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逻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思考和厘清包括其研究视角等在内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确立法律逻辑学的研究视角应考虑两个要素:一是这种研究应有助于揭示和刻画法律人的思维特征及方式,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思维工具和逻辑方法。二是能够为有关人类思维活动的研究开辟新领地,有助于更完整地认识人类思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推进逻辑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律逻辑学多维研究视角中的3个方向:第一,研究人类共通的思维形式及规则在法律人思维中发生的各种变形;第二,研究人类共通的思维形式及规则在法律人思维中的应用条件;第三,对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进行逻辑或语言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重庆工学院学报》“逻辑学”栏目是重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在调研的基础上为打造名栏而专门开设的,已刊出逻辑学文章百余篇。这些论文研究的课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涉及逻辑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又涉及逻辑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既关注形式逻辑的课题,又关注现代逻辑和非形式逻辑的课题,特别是关注新兴的法律逻辑领域;等等,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或索引了其中相当数量文章。该栏目在国内逻辑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引起了逻辑学界的关注和重视,逻辑学界已把《重庆工学院学报》“逻辑学”栏目作为了反映逻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重庆工学院学报》“逻辑学”栏目已邀请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邹崇理研究员作主持人。《重庆工学院学报》“逻辑学  相似文献   

3.
将批判性思维嵌入到逻辑学的教学体系中,既有正确理解逻辑观念的要求,又有掌握准确、合理、有效使用逻辑的技术方法的要求.其所解决的问题是“逻辑学是什么”、“逻辑学有什么用”、“怎样学好与用好逻辑”.在学生系统学习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找问题,撰写逻辑学课程小论文,将“讲逻辑、用逻辑”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统一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撰写小论文这种方式,可以建立起师生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这种方式基础性与引导性强、应用性与互学性强、创新性强、人文性强、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法律思维由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组成.法学专业课讲授法律思维内容,法律逻辑学讲授法律思维形式,各有侧重,但在培养和提高法科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时,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彼此相依.法律逻辑学教学中融入法律思维内容,法学专业课讲授时注意法律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律逻辑学教学中的几个视角:既讲普通逻辑学的知识,又讲辩证逻辑学的知识,寻找法律的生命;强调逻辑自律意识,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案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望.  相似文献   

5.
经过国内学者20多年的学术努力以及法学家对国外学术思想的积极传播,法律逻辑学已经受到国内法学界较为具体的重视,当前理论文献对法律逻辑理论的引用已经比较常见了。但是,据笔者观察,一些对法律逻辑涉入不深的法学研究者,在援引法律逻辑理论时困惑于法律逻辑学两大部门的区分  相似文献   

6.
法律逻辑是训练法律思维的必要的、有效的工具。法律逻辑有助于准确掌握和运用法律概念,合乎逻辑地建立和把握命题并进行法律推理,对即将作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意见进行逻辑论证。为达到将逻辑理论知识转化为法律思维能力之目的,法律逻辑学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法律逻辑的工具性决定了其教学的特殊性.在评价法律逻辑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肯定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并探讨和设计了一套建构主义与法律逻辑教学模式契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导向下的法律逻辑学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逻辑的工具性决定了其教学的特殊性。在评价法律逻辑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肯定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并探讨和设计了一套建构主义与法律逻辑教学模式契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逻辑实践转向中的非形式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对逻辑学第一次重大转向即数学转向的反思,逻辑学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加贝和伍兹等将其概括为逻辑学的实践转向。各种新兴的逻辑学分支都考虑人的推理在现实生活语境中怎样完成,这便是逻辑中实践转向的实质。非形式逻辑在这个转向中充当了先锋,而其理论先驱如图尔敏、佩雷尔曼和汉布林对形式演绎逻辑的批评,是这个实践转向的先声。实践转向引起了对逻辑观念、心理主义、形式化的价值、推理评价标准、谬误观等的一系列新思考和新判断,也把人的认知和逻辑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单纯的逻辑学和有题材特征的方法论逻辑,是信念研究的两种不同形式抽象,后者对信念形式的研究要兼顾题材的特性.法律逻辑属于后一种方法论逻辑,它的理论结构是3种方法论(法律推理、案情论证、修辞论证)与两种信念(恰当性、合情性)的对应.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学家通常是以价值灌输和价值批判方式来推动公民理性发展的,但是,法律解释、法理论证、个案认知和司法公正性的评判,不仅仅依赖于价值分析,事实上远非价值论述能够消解理性问题:在法律规范领域里,价值追问与逻辑分析纠缠在一起,倘若缺乏相对独立的逻辑方法论研究,则在这种纠缠中产生价值迷失和逻辑误导是极可能的;在事实认知领域里,司法领域的个案真相,不简单归结为真和假的还原,司法证据规则带有价值倾向,真和善是纠缠的,倘若没有专门的诉讼逻辑理论,则可能得出“真即伪”、“善则假”的印象……这些正是困扰法学家,也是困扰公民社会的法律逻辑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假定。在同样的价值认同情况下,有法律逻辑方法和没有法律逻辑方法,可能会使公民对一个法律现象或者案件得出态度不同的结论,或者得出质量不一样的结论。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少法律争论和态度对立,有时候不是因为价值取向的原因引起的,而是逻辑不理性造成的,例如:关于辛普森案的争议,就是大家混淆了哲学标准和诉讼标准造成的;又如,关于无罪推定的误解,最能说明我国学人逻辑思维的欠缺;再例如,李惠娟事件其根源在于她所受之法律逻辑理论教育太少,以至一个好的判决被人抓了把柄……在这组参与笔谈的文章中,《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谈到了借助非形式逻辑框架,把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拟界定一下法律逻辑学之事实论证研究的理论特征,期望将方法论学者的深刻性贯注到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研究中去。《以论证逻辑为基础架构的法律逻辑》谈到与批判性思维和合理性密切相关的是论证逻辑,而不是作为蕴涵理论的形式逻辑。《法律逻辑研究的三个纬度》论述了要以普通逻辑学理论、非形式逻辑理论、现代逻辑(主要是以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广义模态逻辑为理论基础的道义逻辑)为基础进行研究。《司法独立与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谈到司法独立的核心是审判独立,其内涵包括“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单纯的逻辑学和有题材特征的方法论逻辑,是信念研究的两种不同形式抽象,后者对信念形式的研究要兼顾题材的特性。法律逻辑属于后一种方法论逻辑,它的理论结构是3种方法论(法律推理、案情论证、修辞论证)与两种信念(恰当性、合情性)的对应。  相似文献   

