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小平方卷积反演的一种快速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最小平方卷积反演快速迭代算法,其特点是:(1)迭代过程由FFT实现;(2)收敛因子收敛易于选取,收敛性好;(3)收敛性与迭代初值无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行研制的桥梁挠度仪自动校准装置对一种新型免标靶视频桥梁挠度仪竖向、横向挠度误差进行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分析,为桥梁挠度仪计量校准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装药非稳态传热理论基础上,以发射药温度测量工程为背景,设计了温度检测系统.系统以嵌入式ARM处理器LPC2131为微控制器,采用DS1820作为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发射药环境温度,用于发射药精密温度解算.介绍了系统中各单元的具体实现,并给出系统的硬件框图和软件框图.经部分和整体调试得出,系统测量精确、工作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5.
曹苗  张雪红  李昕  武承泽  刘雨竹 《硅谷》2010,(19):50-50
该智能单相电表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基于BL6503的电功率采集处理部分,二是基于AT89S52的显示输出部分。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温度和湿度已经成为很多必须限定的环境和条件,例如粮仓温湿度的限定、家居温湿度的设定等等,为了对其进行标准调节,必须先对其实行检测,而传统的温度计湿度计等的应用已不能完成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处理。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利用了铂电阻测温电路、基本的氧化铝湿度测量系统以及和单片机的链接。  相似文献   

7.
赵秋玲  牟海春 《硅谷》2014,(2):24-25
采用嵌入式视觉系统设计开发了一种能效标识检测与识别系统,其包括触摸屏、PLC控制系统、视觉系统和伺服跟踪装置。该系统利用嵌入式视觉和PLC技术,自动跟踪、检测能效标识,并作出各种判断和测量。实践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生产线上有着极大的应用空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一二种精密数字气压计的软硬件实现方法。此数字气压计能够实时显示所测气压值。该方法通过气压传感器获得与大气压相对应的模拟电压值,并经过V/F变换输入到单片机进行处理,从而实时显示相应的气压值。用本文所述的方法制成的气压计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精确度高,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桥梁挠度的各成分的特性,建立温度和温度挠度效应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提高温度挠度效应的拟合能力,提出多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M-LS-SVM)拟合模型。通过减聚类方法将输入空间划分为一些小的局部空间,在每个局部空间中用LS-SVM建立子模型。为解决子模型相互之间的严重相关问题,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鲁棒性,各个子模型的预测输出通过主元递归(PCR)方法连接。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分离挠度监测信号中的温度效应,为从长期监测信号中进行损伤识别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从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与结构切入,对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需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测量接触角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图像处理技术引入接触角测量中,大大提高了接触角测量的精度。基于此所研制的接触角测量仪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2.
模糊神经网络的快速学习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强  伞冶  王子才 《高技术通讯》2000,10(6):48-50,21
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快速学习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FNN的最小二乘-单纯形产算法。解决了FNN采用梯度型算法学习时所固有的局部收敛问题及跗算法在线应用的问题。与梯度型算法以及GA相比,LS-Simplex算法具有更高的学习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所得的FNN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以太网的智能配网综合保护/测控装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ARM在配网综合保护 测控装置中的应用。主要给出了配保装置中的主要部分 (数据处理及通信 )单元的硬件设计 ,以及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的选择等系统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超广角光学镜头畸变的约束最小二乘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普通最小二乘算法的基础上,根据短焦距、超广角光学镜头的实际特性,在线性回归方程组中添加约束条件,并借助 MATLAB Optimization 工具箱求得拟合的结果。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减小了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改善了畸变随视场的分布,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沈文 《计测技术》2000,(1):28-30,39
介绍用数学方法推导出二阶系统信号恢复的计算方法,并用算法语言在计算机上模拟出当其输入信号为标准半正弦波进的输出信号,以及当输出信号为计算出的信号时模拟恢复出原输入信号,并讨论了在该算法的数学推导及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恢复动态信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肖祥  任伟新   《振动与冲击》2013,32(3):157-162
基于车—桥振动桥梁变形后的构形,建立了考虑桥梁变形的车—桥耦合模型。类似于结构抗震分析中,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位移分解为拟静力位移和结构动位移,本文将车辆的运动分解为整体顺着桥面运行和相对自身局部系统的振动。以单轴车辆—简支梁桥为例,建立了基于桥梁变形后构形的车—桥系统竖向振动方程。最后,通过简支梁数值算例对由于桥梁变形产生的附加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跟踪测量视频的高精度同步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无损实时跟踪测量视频和测控数据同步采集系统。根据测控信息同步信号及其对视频采集时刻的规定,以测控信息采集卡上高精度定时器为时钟,由视频采集卡通过软件修正摄像机曝光信号,实现对曝光时刻的精密调节。采用高速总线实现数据无失真存储和转储、AVI技术组织文件,充分利用了测量视频图像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一种显示屏色度均匀性快速精确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刚  李志能 《光电工程》2004,31(10):36-38,42
提出一种新型的色度均匀性测试方法,它主要是利用CCD成像系统拍摄显示屏白场画面,通过图像采集卡把画面的RGB三刺激值存入计算机,然后根据色度学定义和有关标准进行计算和处理,把处理后的结果用三维图显示。其特点是既可以快速直观地显示测试区域的色差变化,又能定量地得出显示屏任意位置的色差量。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测试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9.
围绕散射表面和复杂微结构表面形貌高精度测量需求,对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表面形貌测量技术与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科勒照明结合数字微镜器件调制的具有良好结构光对比度和均匀性的结构光照明光学系统,提出了基于高斯曲线插值的虚拟狭缝SlitMask结构照明共焦层析算法与基于迭代高斯拟合的峰值提取重建算法,建立了结构光照明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利用单刻线对系统进行准确性与重复性测试,结果表明相对示值误差为1.87%,重复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为0.0014μm。对玻璃多刻线样板和车削表面进行测试,验证了本系统不仅可用于反射表面的测量,还对散射表面具有较好的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20.
The assessment of radiolucency around an implant is qualitative, poorly defined and has low agreement between clinicians. Accurate and repeatable assessment of radiolucency is essential to prevent misdiagnosis, minimize cases of unnecessary revision, and to correctly monitor and treat patients at risk of loosening and implant fail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whether a semi-automated imaging algorithm could improve repeatability and enabl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adiolucency. Six surgeons assessed 38 radiographs of knees after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for radiolucency, an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assessments made by the semi-automated program. Large var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surgeon results, with total agreement in only 9.4% of zones and a kappa value of 0.602; whereas the automated program had total agreement in 81.6% of zones and a kappa value of 0.802. The software had a ‘fair to excellent’ prediction of the presence or the absence of radiolucency, where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was 0.82 on average. The software predicted radiolucency equally well for cemented and cementless implants (p = 0.996). The identification of radiolucency using an automated method is feasible an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could aid the defini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adioluc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