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能锋 《A&S》2008,(2):126-127
对于从2001年步入CCTV监控这一领域开始从事安防行业的乐荣集团深圳市万佳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能锋来说,可算是中国安防界的晚辈。但是凭借近些年的努力打拼,乐荣已经在国内外市场开创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借此第四届A&S“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年会之际,张能锋与业界朋友共同分享了在经营国外市场征途上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2.
《A&S》2014,(11):84-95
进入11月,2014年也将接近尾声,在充满各种挑战与整合变革的这一年,中国安防业稳步发展,各安防企业收获良多。当我们翻阅“a&s中国安防十大品牌”榜时,我们能从中获知什么?又作何领悟?“a&s中国安防十大品牌”评选已经悄然迎来第十一届,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将总结和梳理过去十一年品牌榜的变迁,希望能为业界厂商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胡扬忠 《A&S》2008,(12):48-50
困境和迷茫交织于2008年。作为民族企业,任重而道远。作为安防企业,有必要认真探讨宏观经济环境对安防产业的影响,深入思考产业未来发展之策。作为研发制造型安防企业,面对这样的困境,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4.
张继军 《A&S》2009,(12):122-123
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加大了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品牌战略的实施也作为企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规划得以贯彻执行,相信随着大家对品牌的集体重视,将来的安防品牌建设必是另外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5.
陈启林 《A&S》2006,(6):38-39
台湾视讯从早期成立即有生产安防监视器,后来着重于IT领域市场。十年前再度专注于安防监视器的制造销售。现今将新厂房设置于苏州,致力于生产专业安防摄像机、监视器与POS,台湾视讯董事长陈启林一路从代工生产。再走向自我品牌的经营与发展,他对于OEM与品牌经营如何去看待。未来在中国,他将秉持什么样的观点在中国的市场发展,本文将有精彩的论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A&S》2007,(9):82-84,86,88
与股票市场的热闹非凡相映,国内中小企业上市也更加火热。当前的安防行业内.上市也成为安防高层们倍加关注的话题之一。而我们也看到国内部分在品牌、技术或其它方面有过人之处的领先公司已经或正在筹谋公开上市。他们是如何去看待神秘的资本市场的呢?上市能给国内的安防企业带来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邀请安防业内有相关背景的企业高层来探讨.以供大家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中国本土企业一边羡慕着跨国公司的财大气粗,一边摸索着自己的营销道路,在磕磕绊绊中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临近2007年岁末,在A&S第四届“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年会上,我们和业界的新、老朋友们相聚一堂,共同展望中国安防制造业的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刘爱华 《A&S》2008,(12):82-87
2008年,A&S“中国安防10大品牌”评选成功迈入第5届。5年间,中国安防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新老更替,技术推陈出新,人们安防意识空前提升……上榜品牌企业通过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努力,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带动了业绩增长,也为中国安防产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每一年品牌评比结束之后,我们试图通过对上榜企业的访问,探讨他们之所以胜出的秘诀。  相似文献   

9.
陈旭斌 《A&S》2007,(4):126-129
目前,中国安防企业在品牌塑造和品牌资产的管理上都十分缺乏经验,众多本土安防企业的品牌管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甚至还存在一些品牌经营误区。为此,抛砖引玉,希望能与业界人士一起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储铃 《A&S》2005,(11):74-77
由早期的利润为导向,逐渐做大的中国安防业开始着眼于长远的经营规划。在实现做强的征途上,围绕着品牌建设,国内企业已经打响了一场持久战。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中,越来越壮大的民族安防大军,开始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李建平 《A&S》2008,(2):120-123
多年以来,中国本土企业一边羡慕着跨国公司的财大气粗,一边摸索着自己的营销道路,在磕磕绊绊中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临近2007年岁末,在A&S第四届“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年会上,我们和业界的新、老朋友们相聚一堂,共同展望中国安防制造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官营铜 《A&S》2014,(12):30-37
金秋十月.大展前夕,这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新征程的起点。10月27日.北京方恒假日酒店.一年一度的”中国安防发展高峰论坛”暨“a&s中国安防十大品牌”颁奖庆典如约而至。在本年度的安防盛宴中,主办方a&s《安全&自动化》诚邀众多业界领袖共同研究“新格局、新出路:安防企业突围而出的应对策略“.深入探讨安防与互联网跨界与融合浪潮下.如何“寻找安防产业的创新商业模式”.并为业界杰出企业颁发行业权威奖项。本次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安防厂商的积极参与,并得到全球安防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彭真 《A&S》2009,(2):40-45
2005年中国安防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此时,LG安防在中国才正式起步。2005年-2008年上半年是中国安防市场快速成长的鼎盛时期,中国近三年对安防的巨额投资,使得安防企业获得决速成长。积淀实力与资本的机遇,中国安防市场版图已露虎踞龙盘的端倪:在监控领域,国外的日系、欧美系、韩系等老品牌稳占龙头宝座;而国内品牌日益雄起,搏得大半个江山。正是在国外品牌强手如林、国内品牌环伺左右的情势下,后起之秀--LG却打开了自己的一片市场,2005年-2008年的销售额以年均约20%的增速稳步攀升,LG是如何做到的呢?而欲撬动中国安防版图,LG将有什么举动?  相似文献   

