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镇海电厂S10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热力系统及设备组成,阐述了PG9351FA燃机的压气机、燃烧室及透平的特点,以及S109FA联合循环机组的特点,以及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后备紧急手操按钮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300MW机组顺序控制系统的分级结构、全厂联锁保护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法及适用性设计思想与该系统人机接口设计原则、后备手操、输入/输出信号、通信接口及硬件配置。  相似文献   

3.
国内火电机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实现机组实时控制。当DCS故障或由于在线检修隔绝不当引起主设备无法操作时,往往不易处理且经常扩大事故范围,给电厂带来巨大损失。若机组重要辅机运行过程中存在两套独立且不同的控制策略、信号通道共同运行、并能达到一运一备功能,无疑将极大提高重大辅机长时间运行可靠性。为此,通过田集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后备软手操技术研究和实施工作,首次实现了机组六大风机后备软手操技术,六大风机动叶既可以通过模拟量回路控制,也能切换至后备软手操进行调控,两套控制回路处于不同控制器同时运行,提高了模拟量控制回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几种国产电动执行机构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一种对 DKJ( ZKJ)、 DKZ ( ZKZ)、 ZKD等系列执行机构的改造方案 ,经改造使执行机构实现机—电一体化 ,从而适应 DCS控制的要求 ,同时实现后备手操的软手操和硬手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几种国产电动执行机构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对DKJ(ZKJ)、DKZ(ZKZ)、ZKD等系列执行机构的改造方案,经改造使执行机构实现机-电一体化,从而适应DCS控制的要求,同时实现后备手操的软手操和硬手操。  相似文献   

6.
屠永强 《江西电力》2005,29(5):38-41
介绍深圳妈湾发电总厂一期INFI-90型、二期PROCONTROL-P型、三期XDPS-400型三种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并结合应用实践对三种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质量和软件功能如:网络网结、通讯介质、通讯速率、手操方式、人机界面、一体化、可操作性等方面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汽轮机模拟式电液控制系统(AEH系统)同步器在运行中存在的隐患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原同步器手操功能的不足之处,并阐述完善手操功能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虽然很多标准对电厂紧急停机按钮回路的设计作出规定,但是未给出紧急停机按钮的典型接线图,且其文字描述也不够详细。基于汽轮机紧急停机按钮回路设计方案的多样性,比较分析了7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在汽轮机紧急停机按钮回路设计和改造中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美蓉 《电气自动化》2017,(5):85-87, 91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拥挤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一大难题。以我国传统的交通信号灯为基础,探究以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构成的基于车流量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通过车流量的采集,分析、处理,自动调整交通灯的倒计时时间,设置紧急按钮处理突发事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海 《电工技术》2014,(10):36-36
针对高压断路器柜外紧急分闸装置的常见故障,制定了加工一套紧急分闸按钮装置和一套紧急分闸绝缘推杆装置,并将二者长期固定安装在高压断路器分闸按钮的同一水平线上的处理措施,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考虑调频死区的二次调频控制回路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发电机组的一次调频控制回路中由于数字电液调节系统与机械液压调节系统的并存,使得本应发挥高灵敏度作用的DEH调节系统中设置了和机械液压机组相同的调频死区。考虑到调频死区这一非线性环节的存在使二次调频回路中控制器的受控对象发生了改变,因此需要用相应的非线性控制的方法来选择二次调频控制回路中的PI控制器的参数。该文研究了调频死区对二次调频回路中的PI控制器的受控对象特性的影响,用Popov稳定判据作为选择PI参数使系统稳定的数学工具,讨论了PI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频率控制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的内容,结合某一具体工程实例,对其专业化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了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阐述了楼宇自控系统的集成方式.提出智能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应与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一体化实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估,文中充分考虑电网企业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和风险熵权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文中将社会责任和风险控制作为关键指标,与能源利用率、成本效益、能源耦合效率共同作为子系统指标集,由子系统综合评估得分构成顶层指标集;采用基线网络法对各层指标集进行归一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风险熵权法求解各层指标集的主观、客观权重,进而算得各自综合权重向量;依次加权计算求得子系统综合评分和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估结果。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文中提出的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营情况,辅助其进行运营模式和运营策略优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电站锅炉燃料调节对象基本上采用蒸汽参数进行控制的特点,本文采用全炉膛看火电视装置加上计算机图象采集与处理系统获取代表炉内辐射能水平的火焰辐射图象,将其平均灰度值作为中间被调量,与蒸汽压力一起,建立电站锅炉燃料调节对象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现场测试,初步确定了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构成一种将火焰辐射图象的平均灰度值作为中间被调量的串级燃料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克服燃料侧内扰对蒸汽压力的影响,提高燃烧控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根据药企的实际需求,研制出一种可在药品灌装线上动态称重质量为0.5~2 g粉末状药品的系统.着重介绍药品灌装线动态称重系统底层硬件结构和功能,底层硬件系统由1套主机和8套前端模块组成,主机用于控制前端模块同步工作,前端模块实现对称重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底层硬件选用C8051F021高速单片机作为数据采集和处理芯片;通过RS485串行通信实现前端模块与主机的通信;采用MAX293低通滤波芯片滤除药品灌装线的振动干扰;应用在线调试模块提高系统测试效率.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药品灌装线动态称重系统底层硬件能够为系统提供准确的原始数据,实现相对误差±2%的设计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电动系统的机械负载动力学模拟控制问题,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建立了驱动电机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和负载模拟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带转矩反馈的控制算法对负载模拟电机进行控制.给出了驱动电机和负载模拟电机的参数,仿真实验中,分别对线性和非线性机械负载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负载模拟电机能够准确跟踪期望的转矩,证实了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最小基本回路集合的潮流转移快速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过载线路切除潮流转移造成连锁跳闸的重大停电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阻止连锁跳闸,实时紧急控制非常必要,而过载线路切除后是否会形成新的连锁跳闸的估计算法的快速性、准确性成为关键。文中根据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和潮流状态在线得到基本回路—边关联矩阵、最小基本回路集合。线路过载后,在包含过载线路的最小基本回路及其环和运算后回路中实时搜索与其潮流方向相反的线路,采用直流分布系数法寻找过载线路切除后潮流增幅较大的线路,快速判断是否出现连锁跳闸。  相似文献   

