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施工方广泛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记录可控震源的力信号,用来进行地震数据体的谐波压制。力信号是由重锤和平板加速度信号计算得到的,这两个加速度信号直接决定了力信号的特性,进而影响谐波压制效果。本文探讨了在可控震源扫描过程中,引入多个加速度表信号来参与力信号的计算,通过一些试验数据来说明多加速度表信号给力信号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勘探市场上的安全敏感地区,地震勘探严禁使用炸药震源;在某些特殊地表条件地区,大型可控震源难以展开。在这类情况下可使用基于普通重锤震源改进的加速度重锤震源。本文以AF450型为例,首先介绍了加速度重锤震源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对同一地点、采用不同震源方式得到的地震剖面进行对比和分析,确认加速度重锤震源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激发方式。重锤震源激发所得资料中缺少的高频成分可通过处理手段进行补偿。因此,加速度重锤震源可成为某些特殊地段地震勘探的有效替代激发源。  相似文献   

3.
李现庆 《物探装备》2007,17(Z1):30-32
在野外施工中,先进Ⅲ Vib Pro可控震源控制系统经常出现五类故障.①译码器自测完成后重锤不在中心位置;②在振动过程中出现加速度表报警;③译码器开机后显示屏无显示;④震源振动正常,但数据不能返回到编码器;⑤译码器显示正常,标定结果正常,但震源不振.本文分析了故障原因,给出了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4.
可控震源产生信号的可控性以及其安全环保、成本低的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勘探中。微型可控震源以其轻便,更易于适应复杂地形的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震源与大地之间的耦合通常会导致震源的输出力信号出现谐波失真。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一个微型可控震源设计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与瞬态响应分析,得到了其在100~200Hz范围内正弦载荷激励下的系统响应,并进行了谐波失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可控震源特征信号反映了激发参数与工区地表的适应和匹配关系。对可控震源特征信号的分析,可以作为监控工区地表条件的变化对扫描信号影响的手段,并且能指导开工试验时对激发参数的选择。本文针对可控震源特征信号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可控震源特征信号与激发参数的关系,并介绍了几个野外实例。  相似文献   

6.
张宏乐 《物探装备》2003,13(4):223-230
可控震源信号中存在谐波畸变是不可避免的,而谐波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若想最大程度地减小可控震源信号谐波,就必须清楚谐波声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减小震源谐波。由于可控震源相关地震记录的产生存在着的一些特殊问题,本文提出有必要对可能导致“源致干扰”产生的参考信号中的谐波畸变分量大小进行监控。震源信号中谐波畸变对相关地震资料面貌的不良影响与所采用的扫描信号类型和扫描参数有关。因此,在地震勘探工作的实践中,应视具体施工环境和针对具体勘探任务目的,合理地选用扫描信号参数,使谐波对地震资料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本文提出了除在可控震源施工时减小或消除谐波影响所应采用的几种方法之外,还分析了其它可能导致可控震源信号谐波产生的因素,并从可控震源设计制造角度提出了减小可控震源信号谐波产生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是振动器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振动器激发信号的品质,进而影响油气勘探的精度。根据油气勘探对可控震源激震信号品质的要求,结合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国内外现有振动器平板结构及其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的设计研究方向,为提高可控震源平板的性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们介绍了一种压制可控震源数据中谐波畸变的新方法。该技术以瞬时频率随时间呈线性变化的扫描定义为基础。该方法只需要计算一个确定性的具有k阶谐波畸变的相移滤波器,采用在这个特定的相移滤波器,能消除底板信号的所有谐波畸变和其他由可控震源道上强初至波产生的所有的谐波畸变。处理步骤如下:(1)将确定性纯相移滤波器用于可控震源数  相似文献   

