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电气控制柜的电磁兼容性与电磁干扰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在较为复杂的工况电磁环境中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对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最直观有效的手段电磁屏蔽技术进行了论述。探讨了电磁屏蔽的效能和电磁屏蔽的基本原则以及电磁兼容性设计中抑制不良耦合技术等。针对电磁兼容性设计理论及电磁干扰的实际存在,结合几种实际项目,对控制柜的元器件种类、数量以及控制柜尺寸限制条件等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柜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影响通信设备机械结构的因素很多,其中满足电磁兼容性是一切通信设备机械结构设计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接地与屏蔽是电磁兼容性的两个方面。本文对为满足不同的接地系统在结构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作了详尽的阐述;对电磁屏蔽问题,提示了抑制场干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发对防止或减轻电磁波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填充型电磁屏蔽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碳系填料作为导电填料的填充型电磁屏蔽材料,因其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导电性优异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碳系填充型聚合物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原理,重点论述了碳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杂化碳系填料对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材料微观结构设计、可提高碳系材料分散性的制备工艺等是促进新型碳系填料填充型电磁屏蔽材料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磁屏蔽织物的屏蔽原理,综述了电磁屏蔽织物国内外发展现状、制备方法及特点,分析了混纺型电磁屏蔽织物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电磁屏蔽织物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铝合金方锭电磁铸造中由感应圈、屏蔽罩及铸锭构成的结晶器系统电磁参数R、X、Z以及屏蔽罩位置、厚度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电磁铸造中使用的中频电源的各项参数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锈钢导电针织各组织结构的电磁屏蔽效果,采用纯棉纱与不锈钢丝分别编织1+1罗纹组织、2+2罗纹组织、畦编组织、罗纹空气层组织和罗纹半空气层组织,测试并分析各组织的导电性及电磁屏蔽效果,结果表明:双层畦编组织的电磁屏蔽效果相对最优。为了探究如何得到电磁屏蔽效果高的组织组合,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不同组织复合后的电磁屏蔽效果与各基础组织电磁屏蔽效果间的联系,并通过拟合后方程系数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原组织对复合后组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复合织物的电磁屏蔽效果与各组成部分织物的电磁屏蔽效果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60dB电磁屏蔽方舱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60dB电磁屏蔽方舱发展的必要性,结合公司生产经验,介绍了60dB电磁屏蔽方舱在大板连接、孔口等处的电磁屏蔽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具有采光窗的电磁屏蔽方舱设计,指出了方60dB电磁屏蔽方舱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在电磁屏蔽织物到防辐射服装的缝纫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大小的孔隙,影响服装屏蔽效能。以镀银纤维电磁屏蔽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采用L9(34)重复试验正交表,测量在不同缝纫参数条件下镀银纤维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研究各缝纫参数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缝纫工艺参数对银纤维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为缝型、线迹密度、机针号数和缝纫线种类;采用外包缝、较大线迹密度、适中机针号数,同时选用电导率较大的镀银线有利于提高电磁屏蔽织物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9.
聚苯胺与金属镍粉复合导电填料的电磁屏蔽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金属镍粉与3种导电聚苯胺复合形成的导电填料对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属镍粉体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电磁屏蔽材料电导率并不是随着导电聚苯胺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单调增加,而是存在一个最佳掺量;在与纯的金属镍粉体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掺入导电聚苯胺代替部分金属镍粉,可以提高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从而可以使电磁屏蔽材料满足低二次污染、高效、轻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对轻质高吸收型电磁屏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耐腐蚀和对微波高吸收低反射等特性而备受关注。从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屏蔽技术、碳材料种类与特性以及多功能应用等角度综述了碳/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发现通过多元屏蔽填料复合和多尺度结构设计策略制备的碳/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具有成本较低、综合性能好和覆盖频段宽等特性和优势。并对碳/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为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复杂电磁环境内涵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了复杂电磁环境及其内涵,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与电磁环境效应、电磁兼容性、频谱管理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讨论了静电放电、雷电等自然危害源和高空核爆电磁脉冲(high-altitude electromagnetic pulse,HEMP)、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电磁辐射源的特点,研究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的作用效应及对武器装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8年及2006年对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公共微波辐射源的测量调查、数据分析对比,可以看到:各院校的校园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持续走高,除了移动通信基站数量净增长加大了环境电磁辐射现状压力以外,建筑物内新安装的无线上网装置和会议报告厅内对通信信号干扰屏蔽装置,也对局部环境的辐射值贡献较高。公共辐射源数量分布已呈现出园区东、西两端与中部几乎一样密集的状态;园区东、西两端辐射水平比2006年明显增加。中国电信公司的移动上网覆盖扩张计划正在加紧实施,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的辐射功率密度呈现交叉叠加覆盖的局面。这些事表明辐射总水平仍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暂无见顶迹象。  相似文献   