18.
无通信互联线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无通信互联线的储能系统如何在不增加系统成本和复杂度的前提下维持直流母线功率平衡及电压稳定,提出了一种直流母线协调控制策略,DC/AC变流器采用定直流电压或定交流电压控制,两台DC/DC变换器采用包含电池充放电控制的改进型二阶直流电压偏差控制。通过对系统典型工况的分析,说明了系统中各个装置是如何协调工作的。搭建了微网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We have developed a bioresponse system concept to respond to large-scale medical disasters, including overwhelming, contagious bioagent events such as smallpox, plague, and influenza. This system, called Cybercare, aims to substantially increase the surge capacity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by allowing healthcare system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link together to provide specialists and other resources to augment those available at a disaster site. Key to the concept of Cybercare is the notion of a robust, distributed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that will enable rapid and sustained responses to large-scale medical disasters. The Cybercar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an also be utilized to support training and analysis of response procedures as well as a wide range of medical and disaster applications that occur on a frequent basis, such as home healthcare monitoring and rural and remote medical treatment. The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1) define the problem set addressed by the Cybercare concept, 2)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a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command and control and an emerging paradigm shift in command structure for the medical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domain, 3) define technolo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create a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and 4) illustrate how the technologie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a disaster response system using the command and control paradigm  相似文献   

20.
The dc arc furnaces are highly disturbing loads fo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s and implements an ac–dc converter control system for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s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flicker levels and harmonics at the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Different set of parameters for the proportional–integral controller are investigated for optimizing the dc arc furnace power quality impact on the ac network. In this study both deterministic and random models of the arc furnace are considered together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the ac–dc converter unit.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is tested on a real cas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