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引大入秦总干渠和东一干渠已通水,灌溉了12万亩地,东二干渠即将建成。实践进一步说明设计是合理的。文章对设计的主要特点进行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4.
工程采用长隧洞和隧洞群相结合的引水方案,将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秦王川地区,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省了投资,且保证了以自流灌溉为主,安全运行14a来的实践说明,规划设计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1997年总干渠,东一干,东二干的水文勘测情况及干渠水文勘测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干渠水文特性,提出了今后引大工程水文勘测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光纤通信的特点光纤通信是一门新型的通信技术,它的出现使通信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目前,光纤通信已在我国公共通信网的长途传输及市话线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进入了各个行业的专用通信网领域。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速度高,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线径细,重量轻,资源丰富等优点。在许多特殊条件下,还能非常出色地完成电缆通信和微波通信不易完成的任务。光纤通信还有其他很多优点,如可节约铜和铅,1000km光纤线路可节约150t铜和500t铅;光纤由玻璃制成,不怕潮湿,经防潮处理后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抗腐…  相似文献   

7.
《水利科技》2010,(2):78-78
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省跨流域调水的大型自流引水灌溉工程。它将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大通河水调至兰州市以北约60km的秦王川地区。工程设计年自流引水4.43亿m^3。  相似文献   

8.
9.
一般而论,黄土隧洞的主要特点是围岩软弱;出岩压力较大;地基可能产生较大变形。因此黄土隧洞的设计除了要使衬砌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保持围岩的稳定外,还应使其对可能出现的地基变形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应给隧洞的安全施工创造条件。本文阐明了引大东一干渠新建隧洞的衬砌设计,重点在于分析论述隧洞断面形状的选定。  相似文献   

10.
一、工程概况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该工程在甘肃省天祝县天堂寺的大通河上游建坝,引水至兰州市以北的秦王川地区,总干渠全长86.94km,其中有隧洞33座,总长75.14km。设计引水流量36m~3/s,灌溉面积约6.7万ha,可安置甘肃省中部干旱贫困地区移民八万余人,同时可解决五万余人、七万余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引大入秦工程效益发挥不充分,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从供水结构调整、节水灌溉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体制改革、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保证工程可持续运行,促使工程引水效益充分发挥,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正>本刊讯有着西北都江堰美誉的引大入秦工程于4月28日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最大的外流域调水工程,甘肃省兰州、白银、景泰、皐兰、永登、天祝和兰州新区200多万群众和近20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引大入秦灌工程是一项将大通河水调至兰州市北秦王川地区大跨流域自流灌工程,由引水枢纽、总、总、东一、东二、电灌分、黑武分组成。设计流量32m3/s,大流量36m3/s,年引水量4.43亿m3,规灌面积5.73万hm2。浪河槽位于东二上,设计流量18m3/s,大流量21.5m3/s,跨越浪河、兰新铁路、  相似文献   

15.
笔者简要介绍了引大入秦调度通信楼建筑物造型、空间尺寸、室内外装修、采暖通风及消防设计。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能使秦王川及其周边地区宜开发的土地得到合理开发,满足兰州再发展的需要,考虑秦王川周边的水资源状况,对引入大秦工程实施节水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节水工程措施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提高渠系防渗建设标准,改变灌溉方式,开采补不,经分析计算,采取节水工程措施后,每年可节水12288万m^3,节余的水量除可新发展2.27万hm^2灌区外,并富余2159万m^3可量可供城市发展之用,分析结果表明,采取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引大入秦工程老化严重,管理设施陈旧,灌区现状灌溉模式、灌水方式落后,灌排设施薄弱,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通过规划实施引大灌区现代化提升改造工程,引大灌区将实现\"防灾减灾有力、灌排设施完善、灌溉用水高效、服务管理先进、生态环境健康\"的总体目标,实现灌区由现状的粗放管理向精细、高效管理的成功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隧洞回填灌浆的情况、施工工艺以及回填灌浆效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