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电力系统具有天然闭环特性,在激励信号注入位置与辨识用信号量测位置不同时,负荷模型参数辨识可能具有较为明显的闭环特征。文章以台区模型辨识场景为例,研究了闭环条件下负荷机理模型参数辨识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常见的闭环辨识方法,总结了实现机理模型闭环辨识需满足的基本条件,并依据该条件选择了无需反馈通道模型先验知识且可直接辨识原系统模型的两阶段辨识法。对台区负荷动态机理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和模型转换,并将其嵌入两阶段辨识的第二阶段,可以实现机理模型参数的在线闭环辨识。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负荷辨识的闭环特性以及所提两阶段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电力负荷模型可辨识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综述电力负荷模型的可辨识性问题。介绍了可辨识性的概念、定义以及 线性系统可辨识性分析方法,提出了非线性系统可辨识性分析的两种新方法,给出了主要电 力负荷模型可辨识性结果。可辨识性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电力负荷模型辨识的研究领域,其 理论意义在于为负荷辨识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实用价值在于可以使应用者做到心中有数、 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含直驱永磁风电场的配电网广义负荷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电源大量、分散接入配电网,传统的负荷模型已无法描述含分布式电源的广义负荷动态特性。针对这一现状,在现有直驱永磁风电机组通用模型的基础上忽略其机械环节,提出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的简化模型。采用综合粒子群方法和Levenberg-Marquardt方法的优化算法,对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简化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并针对不同扰动进行了模型适应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所提风电机组简化模型与传统负荷并联作为广义负荷的模型结构。基于轨迹灵敏度方法,分析了参数的可辨识性及辨识难易度。通过算例,给出了广义负荷在不同电压跌落程度、不同风电接入比例下的参数辨识结果,讨论了配电网等值参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说明了采用所述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任海燕  吴奋读 《电气开关》2010,48(4):31-33,37
负荷建模在电力系统分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参数辨识是负荷建模的关键,好的辨识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最优的辨识结果,提高建模的效率。首先介绍了静态负荷模型和动态负荷模型,其次介绍了神经网络,最后基于神经网络对电力系统负荷特性辨识。应用线性BP(LBP)网络的参数辨识方法,分别对静态负荷模型(幂函数模型、多项式模型)和动态负荷模型(差分方程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通过现场的实测数据辨识了模型的参数,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PMU的电力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广域测量系统可完整的记录电网的动态过程信息,从而为电力系统的模型建立和参数辨识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利用相量测量装置(PMU)记录电网的实时动态信息,可实现对输电线路参数的辨识,包括对称分量和不对称分量;实现对发电机模型参数、励磁系统及调速器模型和参数的辨识;实现对负荷的建模和负荷模型的参数辨识。本文简明扼要的介绍了基于PMU实现上述功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可利用当前国内大量广域测量系统建成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线路的参数辨识、发电机、励磁系统、调速器和负荷的建模及参数辨识工作,从而提高电网仿真计算的精确性,为电网调度运行和分析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感应电动机参数的解析灵敏度分析,较好地解释了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中部分参数易辨识,部分参数难以辨识且辨识结果较离散这一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灵敏度大的参数易辨识,灵敏度小的参数难辨识,且辨识结果较离散;在不同的激励强度下,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各参数灵敏度将随激励的增强而增大.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策略.经现场实测数据建模,验证了该辨识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单一综合负荷模型等效负荷群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综合负荷模型主导参数辨识方法,分析辨识了放射状、弱互联以及其他几种特殊电网组合形态的主导负荷参数。通过对比原始负荷模型与辨识负荷模型的动态仿真曲线,分析了综合负荷模型对电网负荷群外特性的拟合度及适用范围。仿真表明,当负荷区域中没有发电机时单一综合负荷模型可以近似等效其外特性否则,拟合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综合区域负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的精确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分析的结果.采用电力系统同步数据对电力系统负荷区域进行建模、网络化简和负荷模型辨识,提出了基于电力系统广域测量系统的综合区域负荷模型的概念,分析了该模型的参数可辨识性.确定了综合区域负荷的网络模型,为区域负荷的建模提供了依据.以一个简单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该负荷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现有关于电力负荷温敏特性的研究大多仅关注长时间尺度上最高温度与最大负荷之间的关系,而未分析日内不同温度下的温敏特性。建立能反映日内温度变化的温敏负荷模型,并引入2个假设以解决模型可辨识性的问题;提出适用于参数辨识的数据筛选方法和温敏负荷模型时变参数的两阶段辨识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且鲁棒地辨识温敏负荷模型的时变参数,并得到日内温敏负荷曲线及温敏负荷占比。  相似文献   

10.