14.
《A&S》2013,(12):40-40
本刊讯:时近年末,安防行业接连有大奖评出。作为技术领先的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蓝色星际连获大奖。继刚刚摘得“2013年度中国安防产品市场占有率十佳品牌”和“2013全国安防产品优秀供应商三十强”两大奖项之后.又在日前“中国安防十大品牌”评选中再度问鼎“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称号。这也是蓝色星际连续四年荣获此殊荣.再度体现出安防媒体及用户对蓝色星际的支持与肯定。  相似文献   

15.
在此次“2005年中国安防十大品牌”的调查中,由于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之上。更为细化了安防产品的分类。共分为监控类、门禁类、防盗类和对讲类这四大块。因此.上榜的品牌数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一些国内品牌的名字豁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虽然,这些国内企业在产品线、生产规模、资金环境等方面.暂时都还无法与某些国际大厂相提并论,但这已相当清楚地显示出。在当前的中国安防产业中,单一产品品牌的形成条件业已成熟!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中国安防市场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逐渐地回暖。据了解,2009年国内防盗报警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40亿元,对于民族安防企业而言,增势中的市场容量,既意味着机遇,也隐含着挑战。就此,本刊特别专访了深圳市夜狼安防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腾驰先生,以期通过万总十多年的从业经验来为我们解读中国防盗报警市场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A&S》2007,(3):50-55
企业并购是2006年安防行业内的热点话题,在整个中国安防行业内,引发了两种发展思维,并购、整合?还是继续独立运营?企业或多或少对这两种方式的可行性有过掂量。有人持张望态度,有人想继续保持既有独立运作模式,也有人积极尝试新的举措,如并购。然而,“不在并购发展,便在并购中灭亡”,并购之于中国安防企业的发展到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目前选择并购的话,又应该注意到哪些风险或者不利因素呢?本期话题,邀请业内高层人士来试析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刘爱华 《A&S》2007,(3):19-19
曾经被应用于专业领域的安防产品加快了其民用化、大众化的步伐,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安防技术的创新应用,也为安防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新天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储铃 《A&S》2007,(2):38-40
当中国的安防业发展到今天,一些通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打拼和积累的企业,如今已经在市场中确立了一定的地位和品牌知名度。然而,面对下一轮的企业生存和扩张,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资金和管理运作经验不足等,仍是众多中小安防企业家在实现做大、做强的征途中,难以逾越的门槛。面临着要生存并且要快速做大的紧迫感,于是一些企业家选择了“嫁人’——不仅要嫁给有钱郎,还要双方情投意合。 此次恰逢CSST(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继并购上海诚丰后,又一次并购深圳宏天智和武汉恒亿公司。借此契机,不妨来听一听这三位“新婚不久”的“老总们”,是如何看待安防企业现阶段的“并购”行为以及他们背后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A&S》2006,(7):20-20
可以说.浴血奋战二十多年的国内安防企业在历经了无数的惊喜与失落之后.逐步成长为一个较成熟的产业。在各种因素催生之下,高速发展的安防市场证明:中国不仅日益成为安防生产的重地,也是对安防需求量旺盛的重要市场。近来,像GE这样的多元化企业在中国凝云布阵,英特尔与国美加紧磋商……种种事例表明,多方势力对中国安防市场都已经寄予了厚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