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某超临界锅炉运行中存在低温再热器管壁超温、减温水量大、飞灰含碳量高等问题,通过制粉系统及燃烧调整,运用试验工况数据对超温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二次风配风方式、各磨入口一次风量、运行氧量及燃烧器风粉均匀性对炉内燃烧工况的影响,是控制低温再热器超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某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低NOx燃烧优化技术,进行了变氧量、变二次风配风方式、变煤层二次风、变强耦合式燃尽风(CCOFA)风量和变分离式燃尽风(SOFA)风量对锅炉NO、排放浓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锅炉NOx排放浓度与锅炉运行参数的关系,试验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同类型锅炉的高效低NOx运行.  相似文献   

3.
以一台660 MW锅炉为研究对象,在350 MW低负荷工况下,针对不同燃烧器投运方式,进行了炉膛出口氧量和燃烧器摆角对锅炉性能影响的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入炉总风量减少使炉膛出口的氧量降低,而主燃区燃烧延迟使得炉膛上部和出口的烟气温度上升;燃烧器摆角上摆后炉内燃烧火焰中心上移,再热蒸汽温度上升,有利于提高机组效率;同时燃烧器摆角和炉膛出口氧量的变化也会对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偏差产生影响。通过对比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结果,认为投运ABCE四层燃烧器时,将炉膛出口氧量控制在4.2%,燃烧器上摆5.56°左右时,烟气温度特性较好;投运BCDE四层燃烧器时,将炉膛出口氧量控制在3.2%、燃烧器下摆2.4°左右时,烟气温度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借助FLUENT软件平台,在5种不同煤种、4种不同配风方式下,对发电厂220 t/h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炉内的流动、传热及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炉内最高温度出现在燃烧器区域,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不同热值的煤种在燃烧器喷口截面燃烧所得到的平均温度不同,不同二次风配风方式和不同的一次风率都对温度场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 MW机组双切圆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测量了不同运行工况下锅炉水冷壁近壁区烟气成分(O_2、CO和H_2S),分析了二次风配风方式、分离燃尽风(SOFA)风量、周界风风量、同层燃烧器二次风风量分配方式等因素对水冷壁近壁区O_2、CO和H_2S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炉内流场影响,主燃区和还原区热角区(2、3、5、8号角)还原性气氛比较强;通过调整二次风配风方式和SOFA风量,适当提高主燃区和还原区的风量,可以减弱炉膛四周水冷壁近壁区还原性气氛,缓解水冷壁高温腐蚀;通过调整同层燃烧器各角二次风风量和周界风风量,适当提高1、4、6、7号冷角燃烧器射流刚性,可减弱热角水冷壁近壁区还原性气氛。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2×60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主要设计参数和燃烧器设计参数,通过烟温测量试验分析了不同过燃风摆动角度对高温再热器出口截面烟气温度的影响,评价了水平烟道内烟气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二次风配风方式前提下,过燃风水平摆动对高温再热器出口截面烟气温度有影响,能消除炉内气流残余旋转,减小炉膛出口左侧、右侧烟温偏差。  相似文献   

7.
燃烧调整对NOx排放及锅炉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控制NOx排放,在1025t/h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通过改变氧量、上三次风、燃尽风以及二次风配风方式等因素,研究不同工况下NOx浓度及锅炉效率变化规律.试验表明,不同氧量工况下炉内火焰平均温度基本不变,随氧量增加,燃料型NOx急剧增加,锅炉效率升高;随上三次风比例增加,NOx和锅炉效率都下降; 随着燃尽风挡板开度增大,炉内火焰平均温度下降,NOx排放浓度下降,锅炉效率变化较小;不同配风方式下,束腰型配风工况的锅炉效率最高,NOx排放量最低,均匀配风工况下NOx排放浓度增加了14.20%.在保持一定锅炉效率的前提下,燃烧调整可以降低NOx排放浓度10%~20%.  相似文献   

8.
倪煜  李德波 《电力建设》2014,35(1):109-113
为了研究二次风配风方式对NOx生成的影响,针对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旋流燃煤锅炉,利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二次风配风方式对NOx生成规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较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主要结论有:炉膛燃烧器区域是NOx的主要生成区;在第1层和第2层燃烧器之间区域NOx浓度较高,然后沿炉高方向NOx浓度逐渐降低;随着燃尽风量的增加,炉内高度方向各个截面的NOx平均浓度降低;随着燃尽风量增加,炉膛出口截面NOx浓度逐渐降低,但下降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以某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低NOx燃烧优化技术,进行了变氧量、变二次风配风方式、变煤层二次风、变强耦合式燃尽风(CCOFA)风量和变分离式燃尽风(SOFA)风量对锅炉NOx排放浓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锅炉NOx排放浓度与锅炉运行参数的关系,试验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同类型锅炉的高效低NOx运行。  相似文献   

