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乙己仅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我“才是真正的主人公.鲁迅让少年的“我“作为亲历者,让成年的“我“作为叙述者、评判者,三者合而为一,共同担负传达小说主旨的任务.鲁迅通过“我“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微妙的情感和批判的态度,暗示了传统文化对自身的解构与重建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鲁迅晚年思想中存在着七个矛盾。只有正确分析这七个矛盾,才能正确理解鲁迅,才能树立一个既不是被“塑造”,也不是被“神化”,更不是被“贬损”的鲁迅。  相似文献   

3.
由于所处的历史境遇不同,晚清小说与鲁迅小说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国民”叙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国民景象.鲁迅一反晚清小说对“国民”的赞美,不遗余力地进行揭露和批判,从而对“国民”内涵重新审视.鲁迅小说人物大多徘徊在新旧之间,前路迷惘,“未来”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时间框架.鲁迅小说多呈现如“铁屋子”般封闭的空间意象,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节点上,其“国民”身陷进退两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4.
沉默是一种力量.鲁迅《无题》诗曰:“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又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人民的沉默如惊雷似火山蕴潜着巨大的力量.鲁迅不但预见了沉默所包含的威力,而且自己常以沉默作武器,来对付一些势利小人.例如,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教书时,工资由银行代发.有一天,他在厦门美丰银行领取400元的薪水.帐房先生看着这张数额颇大的支票,又瞧瞧穿着朴素其貌不扬的鲁迅,犯疑了.帐房先生疑惑地问:“这张支票是你的吗?”鲁迅默不作声,只是吸  相似文献   

5.
从<我的兄弟>和<风筝>的文本异同中可探究<风筝>的创作真意,并联系兄弟失和一事以及厨川白村理论对鲁迅的影响,可以看出<风筝>的真意其实并非如李天明所说鲁迅对兄弟的“忏悔“,而是曲折表达了他对周作人的怨恨之情.  相似文献   

6.
<正> 《收获》杂志2000年开设了“走近鲁迅”栏目,上半年3期,已见发表9篇有关鲁迅的文章,有回忆的、有对鲁迅思想、精神深入研究作出新解竭力颂扬的、也有对鲁迅为人为文作出审视、批评甚至作否定的,很有点热闹气氛,已越出《收获》杂志领地,通过媒体传导引起了文学界广泛的关注。人们最关注的是有人批评鲁迅。因为鲁迅曾被人封为“现代圣人”,被人比作“中国的高尔基”或“中国的伏尔泰”,这已在老一代人的认识和心理上形成惯性,现在突然有人批评甚至否定鲁迅,相当一部分人难免心灵震动。笔者读了《收获》2000年第2期发表的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林语堂的《悼鲁迅》、王朔的《我看鲁迅》,也有话要说,不妨从《鲁迅的功与“过”》说起……  相似文献   

7.
从真正意义上说,新文化运动中思想革命的真相是,主将们在实质上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全盘地否定批判,与传统文化“中断“或“断裂“,尽管在态度、语气上使用了较为偏激的说法,但这不过是一种思想改良的策略,相反,陈独秀、鲁迅、胡适这些最勇敢地主张学习西方进步文化的革命者,恰恰也正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弘扬者.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lt;离婚&gt;是一支女性悲歌.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表现了主人公爱姑的人生悲剧,并且深刻地揭示出了她思想意识中的“奴性“和“愚弱“,体现出他“国民性批判“的启蒙主义思想.同时,通过爱姑这个女性形象的命运,鲁迅对中国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异乎寻常的理性思考:中国的妇女并没有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伤痕文学承续着鲁迅“救救孩子”的主题。文章试图从伤痕文学的思想和艺术资源中寻找鲁迅文化精神的影子,即鲁迅因子。作为“文革”后第一个文学浪潮的伤痕文学传承了鲁迅的“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以启蒙为己任;鲁迅的“立人”思想注入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关注“文革”后主要是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创伤与苦痛。鲁迅因子在伤痕文学创作方法和艺术生成上表现得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时代大量存在着“看客”他们是鲁迅创作的起因和恒久主题。作家以冷峻的观照,对“看客”的心态做了其实记录:消解猛士,仁人牺牲的意义,吞噬弱小作为娱乐;相互观看以应付无聊。鲁迅不仅给予其犀利的国民性批判,也设法加以疗救,提出改造的良方。  相似文献   