9.
保持可控震源激发的地震信号相位准确是可控震源技术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用相位反馈控制的方法来解决。如图1所示,在触地平板总成上安装加速度表,加速度表与鉴相器(二次仪表)之间用很长(约8m)的屏蔽线连接,电路的公共端与机壳、触地平板总成没有连接。加速度表测量触地平板的振动加速度波形,用鉴相器检测它的相位偏差,再利用得到的相位偏差信号调节推动可控震源的驱动信号的相移,使得可控震源激发的地震信号与相位准确的基准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保持固定。此外,还用加速度表测量触地平板的振动波形,检测所激发的地震信号的相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可控震源信号记录单元VSR是ARAM24仪器为适应高分辨率可控震源勘探的要求最新设计并生产的,它能有效提高野外生产效率及地震数据质量。本文介绍了VSR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情况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在应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时会产生谐波干扰,谐波畸变包括振幅畸变和相位畸变,这些畸变会降低相关信号的质量。本文从可控震源机械本身、地表耦合以及震源参数三个方面对谐波干扰产生的原因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可控震源振动与大地耦合响应、谐波能量与施工参数关系理论分析为基础,对不同地表耦合程度和不同激发参数产生谐波的大小及对资料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在地表耦合上,首次提出了基于"半刚度"地表耦合谐波压制技术,指出增加一次空振扫描可改善可控震源与疏松地表耦合效果。在震源参数上,分析了震源台数、扫描长度、振动次数、扫描宽度等参数对谐波出现时间和振幅能量的影响,建议采用"少台、少次、低驱动、长扫描"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高效采集中,428XL系统对可控震源的状态监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为此提出了一种可实时、全面的对可控震源状态进行监控的新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仪器操作员能够更快捷、方便地对野外震源状态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控并且及时全方位掌控野外震源的工作状态,提高了野外勘探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通常在处理环节消除可控震源产生的谐波干扰会对有效信号产生不良影响;而去谐波扫描技术将这一过程提前到激发阶段,即通过改造原设计信号,实现在激发过程中使输出的谐波噪声最小,从而提高输出信号的精度和信噪比.现有去谐波扫描技术中,硬件方面主要通过对重锤信号与平板信号非线性二次拟合求取改正量实时控制伺服阀,以提高响应精度减少畸变...  相似文献   

14.
振动平扳是可控震源向地下传递震动波的媒介,在野外施工中,由于平板故障引起停工停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平板的野外维护?什么样的平板才能适应野外复杂地表的考验?应如何提高平板抗变形能力?如何改进平板结构及制做工艺?对上述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是高密度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高效采集技术,但它在大幅度提高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作业效率的同时,其固有的谐波干扰也严重地影响了地震资料品质。目前常用的滑动扫描谐波干扰压制方法是模型法,即基于震源力信号设计谐波预测算子,求取相关后记录中的谐波干扰,将求得的谐波干扰从被干扰区域中剔除。然而在实际地震数据采集中由于设备等原因往往缺失震源力信号,因此无法应用模型法压制谐波。本文基于准噶尔西北缘玛西1井三维震源力信号的实际数据,尝试应用独立同步扫描邻炮干扰压制方法滤除滑动扫描资料上的谐波干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可控震源产生的地震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控震源相位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它所激发的地震信号的相位与基准信号一致。根据动力学原理,激振力代表地下传播的地震信号,即远场信号。为了保证远场信号的相位与激振力的相位一致,应当控制激振力的相位。把可控震源液缸产生的力或地面对平板的反作用力作为激振力,控制前者的相位称为重锤锁相,控制后者的相位称为力锁相。用重锤相和平板锁相得到的资料质量相当,但存在时差。用重锤相得到的资料要比用平板相更能正确反映地质  相似文献   

17.
地震勘探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等领域。震源作为地震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勘探效果。可控震源是一种非破坏性震源,能够激发能量密度低且波形可控的正弦信号。首先阐述了可控震源勘探原理,然后重点介绍了可控震源主要技术发展,以及在陆地、海洋勘探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当前地震勘探热点,展望了可控震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需要综合考虑震源自身性能、激发参数、应用场景等因素。可控震源畸变分析与抑制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可控震源自身性能,提高振动波形质量与基频出力。合理的震源激发参数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一般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与工程经验设定参数,并无适用所有地质条件的固定参数组合。目前可控震源应用场景多集中于野外勘探,未来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将向城市、海洋勘探领域加速拓展,这将促进震源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动箱是可控震源动力传输的枢纽,通过分动箱发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驱动可控震源行走和控制重锤振动的液压能。相对于其他机械总成件,由于该部件工作强度大,各种型号可控震源在该部位的故障率都比较高。BV620-LF型可控震源是国内及部分国家的主要勘探设备,其分动箱在使用中期在输出轴位置集中出现了一些故障。本文重点讲述了BV620-LF型可控震源分动箱出现的普遍性故障,并对故障原因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重锤激发的小折射获取近地表结构是内蒙古探区的一种常规表层调查方式。近年来,随着草原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工农因素的影响,重锤车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利用可控震源开展表层调查的研究较少,解释结果的精度能否满足资料需求,还未经验证。本文基于地震勘探的数学理论,开展了可控震源不同激发模式下激发信号的研究,通过与常规小折射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激发信号可控,小折射记录不受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直观反映了近地表结构,解释精度较高。通过在JLT探区实际资料的验证,表明该方法适用性强,可以为类似探区的表层调查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20.
马红伟  赵永林  傅德莲 《物探装备》2011,21(2):82-83,95
可控震源正常激发的低频信号需要震源提供足够的活塞运动行程来保证,重锤行程是制约可控震源低频特性的重要因素.深刻理解重锤行程.对于拓展可控震源低频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可控震源重锤行程的计算,希望能够为可控震源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