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在线-板式非热等离子体脱硫反应器脉冲流光放电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波方程进行反应器内时变电场分布计算.数值计算运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数值模拟结果为以后的反应器流光放电模拟及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脉冲电晕反应器分解含氯有机废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线-筒式电晕反应器对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有机废气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峰值电压能显著影响有机废气的去除率,当峰值电压从17.5 kV提高到25 kV时,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的去除率分别从8%和39%上升到31%和76%.随着脉冲频率的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也上升.实验还发现,增加气体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的去除率.通过FR-IR对分解产物的分析,发现最终分解产物为CO,CO2,H2O和HCl.  相似文献   

4.
电晕线是电除尘器电场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除尘效率的高低。本文通过在实验室中电除尘器模拟台上的大量试验,对电晕线的芒刺间距、芒刺长度、支撑管直径大小、芒刺平行与垂直极板布置等对放电性能如起晕电压、击穿电压、伏——安特性、板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推荐出三种芒刺线型,以期进一步提高粒子驱进速度和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5.
脉冲电晕处理三乙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线-筒式电晕反应器,对三乙胺废气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实验考察峰值电压、载气成分和水分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峰值电压,增加氧气的体积分数有利于三乙胺的分解.当通气量在300 mL/min,三乙胺的质量浓度约为0.05 mg/L,氧气体积分数为25%,处理效率可达到65%以上.通过产物的分析,发现最终分解主要产物为CO,CO2,H2O和NO2.  相似文献   

6.
采用线-板式放电反应器电极结构和纳秒级窄脉冲高压电源供电,研究了脉冲电源、电极间距、放电线分布等因素与向反应器注入能量的关系.给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的设计原则,并通过模拟烟气脱硫试验验证,为该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线-筒式电晕反应器对二硫化碳(CS2)废气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峰值电压、载气成分和水汽含量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S2在氩气中的去除效果要好于在氮气中的去除效果,其主要降解产物均为单质硫.在氩气中添加20%的氧气后,CS2的最高去除率从44.9%提高到了63.4%,添加50%的水汽后从44.9%提高到了56.4%.CS2在氩气和氧气混合气中的最终降解产物为CO,CO2,COS和SO2.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电花图技术的特点,首次将其应用于直流电压作用下的放电特性研究。经大量试验研究,摄取直流电花图;并对影响直流电花图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利用直流电花图技术,研究了正极性棒一板间隙中直流放电特性之一——空间电荷分布特性。为今后利用该技术,研究结构间隙内空间电荷分布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针-筒式反应器进行高压脉冲电晕放电降解液相苯酚的试验,研究Fe2+、脉冲电压峰值、脉冲频率、曝气及pH等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发现,苯酚降解率随着Fe2+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佳Fe2+的添加量为0.015 mmol/L;提高脉冲电压峰值、脉冲频率、曝气体积流量和pH均可达到提高苯酚降解率的效果,其经济性、适应性最佳值如下:脉冲电压峰值为40 kV,脉冲频率为180 Hz,曝气O2的体积流量为6 L/min,此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到84.8 %;偏碱性环境有利于苯酚的降解;曝气种类对苯酚降解率有较大影响,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氩气、氧气、氮气.当曝气源为氩气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8.1 %.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油中电晕放电模型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了油中电晕放电的相位谱图及统计特征参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放电发展过程中油中溶解气体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油中电晕放电在负半周首先出现,随着加压时间的增加,正半周会出现少量放电脉冲,放电相位主要集中在270°左右。放电产生的气体以H2、CO和C2H2为主,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气体含量变化呈先增加到一个固定值然后保持稳定、临近击穿时急剧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体电晕放电原理,利用纳米碳管独特的物理结构和尖端发射效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碳管离子型气敏传感器.采用阳极氧化铝模板法生长的定向纳米碳管阵列所构成的传感器,其纳米碳管和电极是一体的,简化了器件结构和工艺.在外加直流电压的激励下,纳米碳管顶部形成很强的非均匀电场,在电压相对低的情况下能很容易地电离气体,根据气体的击穿电压和放电电流来实现对单一气体和确定性组合气体的检测.实验中还分析了温度、湿度对传感器的影响,对该传感器的性能也作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体积小、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室温操作等优点,而且实现方便,操作简单,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SO2在放电电场中形成负离子的机制和电迁移特性和规律.试验证明SO2在放电电场中具有电迁移的能力,其迁移能力随电场强度的增加、放电区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放电电场之后的辅助匀强电场有助于改善SO2的电迁移效果;由电迁移产生的脱硫效率增量可达40%.  相似文献   

13.
负极性高压脉冲电晕脱除NO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负脉冲流光电晕放电在室温条件下对空气+NO简单混合气体进行了脱硝实验研究.实验所用脉冲电压的前沿上升时间为300ns,脉冲半高宽大约500ns.结果表明:脉冲流光电晕放电对脱除NO是有效的;在脉冲电压上叠加直流偏压能提高NO的脱除率;混合气体中含一定量的水分对脱除NO有促进作用;在气体流速、NO脱除率和注入反应器中的电功率一定时,NO的脱除总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氨气(NH3)添加剂使NO的脱除率大幅度上升,并生成固态硝酸铵(NH4NO3).文中还对放电等离子体中气相化学反应脱除NO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放电紫外成像的原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分割提取了紫外图像中放电光斑区域,定义了"光斑面积"参数,利用该参数用于量化放电。研究了棒-板间隙电晕放电时的紫外图像,得到了光斑面积与紫外成像仪的观测距离、仪器增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研究了光斑面积与放电电信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光斑面积与放电脉冲幅值、累计放电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分析表明光斑面积随观测距离、仪器增益和放电强度有着较好的变化规律,为量化放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降解常压下流动态的邻二甲苯模拟废气,系统地考察了放电极值电压,气体的初始质量浓度、停留时间以及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对邻二甲苯降解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邻二甲苯的降解产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0kV的放电极间电压下,邻二甲苯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 500mg/m3,停留时间为9s,其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降解产物主要为CO2、H2O以及苯甲酸、苯乙酸、苯乙醛等有机物,并且经降解后产物的生物可生化性得到提高,因而为后续的等离子-生物法联合处理VOCs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放电水处理技术中气液两相流的混合状况,对放电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最佳气液两相混合条件.通过建立混合模型,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在不同的气体流速和不同的出气孔个数的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YZ中心截面速度分布图,YZ中心截面水体积分数分布图,XY中心截面速度矢量分布...  相似文献   

17.
电晕法处理VOCs的机理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论述了电晕法处理VOCs的机理及其处理步骤,确定了电子、臭氧和氧的等离子体的处理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臭氧浓度的测定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活化手段在线-筒式反应器中,进行甲烷氯化合成氯代甲烷反应.考察了原料气V(Cl2):V(CH4)值、电晕放电脉冲电压和电晕放电重复频率参数对甲烷转化率及氯代甲烷选择性的影响.反应物及各产物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在线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在脉冲电晕等离子体作用下,甲烷和氯气反应可以生成氯代甲烷.甲烷的转化率随加入能量强度的增加而提高.提高氯气/甲烷摩尔比,多氯甲烷的产率也提高.当反应气总流速为100 mL/min,V(Cl2)∶V(CH4)=1.2∶1,脉冲放电电压为17.5 kV,放电频率为80 Hz时,甲烷的转化率为10.5%,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的选择性分别为67.6%,17.7%,13.3%和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