11.
酒是鲁迅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作用在于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和深化主题.分析了鲁迅笔下的五类酒客形象,开辟了从文化学角度阐释鲁迅作品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一生所写广告丰硕精湛,聆听这广告的独特'呐喊',仍然可以直抵鲁迅的心灵深处。分析《中国矿产志》系列广告、《周豫才告白》、关于《果树园》的《鲁迅启事》和《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牌记等广告,鲁迅科学救国、反抗军阀、维护版权、为艺术和人世牺牲个人权益的伟大人格魅力就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3.
<正> 二十年代初,北方反动军阀势力的强大和进步知识分子营垒内部的分化一度使鲁迅感到苦闷和彷徨,唱出了“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悲歌。鲁迅先生此时思想上正处于进化论向阶级论、激进的民主主义向伟大的共产主义过渡时期。他以不甘沉沦的坚强意志与消极颓唐的悲观情绪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新与旧、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等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经历着极为艰苦的精神跋涉。同时,在艺术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实践和突破。于是,体现这种思想、艺术“裂变”的抒情散文诗集《野草》便应运而生了。 在《野草》的创作过程中,曾受过日本著名评论家厨川白村文艺观影响的鲁迅“拿来”了当时盛行的西方“象征主义”,使之成为这部散文诗集突出的艺术特征。所谓“拿来”,当然并非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是对鲁迅十分推崇和敬仰的一位当代作家,在创作上与鲁迅有着深刻的联系。她坚守鲁迅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原则,关注民生、关注现实,表现出“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的创作特征。在具体的小说创作中,王安忆还继承了鲁迅在五四时期所开创的“女性解放”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主题并对其进行了当代意义上的思考。另外,王安忆的散文里流露出鲁迅散文的“表现心灵的奥府,反映深邃的人性,具有深刻内涵”的风格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清末民初提出他的“直译”主张后,又于“五四”前后提倡改革中国白话文,并在翻译上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看法,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观点,也引起了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场讨论。拟分析鲁迅先生的“欧化”翻译观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翻译史上所起的利、弊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鲁迅曾深受尼采思想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鲁迅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思想行为表征的显在层面上,而且以一种更为深刻的隐在形式体现在鲁迅的文本创作中.这种影响随着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鲁迅自身思想的演进与蜕变,呈现出一种从接纳到逐渐疏离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1907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在《河南》杂志连续发表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5篇论文,第一次系统地向世人昭示了他求索“改造国民精神”以“昌大宗邦”之道的致思宗趣。文章认为上述5篇论文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意趣相融、理致一贯、以人的“个性自由”为精神主脉的思想整体。这些思想,构成鲁迅独特的历史文化观和人生价值观,表达了鲁迅对既关乎全民族每一个个我生命存在之意义,也关联着整个民族存亡之道的现实而终极、终极而现实的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孤独者》是一篇内涵很丰富的小说,在“互文”的研读视野中,文本内三个人物的“孤独”命运形成互文式循环;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构成了互文式“孤独者”谱系;《孤独者》对“魏晋名士”、“零余者”这两个前文本进行了互文利用;文本中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与鲁迅“孩童观”发生了互文引证。在共时和历时的网络体系中,在此文本与他文本、文本和文化语境的相互指涉和映射下,建构起多维度的语言形象、文本语义结构、互文符号范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脱胎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然而因为中国社会的特有现实,使得“零余者”这一形象具有一番中国特色。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等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对国人奴性的批判,对“瞒和骗”的批判,对冷漠自私的看客心理的批判,对国民精神愚昧、麻木状态的批判等。穿越历史的时空,鲁迅的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从四个方面来继承和弘扬鲁迅的这一思想: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鼓舞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实现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