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反鱼雷作战的要求鱼雷相当于"水下的导弹",在现代海战中的作战价值非常高,是水面舰艇和潜艇面临的一个重要威胁。由于鱼雷的攻击比导弹更隐蔽,攻击效果更致命,尤其是随着降噪技术的提高,潜艇和鱼雷的攻击隐蔽性也得到极大的提高,潜艇在水下发动的鱼雷偷袭可以对水面舰艇造成严重破坏,2010年韩国"天安"号护卫舰遭鱼雷攻击而沉没就是一个现实例子。而且新一代先进鱼雷的攻击距离越来越远,制导精度也越来越高,航速和机动性等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水面舰艇和潜艇类目标将越来越难以凭借机动来躲开鱼雷的攻击。为了实现对来袭鱼雷的有效自卫防御,必须要采取积极的鱼雷防御措施,同时实施硬摧毁和软杀伤等多种干扰、对抗措施,才能使舰艇不受鱼雷威胁,在反潜攻防作战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2.
当今反鱼雷对抗系统通常作为一套独立的系统由专业的机电制造厂家研制.本文介绍了法国海军潜艇设计机构长期研制反鱼雷对抗系统所积累的经验,该机构以"天蝎星"潜艇设计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将舰艇平台、作战系统、鱼雷威胁、对抗系统设计以及外场海上试验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的整体设计理念,即根据鱼雷的威胁特性和后续的作战响应优化鱼雷对抗系统、集成作战系统与平台,以及基于实战方案进行舰艇反应效率仿真,以此获得低成本高性能的对抗系统.该系统已装备法国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并推荐其最现代化的改型装备在法国舰艇建造局建造的"天蝎星"级常规潜艇上.装艇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只需消耗最少的对抗器材和机动规避所需的能量,即可实现对潜艇的防护.  相似文献   

3.
以航母编队协同防空作战为背景,基于目标的攻击能力、攻击意图、攻击速度和舰艇相对价值介绍了一种新的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首先确定威胁评估影响因素,构建威胁评估指标体系,然后用云模型的方法对参数进行融合处理,利用每艘舰艇的价值隶属度不同,计算出空袭目标对整个编队的威胁排序。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对数据进行合理处理,有效融合,得到结果准确快速,能为航母编队防空作战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日益复杂水声对抗环境下鱼雷多目标跟踪中出现目标误跟或失跟现象,分析了水下软杀伤武器的对抗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识别、跟踪、优选的一体化鱼雷多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识别来排除干扰式武器的影响,然后对潜艇和声诱饵进行目标跟踪,最后通过优选确定鱼雷的攻击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鱼雷跟踪过程中短时的数据丢失问题,并实现组合使用软杀伤武器情况下的鱼雷反对抗。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判断来袭目标的威胁程度,使舰艇编队取得最佳的拦截效果,构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航母编队协同防空作战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通过分析防空作战威胁评估因素,从攻击能力、攻击意图、攻击速度和舰艇相对价值这4个方面构建威胁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每艘舰艇的价值隶属度不同,计算出空袭目标对整个编队的威胁排序,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对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有效融合,准确快速地得出结果,为航母编队防空作战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宗祥  孙永侃  李雪飞 《鱼雷技术》2012,(4):306-309,313
为了提高水面舰艇反潜作战指挥决策水平,降低反潜过程中遭受敌潜艇反击的可能性,分析了潜艇对水面舰艇威胁评估的必要性,给出了威胁评估的目的和原则,提出了潜艇对水面舰艇威胁评估模型的设计思路,详细论述了威胁评估结构和评估步骤,并重点对攻击意图推理和攻击能力评估2个子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实现潜艇对水面舰艇威胁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空袭目标威胁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空袭目标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目标威胁值是目标攻击意图与目标攻击能力的有机结合的思想, 并将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 建立了目标威胁评估的数学模型, 为进行有效的目标威胁评估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8.
水声对抗器材对抗鱼雷战斗使用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潜艇作战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水声对抗器材战斗使用效果的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根据字典序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给出了2种评估水声对抗器材战斗使用效果的方法,同时建立了水声对抗模型和仿真流程图,并依照这2种方法对2个实例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符合水声对抗作战一般规律,可为该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初磊  周明  徐敬  林宗祥 《鱼雷技术》2008,16(6):63-66
通过分析噪声干扰器的干扰机理,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了鱼雷攻击仿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基于命中概率的回归预报公式,利用该公式,可实时计算并设定不同对抗态势下的对抗弹道参数,运用非线性规划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了不同鱼雷射距和潜艇舷角的对抗噪声干扰器的优化弹道参量,提高了鱼雷的命中概率和对抗效能,为鱼雷反水声对抗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工程实用的分析方法,对鱼雷的作战使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目标威胁评估方法普遍利用常权评估,且忽略目标攻击信号而导致评估结果出现不合理情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目标攻击信号的变权威胁评估方法.在分层建立目标威胁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变权理论,考虑权值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目标攻击信号对权值的影响,引入变权因子,使权值根据各因素和战场实际的变化动态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威胁评估方法杜绝了不合理评价结果的发生,更加切合战场实际.  相似文献   

