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某高烈度地区建筑的隔震设计,对隔震建筑在体系选择、支座设计、减震系数、抗风验算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倾覆验算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崔博  李发福  邓丹 《四川建筑》2023,(S1):85-87
介绍了采用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层间隔震的关键点控制,并整理了层间隔震项目关键构件的类型及其中大震下的性能目标,以期对大底盘层间隔震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葛霏 《城市建筑》2014,(9):81-81
近几十年来,谈起地震灾害,人们就会心生怯意。怎样的建筑物才能够在地震来临之际,进行缓震、隔震呢?在我国,隔震设计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完善的发展,本文对高烈度地区学校的隔震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烈度地区的工程实例,合理选择和布置隔震垫,设计并分析隔震结构各部位不同抗震性能要求及隔震构造,研究结果表明:隔震建筑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反应,满足高烈度地区的抗震性能要求,还能优化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例,以GB/T 51408—2021《建筑隔震设计标准》为主要依据,阐述结构设计流程,重点分析该标准在设计中的应用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并且对“抗震结构”与“隔震结构”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隔震技术的理论应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本文以某小学建设项目为例对西部高烈度地区隔震设计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两条天然波El-Centro波、Taft波和一组人工模拟波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隔震前后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楼隔震后的地震响应显著下降,隔...  相似文献   

7.
为能较全面阐述高层隔震结构的工程应用,本文结合相关规范及规程提出建议性的高层隔震结构设计流程,并按此流程对云南高烈度区的某十三层商住楼进行隔震设计和分析,时程分析表明:与抗震结构相比,隔震结构基本周期有较大延长;在8度(0.3g)地震作用下,X、Y方向水平向减震系数分别为0.25和0.22,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大幅降低,隔震层的支座应力及位移等验算均满足要求,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流程是简捷有效的。最后对工程的经济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工程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某新建中学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隔震建筑,属于8度区重点设防类建筑。介绍了结构的隔震设计,包括多遇地震弹性分析、设防地震分析和罕遇地震分析等内容。根据超限情况,提出相应抗震性能目标及加强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虽属于重点设防类建筑,但通过详细抗震计算分析及抗震加强措施,能满足相应的抗震要求,做到“小震不坏、中震保证正常使用功能、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  相似文献   

9.
某大型火车站位于高烈度区,结构方案采用橡胶隔震支座高位隔震体系.采用时程分析对此模型进行了两个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分析,讨论了高位隔震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隔震性能.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高位隔震结构的位移角、柱顶剪力明显低于非隔震结构,表现出良好的减震效果;隔震支座配合设置粘滞阻尼器比单独采用天然橡胶隔振支座,更能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
为达到建筑使用品质及抗震性能的协调统一,在高烈度地区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结构采用层间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某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比选分析,最终采用层间隔震技术方案,并对其地震反应及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层间隔震技术整体减震效果良好,可以大幅减小地震反应,是提高结构抗震安全性的有效手段;综合考虑项目结构特点、经济性及建筑品质的提升,在高烈度区大底盘多塔结构中采用层间隔震技术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最后针对大底盘层间隔震技术的组合隔震方案、隔震支座附加弯矩、支座抗拉装置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海口某图书馆为例阐述减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图书馆项目上的应用,采用Perform3D软件对该项目进行小震弹性时程和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并进行了有控结构和无控结构的对比。小震下,黏滞阻尼器为结构提供不小于5%的附加阻尼比,位移角和楼层剪力得到明显改善;罕遇地震下,相比于无控结构,有控结构的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构的耗能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高烈度地区某超高层结构地面以上部分57层,地面到大屋面高度为246.25m,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通过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受力性能分析,论证了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介绍了核心筒剪力墙、外围框架柱以及加强层等关键部位的设计思路。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高烈度地区混合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体系设计形成多道抗震防线,保证结构整体安全性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高烈度地区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的某学院实验楼为例,分析了该结构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对设计参数及控制指标进行了说明,并对个别不规则单体进行了时程分析,以更好的解决框架—抗震墙结构在高烈度地区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以8度区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实验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特性及其对隔震结构的不利影响,确定了甲类建筑基础隔震设计所需的地震动参数和抗震性能目标。对比了橡胶隔震支座、橡胶隔震支座+黏滞阻尼器、橡胶隔震支座+黏滞阻尼器+滑板隔震支座三种隔震层设计方案,研究了黏滞阻尼器和滑板隔震支座对隔震层的影响。表明黏滞阻尼器能够有效控制隔震层在大震作用下的位移。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橡胶隔震支座+黏滞阻尼器+滑板隔震支座的隔震方案。上部结构分别采用直接分析法和传统水平向减震系数法相融合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楼层剪力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采用PERFORM 3D软件对隔震结构进行了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结构完全满足罕遇地震可修、极罕遇地震不倒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7.
辛力  杨琦  王红群  荆罡  邹胜利 《建筑结构》2021,51(8):8-13,42
介绍了高烈度区某1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隔震设计的全过程.对隔震支座选型、上部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取值、扭转位移比控制、隔震层温度变形验算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着重讨论了高烈度区高层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偏大、隔震层扭转位移比过大等难点问题的处理方法.通过对隔震结构模型与非隔震结构模型侧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现行隔震结构降...  相似文献   

18.
以某位于高烈度区及Ⅳ类场地的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筑为研究背景,对其采用设置应力释放孔、减震阻尼器和两阶段的设计思路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设置应力释放孔,能很大程度的削弱管桩沉桩过程中得挤土效应;通过增设了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设计,能有效降低结构在地震下的动力响应。在高烈度区、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的重点设防类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可采用两阶段的设计思路进行抗震性能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高烈度地震区软土的地质力学特征,对在高烈度软土地区进行铁路桥梁桩基设计时需着重考虑的砂土液化、桩周负摩阻力和沉降控制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云南国际铁路通道玉溪至蒙自铁路初步设计实例,进一步说明了在软土地区和非软土地区铁路桥梁桩基设计中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