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L井是中原油田的一口预探井,设计井深4650.00m。在井深4235.60m处取心钻进过程中,取心钻头的底齿圈断裂落井,采用多种方法打捞处理均未获成功,最后决定填井侧钻。在井深大,温度高、地层可钻性差、工具面不易控制的情况下,采用螺杆钻具和有线随钻技术侧钻成功。文中详细介绍了该井深部侧钻工艺的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2.
塔北亚肯3井设计井深6200m,钻至5546.33m时发生盐层卡钻,处理事故中钻具又折断,被迫填井侧钻。第一次侧钻因螺杆钻具事故而失败。第二次侧钻,侧钻点井深5100m。在井深、温度高(实测112℃)、压力高(钻井液密度1.74g/cm3)、地层可钻性差、工具面不易控制的情况下,采用螺杆钻具和有线随钻测量技术侧钻成功,并将?177.8mm尾管安全下至井深5656.73m。  相似文献   

3.
科钻一井取心钻进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科学钻探对岩心的特殊要求,认为金刚石取心钻头是科学深钻取心钻进较理想的选择。推导了提钻取心和绳索取心两种钻进方法的时间和成本计算公式,进而建立了临界井深计算模型。以设计井深5000m的科钻一井为例,对提钻取心和绳索取心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认为科钻一井的首选为绳索取心钻进方法,但如能将回次长度提高到9m左右,提钻取心钻进方法也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对科钻一井采用的井底马达驱动金刚石钻头冲击回转取心钻进方法的钻具组合、钻进参数和使用效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董101井裸眼侧钻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101井在井深5087m一次侧钻成功,有效地避开了井下"落鱼",使投资两千多万的重点井重获新生,并且刷新了江汉油田侧钻点最深的历史纪录。本文介绍了董101井概况,着重对深部硬地层裸眼侧钻工艺、技术措施、事故预防以及确保侧出新眼后井身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今后不断提高深井侧钻工艺技术,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位于川东高陡构造带的云安7井,因钻遇大断层倒转部位而被迫停钻。为实现勘探目标,从老井眼4000m处采用有线随钻测量仪、单点照相测斜仪侧钻,控制井身轨迹钻至井深5810m完钻,准确钻达地质目标靶区。该井是目前川东地区钻成的完钻井深双侧钻造斜点最深的定向井,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简加田  韦勇  王兴忠  杨晓军 《钻采工艺》2012,35(3):106-107,110
TX-1H井是一口设计井深为5815m的水平井,钻至5313m时发现井斜异常,全角变化率最大为65.34°/100m,严重影响后期施工安全,因此必须进行侧钻。悬空侧钻避免了深井水平段打水泥塞,克服了侧钻井眼小、侧钻地层研磨性高的施工难点。文章介绍了悬空侧钻的施工过程、侧钻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工艺技术,总结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的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汪深1-平1井轨迹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深1-平1井是大庆油田一口深井水平井,完钻井深4205m,水平段长1009.51m,因地质原因2次填井侧钻,施工中轨迹控制难度加大。直井段4,311.1mm井眼采用大尺寸塔式钻具组合既可以控制井斜,又能释放钻压;造斜段做好二次剖面设计及施工预案,优选螺杆度数,使实钻轨迹尽量接近设计轨迹;水平段施工做到滑动钻进和复合钻进的合理分配.尽量使轨迹平滑。侧钻选用1.5°单弯螺杆,摆好工具面后小钻压侧钻,同时取砂样分析水泥与岩屑比例,水泥量减少后逐渐加压.禁止启动转盘。该井轨迹控制及2次成功侧钻为该地区水平井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重点探井朱家1井的φ244.5技术套管在固井时于井深3279.7m处断裂,这是一种高强度、防硫化氢、厚壁套管、段铣难度大。在井段3155~3167.35m段铣套管12.35m,段铣速度为0.6m/h,注水泥塞后,在侧钻点3156m处,用地面直读陀螺测量仪定向后,再用有线随钻测量仪监控轨迹侧钻,侧钻8m后,新井眼形成,从而高效快速地完成了段铣侧钻任务,解除了事故,恢复了钻进。文中介绍了段铣、侧钻的施工工艺过程,分析了侧钻的结果,得出了有益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金资 1井是西气东输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工程的 1口资料井 ,为给储气库安全设计提供可靠的油层物性数据 ,需要取出的岩心的直径越大越好 ,为此 ,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LY - 195型取心工具进行取心。通过分析预测该井取心过程中岩心不易拔断 ,取心工具直径大易出现遇阻严重的现象 ,采取了及时更换钻头、停钻快速转动拔断岩心、控制钻头切削内径、提高钻速等方法 ,使该井采用大直径取心工具在井深 986 .4 4~ 10 16 .4 4m盐岩层中取心 30m ,岩心长 2 9.5 7m ,岩心收获率 98.6 % ,为盐岩层分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岩心资料。  相似文献   

10.