动态负荷模型多曲线拟合参数辨识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针对负荷的时变性问题,提出了应用动态负荷模型的多曲线拟合参数辨识方法,讨论了多曲线拟合参数辨识成立的前提条件,解决了负荷模型结构上的主要困难,并结合遗传算法和单纯形算法提出了一种综合参数辨识算法。多曲线拟合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负荷建模从特定模型到一般模型的突破,同时,该方法还能够给出建立的负荷模型表征误差的估计值。文中给出了该算法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以一个具体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分析程序中常用的负荷模型,分析了上述负荷模型的结构及其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程序中的实现过程,指出了上述负荷模型的不足。根据变电站负荷的实际构成,提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综合负荷模型。该模型物理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可方便地模拟负荷元件和包括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系统和接入低压电网的发电机的供电系统。2004年和2005年东北电网的4次三相短路试验验证了该综合负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模型结构对负荷模型泛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基于实测的考虑时变性的自适应(TVA)负荷模型和考虑配电网支路的配电网综合负荷模型(SLM),并利用现场的实测数据对2种模型进行了回响测试,以比较2种模型在仿真计算中的准确性。在分别考虑辨识配电网阻抗与定配电网阻抗2种情况下,利用实测数据对SLM的参数进行了辨识与测试,进而推出了使用基于全网数据辨识参数的SLM计算结果偏于保守的原因,并以吉林电网为算例进行了模型泛化能力的比较。最终得出结论:对于吉林这类通道型电网,这2种模型的泛化能力与其模型结构关系较小,与模型参数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负荷模型对东北电网送电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年东北电网冬腰方式为例,对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synthetic load model considering distribution network,SLM)以及各种常用的负荷模型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吉黑断面稳定极限和辽吉断面稳定极限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与II型马达、40%恒阻抗+60%恒功率的静态负荷模型以及30%恒阻抗+30%恒电流+40%恒功率的静态负荷模型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最后对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4.
考虑配电网络综合负荷模型的参数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 load model,SLM)考虑了配电网络的影响,可较完整地模拟负荷与配电系统,更符合实际电力系统负荷的情况。针对该模型,该文提出采用统计综合法与总体测辨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该模型的参数。重点研究通过统计综合法获得配电网等值参数后,利用总体测辨法确定综合负荷的参数。提出只辨识重要参数的辨识策略,而将其他参数直接用其典型值代替。某电网实测参数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所得配电网电抗与电动机定子电抗之和平稳,电动机定子电抗和负载率较平稳,电动机比例和惯性时间常数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综合负荷模型参数的深化研究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详细介绍对实际电网进行综合负荷模型(synthesisloadmodel,SLM)建模的流程。然后根据对实际电网负荷构成的统计和调查数据,分析我国电网各类负荷的分布情况,并指出建立适合于实际电网SLM参数的必要性。最后分析SLM参数对电网稳定特性的影响,说明选择合适的负荷模型参数对准确分析电网稳定特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东北电网进行了4次金属性三相短路大扰动试验。以上述大扰动试验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对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调整了励磁系统的模型和参数,恢复了接入低压网络的小电源供电。通过分析各种负荷模型的适应性,给出了考虑配电网的综合负荷模型的拟合参数。采用上述拟合参数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综合负荷模型及其拟合参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广义负荷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  孙元章 《电网技术》2011,35(8):41-46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网侧将接入大量风机,传统负荷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负荷特性。以含有风电的广义负荷建模为目的,提出了含有风电的广义负荷模型结构,只需在综合负荷模型(synthetic load model,SLM)的虚拟母线上增加1台异步发电机。提出了参数辨识策略:先通过统计综合法得到聚合模型参数,然后采用总体测辨...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increasing sca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ervice system, traditional threshold-based static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SLM) solution appears to be inadequate to meet current increasingly management requirement of SLM. Due to the stochastic service request rate, the random inherent failure and load surge of IT devices during service operating stage of large scaled IT system, service level objective (SLO) maintenance issue has become a realistic and important issue in dynamic SLM. This paper proposes a closed-loop feedback control mechanism to adaptively maintain SLO that service provider (SP) guaranteed at service operation stage. The mechanism can automatically tune the capacity of IT infrastructure according to service performance dispersion and reduce SLO violations. Considering that the tuning operations also affect service performance, fuzzy control is applied 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ffect caused by tuning operations. In the dynamic SLM system that is applied with this mechanism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eshold-based solu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amount of SLO violations obviously decreas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ervice system increases relatively, and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IT infrastructure is optimized.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考虑特殊负荷的实际电网电力负荷综合建模方法。对典型日负荷曲线进行分析,定义了特殊负荷与一般负荷的分类判据;根据特殊负荷生产特性,采用适用于电解铝类负荷的I+M型综合负荷模型和适用于铁合金类负荷的Z+M型综合负荷模型;最后根据分类结果和典型负荷节点的参数辨识,建立宁夏电网负荷模型。仿真结果和实际调研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建立的模型更接近宁夏电网实际负荷特性。  相似文献   

20.
带理想变压器的综合负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接考虑配电网模型的综合负荷模型(SLM)是正在推广的一种负荷模型,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配电网络以及配电网无功补偿的状况.但该模型中并没有考虑配电网中变压器的作用,有可能导致低压母线的电压在部分情况下过低,而使系统不能正常计算.提出在配电网络部分加入一台等值理想变压器,配合无功补偿装置以稳定供电电压,由此建立带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