10.
马新立 《发电设备》2009,23(3):181-187
介绍了2980t/h超超临界锅炉磨煤机和燃烧器的特点。通过制粉系统优化调整试验,得到动态煤粉分离器转速、磨煤机通风量和磨煤机出力特性;通过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得到锅炉氧量、二次风配风、燃烧器摆角、磨煤机组合、变煤种和变负荷特性,优化了锅炉燃烧系统的运行参数,使锅炉和磨煤机性能指标达到了制造厂的保证值。  相似文献   

11.
以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双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方法,进行了氧量、负荷、燃尽风量、主燃烧区燃烧器风量和配风方式、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燃烧器摆角、煤质等因素对锅炉NOx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先进低NOx燃烧系统的锅炉,煤质因素是NOx排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运行氧量变化是NOx排放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氧量增加,锅炉NOx排放浓度呈线性增加;负荷也是NOx排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负荷和相应的运行氧量水平;而在保持大量燃尽风实现空气分级燃烧的条件下,主燃烧区燃烧器风量和配风方式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是微弱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该1 000 MW锅炉NOx排放浓度与主要运行因素的回归经验关系式,该经验关系式可用于该锅炉NOx排放浓度的在线运行控制和预测。  相似文献   

12.
燃尽风率对燃煤锅炉NO_x生成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燃尽风率对锅炉燃烧及NOx排放的影响,利用CFD方法通过恰当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方法对某800 MW超临界锅炉进行了不同燃尽风率下的数值计算。对温度场及相关组分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燃尽风率越大,主燃区温度和氧浓度均有所降低,CO浓度明显升高,NOx浓度明显降低。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燃料的燃尽及出口烟温产生不利影响。在计算的燃尽风率范围内,炉膛出口NOx浓度随燃尽风率增加基本呈线性递减规律。当燃尽风率在15%~20%范围内变化时,其负面影响相对较小,但在较高燃尽风率下,其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相似文献   

13.
冯智宇 《发电设备》2013,(2):109-112
介绍了北疆电厂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器烧损情况,从燃烧器配风、煤着火距离、入炉煤质变化、燃烧器结构及材质等方面分析了燃烧器烧损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防治燃烧器烧损的办法,并提供了各层燃烧器周界风门的开度优化值,供同类型锅炉的燃烧调整及运行优化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1 000 MW超超临界八角切圆锅炉的运行特性,在不同负荷点下,采取变配风方式、降低一次风参数以及合适的氧量控制等措施对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燃烧优化后降低了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的耗电量以及NOx排放质量浓度;锅炉的整体经济性得到提高,并增加了受热面管屏的安全裕量。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首台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为研究对象。为检验燃烧设备及整个烟风系统所有运转机械的整体运行性能,并为锅炉首次启动和热态燃烧条件下提供调整依据,进行了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风套筒和调风盘开度的变化对内二次风的影响大于外二次风,并且合理的配风对W型火焰锅炉燃烧工况的组织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HG-2030/26.15-YM3型超超临界锅炉设计特点,重点分析了一次风配风、二次风配风和磨煤机运行组合运行方式对炉膛下水冷壁壁温分布特性的影响,对现场试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为同类型锅炉的调试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蒋蕾 《发电设备》2011,25(5):343-346
通过对印度京德项目奥莎1号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态优化燃烧调整,在掌握锅炉实际运行的合理风量等参数后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使机炉实现了自动协调控制,并使锅炉燃烧实现自动控制。结果表明,锅炉燃烧良好,运行稳定,为锅炉燃烧全部投入自动控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SBWL-CFS燃烧系统中周界风、一次风及其二次风混合特性进行炉内空气动力场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燃烧器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和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度降低燃煤锅炉的NOx排放,需要对常规低NOx燃烧方式做进一步优化。对某采用低NOx燃烧技术的超超临界锅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峰谷形燃烧”模式对炉内温度场、组分场、燃尽率和底渣量的影响,并与常规低NOx燃烧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保持还原区及燃尽区过量空气系数不变的前提下,“峰谷形燃烧”模式可以较常规低NOx燃烧模式更进一步降低NOx排放,不会对整个炉膛内的燃烧、温度分布、炉底渣量和煤粉的燃尽产生明显的影响;某优化工况下,炉膛出口NOx含量可以较常规低NOx燃烧模式深度降低达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