇吸附试验研究了pH值、盐酸改性浒苔投加量、吸附时间及温度对盐酸改性浒苔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盐酸改性浒苔作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Cr(Ⅵ)的方法是可行的,酸性条件有利于Cr(Ⅵ)的吸附,当pH值为1、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去除率可达99.7%;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数据,颗粒内扩散阻力比外部传质阻力的影响更显著;吸附等温线数据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吉布斯自由能为负值,而吸附焓变为正值,盐酸改性浒苔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油田稠油的不断开采和水资源的日趋紧张,需要将稠油污水进行软化处理和回收利用。根据稠油污水的特性,分别对大孔强酸树脂、大孔弱酸树脂、凝胶强酸树脂、大孔氨基磷酸树脂和大孔亚氨基二乙酸树脂这五种常用树脂进行了静态筛选实验,并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出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树脂对稠油污水中Ca2+、Mg2+的吸附行为。由模型结果可知,吸附速率同时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的影响,但粒内扩散是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去除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及其危害,并从加强水源水保护,采用替代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质、消毒过程中已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制定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5个方面论述和比较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各种去除途径及进展,并指出了去除副产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去除途径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饮用水使用氯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本文介绍了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从选择优质水源、降低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替换传统的消毒剂、去除已生成的消毒副产物四个方面论述和比较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各种去除途径及进展,指出了在去除消毒副产物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去除途径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使用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介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从选择优质水源、降低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替换传统的消毒剂、去除已生成的消毒副产物4个方面论述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各种去除途径及进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油田稠油的不断开采和水资源的日趋紧张,需要将稠油污水进行软化处理和回收利用。根据稠油污水的特性,分别对大孔强酸树脂、大孔弱酸树脂、凝胶强酸树脂、大孔氨基磷酸树脂和大孔亚氨基二乙酸树脂这五种常用树脂进行了静态筛选实验,并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出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树脂对稠油污水中Ca2+、Mg2+的吸附行为。由模型结果可知,吸附速率同时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的影响,但粒内扩散是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