11.
自航式声诱饵的优化弹道模型及对抗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鱼雷来袭时,为了提高防御效果潜艇可投放自航式声诱饵进行对抗.根据潜艇投放自航式声诱饵对抗鱼雷的过程,建立了自航式声诱饵的优化弹道模型、潜艇的机动规避模型、鱼雷的搜索和攻击弹道模型、对抗过程中的声探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自航式声诱饵直航转角式弹道参数设计对潜艇生存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诱饵直航段距离和转角进行合理设计可显著提高鱼雷来袭时潜艇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2.
李长军  王顺意 《鱼雷技术》2010,18(6):471-475
发射时机与初始航向是影响自航式声诱饵作战使用效果的关键因素。该文通过分析潜艇使用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的作战过程,在一定对抗态势下,建立了自航式声诱饵有效发射时机与有效初始航向的解析模型,以此确定了自航式声诱饵发射时机和初始航向的有效取值范围。依据不同的鱼雷报警初始信息,采用搜索算法,在有效取值范围内计算自航式声诱饵有利发射时机和有利初始航向。该算法对自航式声诱饵作战使用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崔国恒 《鱼雷技术》2007,15(3):55-58
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连续射击是提高潜艇战斗力的有效途径,研究了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对双目标连续攻击问题,分析了攻击过程中鱼雷使用的基本要求,解决了鱼雷自导装置互导、爆炸相互影响和航行途中相互碰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潜艇攻击护航运输编队和战斗舰艇编队的射击阵位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了潜艇在占领不同射击阵位时所应采用的连续射击方案及组织实施措施,为潜艇部队组织实施连续射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对抗条件下火箭助飞鱼雷的射击效率,根据火箭助飞鱼雷典型对潜作战过程,以命中概率作为射击效率的评定指标建立了基于对抗的命中概率模型,研究了潜艇使用噪声干扰器对抗来袭鱼雷的对抗模型,分析了火箭助飞鱼雷反对抗策略,通过仿真计算,定量分析了主要因素对火箭助飞鱼雷命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噪声干扰器对抗条件下,射击距离和潜艇航速是影响命中概率的主要因素,目标信息的完整程度对命中概率的影响很大,旨在为实战条件下水面舰艇部队提高使用火箭助飞鱼雷的有效性及反潜作战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潜艇水声对抗方案评估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奎  郑援  胡先锋 《鱼雷技术》2010,18(1):76-80
潜艇水声对抗方案的评估指标有潜艇规避成功概率、电量、规避时间和水声对抗器材的发射储备比等。依据潜艇作战对象的不同,对潜艇不同的水声对抗方案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结合多指标评估方法(包括字典序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积法、TOPSIS法、ELECTRE-Ⅲ法、PROMETHEE法)以及集结排序方法(包括平均序法、Borda函数法和Dodgson函数法等),总结了一种较可行的综合评估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与实际较为相符的结论,该方法为潜艇水声对抗方案的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真勇  郑援  吕海平 《鱼雷技术》2011,19(2):129-133
潜艇的鱼雷防御性能主要包括潜艇的水声对抗性能和其自身性能。潜艇规避鱼雷时,针对潜艇自身机动性能对潜艇生存概率的影响问题,建立了仿真所需要的鱼雷声学模型和实体机动模型,构建了干扰器作用下的鱼雷发现距离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不同最大航速、不同加速性能时潜艇的生存概率,分析了潜艇机动性能对潜艇生存概率的影响,结论是潜艇的机动性能对潜艇防御鱼雷有着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提高潜艇自身机动性能来提高潜艇防御鱼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红  何辰  陈春玉 《鱼雷技术》2007,15(4):6-10
舰船航行时在尾部形成一条含有大量气泡的尾流,成为舰船的目标特征之一。尾流自导鱼雷利用舰船尾流进行目标检测,对舰船构成很大威胁。目前对尾流自导鱼雷缺乏有效的防御措施,发展水面舰艇反尾流自导鱼雷防御技术迫在眉睫。该文基于尾流特征及尾流自导鱼雷工作原理,介绍了用于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气幕弹、磁尾流、拖网、深水炸弹和反鱼雷鱼雷等几种软杀伤和硬杀伤方法以及隐身技术和机动规避等非杀伤方法,总结了舰船对抗鱼雷攻击的3个关键环节包括高性能鱼雷报警系统、快速反应的水声对抗系统和多功能的水声对抗设施,旨在为有效防御尾流自导鱼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水声干扰子弹水下爆炸声信号对抗声自导鱼雷的效果,基于水下爆炸的声信号具有声源级高、覆盖频率宽的特点,建立了水声对抗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学优化方法,将对抗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有约束的目标优化函数,得到了舰艇最佳规避角和干扰弹最佳落点位置,且发现最佳发射角度变化较小。仿真结果表明,水声干扰子弹在最佳发射条件下,能有效干扰声自导鱼雷。  相似文献   

19.
基于潜射鱼雷弹道特征的搜潜区域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时以来袭鱼雷方位线为基准确定潜艇分布区域的方法存在一定缺陷,提出了以来袭鱼雷航向线为基准确定潜艇分布区域的方法.描述了水面舰艇基于潜射鱼雷弹道特征的防潜反击体系流程.以潜射直航鱼雷为例分析了搜潜区域判定原理,构建了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通用性的探讨,将其扩展到潜射声自导鱼雷情形.根据仿真检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运用鱼雷航向线判断潜艇位置信息的方法优于方位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