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进  黄薇  张卉 《水利发展研究》2006,6(8):10-13,17
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其中上游地区水能蕴藏量占全流域近90%,未来20年,长江上游地区将有一大批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届时在长江上游干支流将形成较大规模的梯级水电站群,这些水电站及水库投入运行后,将对长江上游及全流域的生态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已有规划成果,预测未来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工程的格局;讨论上游地区生态与环境对水电站建设的制约因素;初步分析梯级水库群对于长江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影响;最后提出减缓梯级水库群对流域生态与环境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突出强调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近期,环境保护部组织了金沙江上游、澜沧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进一步梳理了我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情况,形成了"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等原则共识,明确了我国水电开发环境管理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从长江流域分布的珍稀动植物栖息地、重要和特有鱼类的洄游通道、重要珍稀陆生动物的迁徙通道等生态敏感区方面,辨识提出长江流域重要陆生生境和水生生境、以及重要陆生和水生生态敏感区。在辨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重要生态与环境敏感区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规划,研究长江流域不同区域、不同河流存在的生态与环境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水电工程建设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投资较大、周期较长,大多地处原生生态环境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特别是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一些工程则更是影响巨大。过去投资和工期是制约水电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但今天乃至今后环境和移民将成为制约水电工程建设的瓶颈。因此,对水电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进行跟进修复与保护,从而建立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和谐施工区已成为水电建设中的一项不能不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黄河上游玛曲湿地生态敏感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黄河上游玛曲湿地的生态系统进行敏感性研究,在对水域、草地、林地、地形地貌、城市建设、交通6个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生成玛曲湿地生态敏感性区划图,根据其生态敏感性划分出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4个等级。研究表明,黄河上游玛曲湿地极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1%,生态敏感性强,环境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严格控制开发利用,着重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6.
绿色水电工程建设规划的概念和内容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在一些具备技术和资金条件的水电站,可以根据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在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提出相对于环境可行性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并且明确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是绿色水电工程建设规划的基本特征和目标。分析了绿色水电工程建设规划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提出了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的规划指标体系,并且探讨了规划的时期和基本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满足我国水电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宏观需求以及实现水电工程生态友好的建设目标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乌江水电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河流水电开发对其涉及陆生生态敏感区实际影响程度的后评价研究。采用图形叠置法,判断乌江流域陆生生态敏感区与乌江干流各梯级水电站的位置关系。选取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余庆大乌江省级风景名胜区作为典型代表,分析其受乌江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的影响程度,并以此说明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对所涉及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实际影响情况。分析认为,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对其涉及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影响不大,且电站水库形成的宽阔水面不仅有利于周边植物植被的生长发育,还增添了更多的景观景点,丰富了景区景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发展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以实现具有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的目的。水电工程的发电功能能减少人类对化石类能源的依赖和具有重要的减排作用,而且在我国的能源价格体系中承担着相当的成本,但水电开发由于其具有的两重性,即产生了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巨大正效应,也产生了直接可见的大量的社会矛盾和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备受争议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在我国各种社会经济建设领域中,水利水电建设是最早开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现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框架下解决水电开发生态问题的5大难点,认为尚难破解水电规划开发生态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以解决水电开发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邱兴春 《红水河》2022,41(2):1-5
为研究河流水电开发对其涉及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实际影响,笔者选择乌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采用图形叠置法,判断乌江下游流域陆生生态敏感区与水电梯级开发区位关系;选取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和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作为典型代表,分析其受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影响的程度,并以此结论代表该河段水电梯级开发对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实际影响情况;最后,对该河段尚未建设的白马航电枢纽开发提出了工作建议。研究表明:乌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对其涉及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影响不大;且形成的宽阔水面,既可丰富生态敏感区景观内涵,也可改善局地小气候,对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研究结论为决策管理部门今后判断类似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影响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电生态红线理论框架研究及要素控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电生态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创新型管理方法,科学指导水电开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水电生态红线研究现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构建了水电生态红线的理论框架,阐释了水电生态红线的概念、内涵、特征与基本原则,指出了水电生态红线的核心为规划红线、要素控制红线与管理红线的确定;同时就要素控制红线中——水电工程下游河道关键生态要素的控制阈值确定开展了初探,为开展水电生态红线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生态与环境制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固政  李红清 《人民长江》2011,42(2):98-102