王文刚 《钻采工艺》2010,33(4):124-127
普光7-侧1井开窗侧钻点存在井深、井眼小、套管强度高等难点。侧钻靶点选择原则是,普光气田北块气藏普光3井测试气水界面在海拔-4994m,因此普光7井侧钻飞仙关组储层底界应在海拔-4994m以上;侧钻进入气层顶界时的井底相对普光7井井口水平位移大于100m、垂深小于5213m、海拔大于-4820m;避开普光西断裂复杂带的嘉陵江组下部高压水层。通过对开窗方案的选择,先后进行了锻洗开窗、斜向器开窗的探索,成功地应用了斜向器开窗,本井的顺利完钻为今后在本地区的其他井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稠油热采及小规模砂体的开发效果,大庆油田设计施工了侧钻超短半径水平井J37-26-P14井。该井完钻井深629.62 m,造斜率20°/m,曲率半径仅为3.30 m,造斜段水平位移为2.90 m,总水平位移为22.70 m,水平段长19.58 m。该井施工中存在剖面设计紧凑、地层可钻性差、侧钻难度大、井眼曲率大造成钻具摩阻大等技术难点,在对超短半径的井身结构及井眼轨迹剖面进行优化设计和主要技术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该井顺利完钻。该井的顺利完成,为其他侧钻超短半径水平井积累了宝贵经验。详细介绍了该井的设计与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元坝272H井侧钻井段调整余地小、侧钻地层高温高压、岩石可钻性差、井眼尺寸小等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侧钻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优选了侧钻方式、侧钻点和钻具组合,确定了侧钻技术措施:基于长定向井段的施工安全,选择了常规裸眼侧钻方式;因为侧钻点与靶点垂距仅为70.00 m,为减小增斜段井眼的全角变化率,选择出套管1.00~5.00 m处为侧钻点;因为侧钻点处于硬地层,为增大侧钻力,优选了"牙轮钻头+直螺杆+2.75°弯接头"钻具组合;另外,确定了下切侧钻、延长控时钻进时间、合理侧钻方向、加强施工监测和保证钻井液性能等施工措施。该系列技术措施在元坝272H井小井眼侧钻施工中进行了应用,井眼轨迹数据、返砂新岩屑质量分数及钻井参数显示,在井深6 672.30 m处新老井眼完全分离,应用获得成功。该超深硬地层侧钻施工技术的应用成功,对同类井的侧钻作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钻一井主孔取心钻进至井深3665m时发生扩孔器折断事故,由于井内掉块严重,导致多次打捞失败。在进行扩孔钻进前起出活动套管时又有大量套管扶正器扶正钢板落入井内,扩孔钻进时又有3个扩孔钻头的导向体落井,加上井眼局部严重扩径,落鱼打捞或处理难度非常大,决定侧钻绕障。由于水泥塞强度与地层岩石强度差别大,开新井眼困难,经慎重设计、精心施工,采取了合理选择侧钻点、正确设计造斜率和选配马达弯角以及采用小直径开窗、大直径扩孔、小钻井参数钻进等技术措施使得侧钻绕障一次成功,为主孔后续正常钻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139.7mm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定向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50-9KH井是目前国内第一口独立设计、独立施工完成的在?139.7mm套管内开窗侧钻的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重点介绍了斜向器开窗工艺技术,并指出了段铣开窗工艺的不足。经多次调整钻井参数,最终在?118mm井眼完成水平井段长度138.83m,钻穿油层136.83m,最大井斜角88.8°,井底闭合方位231.08°,水平最大偏离设计线2.1m,水平段最大垂深偏差0.66m。指出了施工中遇到的10个问题,并得出在?139.7mm套管内使用斜向器开窗优于段铣开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新疆沙雅地区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油气藏埋深超过6 900 m,未知因素多、钻井难度大、成本高。为此,在TP2井基础上套管开窗侧钻完成了1口评价井——TP2CX中短半径水平井。该井钻进中遇到开窗点超深、地层可钻性差、小井眼泵压高、深井测量信号传输困难、地层温度高、设计油藏埋深累计误差较大等技术难点。为此,对设计的井眼轨道进行了修正,采用卡瓦坐封式斜向器进行开窗作业,选择适合小井眼和耐高温的无线随钻仪器、螺杆钻具,优化了钻井参数,选择了钻头,调整了钻具组合,形成了适用于超深开窗侧钻中短半径水平井的钻井技术。TP2CX井设计井深7 305.33 m,全角变化率78.40°/100m,水平位移465.85 m;轨道修正后全角变化率为66.67°/100m,实际开窗点井深6 789.42 m,完钻井深7 453.00 m,水平位移565.88 m。该井实现了超深开窗一次性成功,有效解决了油藏埋深误差较大的问题,避免了在超深井中无线随钻仪器和螺杆钻具易失效而引起的起下钻作业,比设计钻井周期缩短26 d,提高了钻井时效,大大降低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6.
