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机工作时常会产生谐波失真。通过频谱分析发现,多数胆机的低次谐波较强,且以二次谐波为主,各次谐波降幂减弱。高次谐波很小,听感丰满而明亮,充满生气,透明感好,声底纯静,这是有益的一面。但是,如果我们在制作胆机时,因调整不当或使用的元件质量不好时,也会产生其他一些与Hi-Fi理念格格不入的失真现象。那么应如何“扬长避短,打造精品”呢?  相似文献   

2.
运算放大器失真的测量与计算南京第四机床厂唐运平运算放大器工作时会产生有害的谐波,测出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再与其输入进行比较,即可算出其谐波失真。生产制造厂规定谐波失真的方法互不相同。有的只规定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的失真,有的采用总谐波失真(THD),或总...  相似文献   

3.
彩色电视机当显示大面积高对比度图象或加大光栅亮度时,其显象管电子束电流的变化幅度很大,这将使显象管高压稳定性受到影响。高压的变化对彩色显象管的聚焦和会聚性能都会产生影响,高压的变化还会使光栅的幅度变动,从而造成图象失真。相比起来,高压变动产生的图象失真对图象质量的影响更为严重。虽然现在彩色电视机中普遍采用了行逆程变压器高次谐波调谐技术,以改善高压调整  相似文献   

4.
胆机即电子管放大器.音响业界最古老又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声音甜美柔和、自然亲切,尤其动态范围之大,线性之好,绝非其他放大器所能轻意替代。因为胆管是电压控制放大,所以失真成分绝大多数均为偶次失真,而这对于音乐表现刚好是倍频程谐音,虽仪器实测谐波失真较大(一般为0.3%),但听来非但没有生硬刺耳的失真感,反而有一种温暖柔和、甜美迷人的韵味,特别适合于播放舒缓优雅的古典乐和清丽靓美的中国民乐。声音的空灵通透、饱满飘逸会让听者感到它的超凡脱俗、纤尘不染,甚至靓到使人有不食人间烟火而返朴归真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总谐波失真和主观失真的关系,主观失真相应于实际听觉感觉,求得了一组人耳对各次谐波失真的阈值,然后设计了有专用计权网络的电子设备,可以按照这样曲线测量电声系统的失真。  相似文献   

6.
针对L频段低谐波失真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进行线性与非线性电路分析仿真和电路的优化设计。从理论上分析了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的谐波失真特性,通过采用具有抑制谐波特性的输出匹配电路以降低功放产生的谐波失真。测试得到电路的关键技术指标为:工作频率范围1 390~1 510MHz,增益35 dB,1 dB压缩点33 dBm,并获得了满意的谐波抑制指标,在1 480 MHz、输出功率33dBm时,二、三次谐波分别为-70 dBc和-63 dBc。结果表明在功放设计中,优化设计输出匹配电路可以有效抑制功放的谐波失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区各地相继上马了规模不等、产业不同的高耗能生产厂矿,它们大都采用变频、移相方式进行调速、调温控制。但个别厂矿为降低投资成本,仍使用着技术简陋、陈旧老化的淘汰型电子设备,在不加任何防谐装置和容感性补偿电路的情况下投入使用,因而在电网内产生了频率失真、相位失真,使得较为严重的谐波反退回电网系统(尤其是三次谐波、七次等奇次谐波为重),给周边和用电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失真是指输出信号相对输入信号波形的畸变,是放大器重要参数之一。谐波失真是常见的失真,当信号的频率及电平较高时,常伴有“咝咝”声,而实际声源并无此成份,这是由于电路的非线性产生了声源基频外的谐波,其谐波又被电路削波所致。在谐波失真中,偶次谐波对于基频信号的不良影响要比奇次谐波小得多,偶次谐波的出现虽然会影响基频的  相似文献   

9.
微波功率放大器互调失真与数字基带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通信信号电磁环境模拟器对谐波和互调失真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介绍了一种用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对微波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化来有效地抑制信号的二、三次谐波和减小三阶互调分量的新方法,并对数字基带预失真线性化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尽地论述。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不失为微波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的新方法,完全有可能满足现代通信信号电磁环境模拟器对谐波和互调失真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短波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产生原因,介绍了改善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指标的各种技术(包括功率回退和预失真),提出了一种采用预补偿电路来消除由谐波和互调产生的各种非线性干扰的补偿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乐器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分谐波现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音头部分。扬声器中分谐波失真早乙是人们已知的事。本文首先描述了这种非线性现象,利用计算机合成含有这种分谐波的信号和对实际乐器的演奏进行主观试听。我们的结论是:对扬声器而言,分谐波是一种失真,它的影响甚至比高次谐波要严重,破坏了重放声的音质;对乐器而言,分谐波的出现在大部分情况下表现了乐器本身的音色,并在动态中加强了乐器的某些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任新根 《电信科学》1994,10(2):30-33
本文对微波副载波光纤传输中最关心的大信号调制半导体激光器的谐波非线性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在LD速率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合计算谐波失真特性的分析模型。同时,对这一个国产1.55μmInGaAsPDC-PBH-DFB-LD的二次与三次谐波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一致。  相似文献   