从全球意义、国家意义、流域意义及区域意义的角度,研究了长江流域内分布与存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等重要生态与环境敏感区;从长江流域分布的珍稀动植物栖息地、重要和特有鱼类的洄游通道、重要珍稀陆生动物的迁徙通道等生态敏感区域等,辨识了长江流域重要陆生生境和水生生境以及重要陆生和水生生态敏感区。在辨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环境敏感区、重要陆生生境和水生生境以及重要陆生和水生生态敏感区的基础上,结合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规划,研究了长江流域不同区域、不同河流存在的生态与环境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白龙江属于长江水系,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流域内分布有多个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开展白龙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回顾白龙江干流梯级开发对流域水环境、陆生生态、水生生态造成的影响,分析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流域后续开发方案实施建议,为流域后续水利水电工程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分布有大量的生态敏感区,对维持流域生物多样性和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缺乏流域生态敏感区信息共享平台,在流域开发规划上,难以表达生态敏感区保护信息。在分析流域生态敏感区信息共享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辨析了生态敏感区信息共享不完善对流域规划决策的制约影响,构思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及总体框架结构。该平台建设有利于推进流域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流域的规划、管理、决策、科技创新水平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水能资源开发生态效应已有成果分析的基础上,以怒江为例,提出了高山峡谷区水能资源开发中的高梯度生态效应。怒江作为我国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其生态系统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明显,水能开发的生态效应在高梯度上差异明显。为了针对性地对高山峡谷区水电开发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本文还对怒江水能开发高梯度生态效应进行空间划分:2000m以下河谷地区受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较为直接;海拔2000~2500m之间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水电开发面临的生态脆弱性较高;而2500m以上则是怒江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直接受水电开发的影响较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多的体现为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水能资源开发生态效应已有成果分析的基础上,以怒江为例,提出了高山峡谷区水能资源开发中的高梯度生态效应。怒江作为我国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其生态系统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明显,水能开发的生态效应在高梯度上差异明显。为了针对性地对高山峡谷区水电开发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本文还对怒江水能开发高梯度生态效应进行空间划分:2000m以下河谷地区受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较为直接;海拔2000~2500m之间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水电开发面临的生态脆弱性较高;而2500m以上则是怒江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直接受水电开发的影响较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多的体现为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16日"黄河上游高寒区水电开发环境评价及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项目通过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验收。该项目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主要针对黄河上游高寒区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水库水温、水生生物影响及陆生生物影响评价方面取得了以下丰富的成果:①依据黄河上游高寒区自然条件和水电开发总体布局,划分出不同的生态治理区,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分析总结了各分区的植被、土壤现状特点及水电开发活动对其影响的规律,进而提出了各分区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措施的实用技术。②采取资料分析和野  相似文献   

17.
二滩工程的环保实践表明,只要在水电开发中本着有序、友好、负责的理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移民安置和环境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把环境生态效益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工程建设环保工作中舍得财力投入,做到环境及生态保护和水电规划及建没同步进行,实现水电工程的环境友好开发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黄河上游水电梯级开发现状和水电开发过程中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并对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现状以及国家相关保护政策条例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已开展的鱼类栖息地保护、过鱼设施、生态调度以及修复措施等生态保护措施,进一步研究了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存的发展路径,从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点出发,提出水风光储能源互补一体化、加强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生态环境服务付费(PES)、水电梯级智慧化管控4个方面具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方案,以更好地缓解水电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推动长江上游水电和黄河上游电力联网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自我限制,还是开拓进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开发四川水电的道路。通过对黄河上游和长江上游基本情况的分析,再次提出了两个地区联网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观点;即(1)两地区联网既在电且更在水,联网后对黄河的防洪,灌溉及改善环境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2)建电站是因地制宜,在四川既要重点开发有调节能力的电站,但对径流式电站也要适当开发。最后对进一步推动长江上游水电和黄河上游电力联网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定量评价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河流生态水文情势的变化,选取金沙江下游屏山水文站( 1956—2012 年) 逐日流量数据,采用 Mann - Kendall 法、累积距平法和滑动 T 检验法进行流量特征分析,并应用生态水文指标变化范围法( RVA) 以及水文改变度法,综合评价了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河段生态水文情势变化及其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屏山站年均流量总体呈现微弱增长趋势,突变年份出现在 1997 年,表明 1997 年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尤其是水电开发对长江上游水文影响加剧; ( 2) 金沙江下游屏山站的整体水文改变度为 51% 左右,属于中度改变,其中流量下降率和逆转次数受影响最为明显; ( 3) 水电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江上游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导致了长江上游鱼类数量减少。研究成果能够为长江上游河流生态保护以及开展水库生态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