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储量巨大,但由于气藏埋深接近7 000 m,面临多压力系统、井底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等诸多技术难题。元坝12-1H井作为第1口实施开窗侧钻的开发井,钻井过程中遇到开窗点超深、地层可钻性差、超深井测量信号传输困难、地层温度高等技术难点。根据目标靶点结合实钻井眼轨迹,优化井眼轨道设计方案,优选开窗点位置,避开套管接箍和复杂层位,采用卡瓦坐封式斜向器+硬地层专用铣锥进行开窗作业,选择适合小井眼和耐高温的无线随钻仪器和螺杆钻具,优化调整钻具组合,形成了适用于元坝超深井的开窗侧钻钻井技术。该井自6 330 m处开窗,开窗时间26 h,侧钻至井深6 955 m完钻,最大井斜62.4°,全角变化率控制在16(°)/100 m以内,侧钻总进尺625 m,钻遇各类气层88.6 m,保证了地质目标的实现,为同类井的施工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华北油田首口超深、超高温潜山内小井眼侧钻井AT-6X井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层岩石可钻性差、新老井眼分离困难、摩阻扭矩大及井温高等技术难题,进行了侧钻工具优选、送钻方式选择、抗高温低固相钻井液体系设计及抗高温MWD仪器优选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建立侧钻工具力学模型对不同条件下钻具侧向力进行分析,选用PDC钻头+直螺杆+2.5°弯接头作为侧钻的最优工具;以间接方位角校正法为基础设计了方位角校正系统,提高井眼轨迹的精度;采用半主动半自动送钻方式提升侧钻效率;优选抗高温低固相钻井液体系提高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上述技术在超深超高温潜山小井眼侧钻井AT-6X井进行了应用,将工具面调整为140°并结合半自动送钻方式成功完成了该井的侧钻施工,完钻井深6 059 m。该井采取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侧钻难题,为高温工况下超深井侧钻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原油田东濮凹陷构造油藏地质特点,分析油井后期改造一深部φ139.7开窗侧钻技术的实施难点,结合目前较为成熟的浅部技术和初步进行的深部技术现场试验,阐述了在井深、高温、高压、高盐客观条件下,实施东濮凹陷深部套管开窗侧钻系列小井眼开窗、钻井、轨迹控制、安全施工、完井等技术的分析探讨,提出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对策。分析认为,应进行降低循环压耗,研究低摩阻钻井液;优化钻井参数和钻头选型,配套耐高温仪器、工具;提高轨迹控制效率以及井下复杂预防和处理等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半潜式钻井平台水平井裸眼侧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水泥塞侧钻是在原井眼一定位置注水泥填井,再侧钻出新井眼的钻井工艺。文昌某油田一口水平开发井因?215.9 mm井眼钻遇油层显示不理想,决定在裸眼注水泥塞后进行侧钻。为克服侧钻点深、地层强度高、半潜式平台升沉大等难点,采用了短保径、强侧向攻击性能的PDC钻头和Power Drive旋转导向工具,通过滑槽、造台阶及控时钻进等技术措施控制井眼轨迹,利用岩屑录井和近钻头井斜等资料及时监控侧钻实施情况,成功完成了侧钻作业。该侧钻井作业顺利,轨迹平滑,后续防砂筛管顺利下入,为今后半潜式平台水平井侧钻作业提供了较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