13.
法律思维由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组成。法学专业课讲授法律思维内容,法律逻辑学讲授法律思维形式,各有侧重,但在培养和提高法科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时,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彼此相依。法律逻辑学教学中融入法律思维内容,法学专业课讲授时注意法律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律逻辑学教学中的几个视角:既讲普通逻辑学的知识,又讲辩证逻辑学的知识,寻找法律的生命;强调逻辑自律意识,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案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望。  相似文献   

14.
《重庆工学院学报》“逻辑学”栏目是在调研的基础上为打造名栏于2005年6月第6期开设的。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该栏目在国内逻辑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引起了逻辑学界的关注和重视。《重庆工学院学报》“逻辑学”栏目已成为反映逻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舞台。该栏目论文研究的课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涉及逻辑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又涉及逻辑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既关注形式逻辑的课题,又关注现代逻辑和非形式逻辑的课题;而且还有研究邓小平语言逻辑艺术,以及逻辑的应用和教学的;既有学术笔谈,又有学术争鸣等等,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或索引了其中相当数量文章。  相似文献   

15.
如何明确教育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关系着这门学科的独立性。从教育学研究内容出发对此做出的划分只是把逻辑知识当作工具,且囿于传统逻辑范畴,使得这门学科成为教育学的子集。现代逻辑方法使用的划分主张逻辑服务于教育教学,实则暗含着逻辑教育的目的。杜威的教育逻辑实践对划分有重要借鉴意义。产生于西方的教育和逻辑在东渐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联系,教育逻辑学研究对象对应于教育与逻辑结合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正是教育逻辑学产生于当代中国的必然性所在。  相似文献   

16.
现代逻辑的诞生使逻辑摆脱旧有束缚,进而开启了逻辑学发展的新局面。在逻辑获得新生的同时,逻辑的本质问题也日益凸显。维特根斯坦赋予逻辑命题3个重要特征:(1)逻辑命题是重言式;(2)逻辑命题假定对象和世界的存在;(3)逻辑命题不可说但并不神秘。这些特征是对弗雷格、罗素的逻辑哲学的反叛,但也对分析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谓词逻辑是一种基于谓词分析的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及其推理,是人工智能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具体事例出发,解析了谓词逻辑在人工智能领域中两个主要应用:知识表示和消解原理。并在结束语提出谓词逻辑的局限,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加逻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即: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什么?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如何可能的?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为视角,认为哲学就是哲学本身,逻辑哲学不应当研究诸如”什么是逻辑”等逻辑问题。同时认为,逻辑哲学是研究与逻辑有关问题的哲学,哲学逻辑根本就是没有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学生对一次教学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感受介绍了黄展骥先生对“非形式”逻辑的普及,并由此引发了对普及逻辑教育的思考;又从客观引述的众多专家学者的评论中,评价了香港的黄展骥先生在逻辑学研究方面的建树以及他对发展我国的逻辑学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逻辑理性: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逻辑的角度来讨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认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西方从古希腊以来就有比较系统的逻辑学的研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缺少这一基本的元素。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中国缺少逻辑学的研究,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因此,要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国,有必要加强逻辑学的研究和教育,这是我国逻辑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