13.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场通信保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研究了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与作用机理;分析了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立体通信体系,从最底层入手加强自身的防护与应变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保证通信畅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低压小功率风力直驱笼型异步发电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应用于无线通信基站的风力发电机性能的特殊要求,结合实例给出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指标;总结异步电机电动和发电2种工作状态下的异同点,对比异步电动机的设计程序,提出低压小功率风力直驱笼型异步发电机的设计方法;并运用电磁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软件MathCAD,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f laneway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s an important area for the design of new electronic products,as well as a fundamental space for mine monitoring,surveillance,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 systems.An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coal mines is essential for the enhancement of performances of these systems.In this study,a new field method is provided in which radiated emission tests in coal mine laneways have been carried out.We conclude that:1) the wiring motor vehicles can radiate interference with a bandwidth up to 1 GHz and with an amplitude 10 dBμV/m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noise;2) the PHS (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n cause interference 40 dBμV/m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noise;3) an interference 25 dBμV/m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noise can be generated during the communication at a working bandwidth of 48.8 MHz;and 4) power cables,battery vehicles as well a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ong rooms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vironment in coal mine tunnels.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控制系统以个人计算机为控制核心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等特点,为了使温度采集系统实现系统与计算机的高度融合,设计了一种基于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和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到温度采集系统中.系统由STC系列单片机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搭建下位机系统进行实时温度采集,应用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和个人计算机构成上位机系统进行采集温度数据的实时处理、分析以及存储等操作.多次测试实验的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良好,实验结果理想.较传统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温度采集系统,其设计实现了系统与计算机的高度融合,虚拟仪器技术在温度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灵敏性,降低了硬件制作的复杂度;与采用数据采集卡搭建的系统相比,应用串口通信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系统结构简单,直观形象、操作简单方便,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美观,具有成本低、实时保存数据、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电磁辐射信息再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将成熟的通信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电磁辐射信息安全(TEMPEST)研究,对比分析了通信系统模型与电磁辐射信息传播的通用模型的异同;根据通信系统的思想分析了计算机视频信息的编码与调制方式;给出了计算机视频信息的译码与还原方法,并实现了视频信息的还原;建立了视频信息辐射泄漏、接收、解调和译码整个过程的等效通信系统模型.结果表明,通信技术能有效应用于信息再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针状氧化锌晶须(M-ZnOw)等效电磁建模的难度和复杂度,文中基于宏观电磁响应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预测M-ZnOw等效电磁参数的等效球形粒子模型.通过对不同形状粒子填充复合材料的宏观电磁响应的仿真分析,结合Hashin-Shtrikman(HS)变分理论以及核壳粒子理论,推导了多针状氧化锌晶须等效电磁参数的上下界表达式,并将等效磁导率的理论预测值与具有磁损耗层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的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粒子有耗时,M-ZnOw与等效球形粒子具有相似的宏观电磁响应,采用等效球形粒子能够预测M-ZnOw的等效电磁参数;与实验结果相比,在2~18GHz频段内,对涂覆Fe的TZnOw粒子填充的复合材料的磁导率实部预测值误差小于0.3,虚部预测值误差小于0.1.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变电站无线4G通讯链路易受强电磁脉冲干扰问题,分析了两种常用的变电站通信常用的传播模型,研究了无线传输的调制解调技术,建立了几种典型强电磁脉冲如高压正弦电磁脉冲、EFT电磁脉冲群、浪涌脉冲的解析函数模型. 搭建了无线通讯链路仿真平台,以BPSK调制解调方式为例,分析了各典型强电磁脉冲在5%误码率情况下对通讯链路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浪涌脉冲对无线传输的影响程度最大,从而为强电磁脉冲抑制方法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建立对空情报雷达装备仿真模型,通过图形电磁计算(GRECO)方法,利用Bezier曲面对军用复杂目标进行几何建模.分别运用物理光学(PO)、物理绕射理论(PTD)和等效电磁流法(MEC),对理想导体曲面、棱边和涂覆吸波曲面实时计算高频区局部雷达散射截面(RCS),并给出了军用复杂目标高频区RCS估算流程.通过实例求解出相应的目标RCS值,并生成了目标RCS数据库.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