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贾琳  周青  刘杨 《广东化工》2012,39(10):198+197-198,197
给水管网中细菌再生长是管道的表面性质和流体流速特点及细菌对贫养环境的适应造成的。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余氯量、可同化尊机喳(AOC)、管材及管道特征等。余氯量是控制细菌再生长的关键因素:AOC是管网水中细菌生长潜力的首要指标;当水中的磷为l~3μg/L甚至低于1μg/L时,磷就成为管网水中细菌再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生物过滤去除饮用水中微量有机物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最近20多年来国内外对饮用水生物过滤的研究历史,运用Lawrence-McCarty公式和微生物增殖基本方程式,推导了最小基质浓度Smin的计算公式,阐明了第二级利用机理是生物过滤去除饮用水中微量的合成有机物的主要机理,自然有机物是降解微量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和能源。探讨了过滤介质、空床接触时间、反冲洗方式、水温、水源水质和预氧化等因素对生物过滤效果的影响,展望了饮用水生物过滤的发展方向及在我国微污染饮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王蓉  宋淑玲 《广东化工》2013,(14):148-14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近年来,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相关方面的研究成为了饮用水安全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在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因素、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控制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控制方式,希望为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工作更好地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用R2A培养基提高饮用水中细菌总数检出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进行评价,提出了R2A培养基的营养组成。对比检测表明,使用R2A培养基可显著提高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6.
研究发光反应条件、水质条件和试剂存放对三磷酸腺苷(ATP)荧光在线监测水样中细菌ATP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采用间隔5 s连续读数方式测量发光强度的最大发光值,能够缩短静态ATP测试时间;不同水样同量细菌的测试结果有明显差异,水质类型对检测菌量的结果有一定的干扰.室温光照条件连续使用的检测试剂会产生显著衰变,相对发光...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9):2613-2616
研究发光反应条件、水质条件和试剂存放对三磷酸腺苷(ATP)荧光在线监测水样中细菌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间隔5 s连续读数方式测量发光强度的最大发光值,能够缩短静态ATP测试时间;不同水样同量细菌的测试结果有明显差异,水质类型对检测菌量的结果有一定的干扰。室温光照条件连续使用的检测试剂会产生显著衰变,相对发光强度仅为原来的50%~60%,应及时更新ATP标样曲线,将测样结果的相对发光强度(RLU)转化为ATP物质的量后,再作为细菌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高质量的饮用水中出现细菌是目前水处理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水厂加氯同时控制管网末稍余氯的量(我国规定为0.05mg/L)来控制细菌在管道中的生长繁殖,本文主要讨论细菌繁殖的诱因以及影响它生长繁殖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将三株优势聚磷菌芽孢杆菌HS-006、假单胞菌HS-012、微球菌HS-022,分别接入蒙金娜培养基和磷污染水体中,培养24h,测定水体含磷量的变化,三株菌均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加入黄腐酸后,聚磷菌去磷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水介质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指数几种新的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内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国内几个大中城市的自来水厂为调查对象,测定了不同水厂各工艺出水中AOC浓度,分析了不同水处理工艺对AOC的去除特性,并对国内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水源的污染程度对饮用水中AOC浓度有重要影响。原水AOC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加。2)常规处理工艺对AOC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去除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3)活性炭处理对AOC去除率较高,活性炭对AOC的去除包括物理吸附和活性炭上附着的微生物降解两部分。4)水厂工艺出水加氯消毒后,AOC浓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应该重视开展加氯消毒对管网水质影响的研究,寻求采用科学的消毒方法以控制细菌的生长。5)目前国内大多数饮用水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应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如活性炭或膜处理来提高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和掌握杨凌示范区的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采集杨凌示范区不同海拔高度(包括头道源、二道源和三道源)的终端饮用水水样20份,对水样的17项指标进行检测,得出以下结论:(1)共有3个采样点的四项指标超标:下川口的浊度超标;穆家寨的硝酸盐超标;穆家寨和徐西湾的总硬度均超标。(2)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杨凌示范区的饮用水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硝酸盐和总硬度。(3)下川口的水质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源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威胁了人民的饮水安全。生物反硝化脱氮是饮用水处理脱氮的有效方法。介绍了近年来饮用水处理中的生物反硝化作用、电子供体的选择和反应器研究情况,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BDOC、AOC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分析了常规水处理工艺对BDOC、AOC的影响,提出强化混凝和强化过滤的方法可改善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讨论了生物氧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臭氧-生物活性炭及膜过滤等工艺对饮用水中BDOC、AOC的去除效果,提出了提高出厂水生物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由于水源污染和常规净水工艺局限性对城市供水系统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及当前国内外对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和供水管网中微生物再生形成生物膜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管网生物膜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最新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讨论了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包括AOC、BDOC、MAP、BGP和AOC—TDWMS等。论述了不同水处理工艺对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常规处理对AOC和BDOC具有有限的去除能力;预处理工艺、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可有效地提高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同时,描述了管网中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的特性变化,得出管网水中水质生物稳定性呈现规律性的变化;AOC和BDOC浓度沿管网延伸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这主要由水中余氯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占优势的一方决定。  相似文献   

17.
以采用生物活性炭工艺制成的生活饮用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小杆线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氯消毒剂对小杆线虫的灭活效果和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小杆线虫对氯消毒剂的抵抗力很强,常规的氯消毒工艺很难将其全部灭活;2)Hom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氯消毒剂对小杆线虫的灭活动力学;3)不同生长阶段小杆线虫有明显不同的氯消毒抵抗力。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中的高氯酸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诤  付学起 《净水技术》2001,20(4):3-4,35
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大量关于饮用水中高氯酸盐对人体的毒理作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特性,降解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和分析了研究现状,阐述了在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微囊藻毒素污染与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囊藻毒素(MC)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它们从有毒藻细胞内释放出来后在水体中通常存在数天至数周。我国很多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MC,在常规制水工艺中不能被有效去除,导致自来水厂出水中含有超过浓度限值的MC,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采用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去除饮用水中MC,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RT为1.5h时,MC-RR,MC-YR和MC-LR的去除率分别为60.57%、63.30%和68.79%.生物降解是MC去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