13.
《视听技术》2007,(12):18-18
7月底,模拟音频处理芯片生产厂家美国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 公司宣布推出了两个系列的超低失真运算放大器芯片,这些芯片的总谐波失真(THD)仅为0.00003%,从理论上讲支持130dB的带宽,创下了业界的新纪录。尽管对于音频处理芯片来说,总谐波失真指标并不代表性能的全部,但是这至少意味着音响器材,特别是放大器在解析能力方面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更能够逼真地还原原始录音的音质。  相似文献   

14.
中波数字调制发射机因为功放模块出现故障,会产生失真。本文介绍一种消除这种失真的手段,说明了产生失真的原因和找到故障功放模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总谐波失真和噪声失真对音频信号质量评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基本电路模型理论分析电容对音频信号失真的影响,然后利用仿真工具及实际测试对此理论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证明,电容的容值、电压稳定性对音频信号的总谐波失真和噪声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有线电视非线性失真理论分析得出 ,当各频道图像载频都是 8MHz的整数倍时 ,非线性失真产物中二次谐波CSO、三次谐波CTB都会准确地落在图像载频fv上 ,这样CSO、CTB相对于fv就成了零差拍 ,只对亮度有轻微影响 ,不会形成网纹等干扰。这样就可以从主观上提高CSO指标和CTB指标各 10dB左右 ,即谐波相关 (HRC)。那么 ,谐波相关如何应用于有线电视系统呢 ?没有现成的理论依据 ,也没有成功的经验 ,为了实践谐波相关 ,笔者作了一些探讨。1 符合HRC要求的频道纵览国标CATV系统频道安排 ,可见 ,没有一个频道符…  相似文献   

17.
诸经豪  杨宝玉  张家昆  吴亦农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3,52(2):20220369-1-20220369-10
高阶主动振动抑制技术已逐渐应用于针对空间红外用机械制冷机的多阶次振动,用以提升制冷机的工作寿命和红外载荷的工作性能。在对机械制冷机采用高阶次工作频率驱动时会产生很严重的谐波失真,从而影响对于高阶次振动的主动抑制效果。通过分析驱动电路的工作机理和负载的高频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利用控制续流通路用于改善高阶驱动时谐波失真的方法,根据所需续流通路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法。并针对其中一种续流方法,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波形畸变,使其各高阶次谐波失真下降了7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随着CATV系统规模的扩大,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当系统的传输长度增加时仍能保证高质量的接收。由于传输电缆存在一定的损耗,所以需要在传输干线上串接一些放大器来提高信号电平。放大器属于非线性器件,当信号通过时就会产生非线性失真。本文主要讨论两种非线性失真—2次非线性失真和3次非线性失真,介绍由它们所产生的2次谐波干扰、2次差频干扰、3次谐波干扰、3次差频干扰、相互调制干扰、交扰调制干扰的原因、大小以及对系统的影响。并给出它们与信号电平、串接放大器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总谐波失真(THD)是评价一个扬声器好坏的主要参数,而谐波失真产生的原因是来自于扬声器振膜的非线性振动。针对一类典型的微型扬声器的谐波失真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扬声器的结构特点和力学分析建立了振膜非线性振动的数学模型。其次,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和傅里叶变换法给出了此扬声器总谐波失真的数值计算结果。并且采用KLIPPEL声学测量仪器,在消声试验室中测试测得此扬声器样品的总谐波失真数据。总谐波失真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符合较好,佐证了本文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减小扬声器谐波失真优化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非线性失真放大器装置主要由晶体管、模拟开关等元器件所构成的非线性失真信号发生放大器和基于STM32的总谐波失真度测量仪组成,可以用于产生在模拟电子电路中常见的4种非线性失真信号,即顶部、底部、双向和交越失真信号,测试仪可以用于对上述4种非线性失真信号进行总谐波失真度的测量.在软硬联调测试中,该非线性失真放大器装置可以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