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管线悬索桥大直径管线和桥梁的耦合作用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以澜沧江管线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实桥模型,分析了管线悬索桥在管桥耦合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并研究了管桥耦合对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耦合时相比,管桥耦合作用下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较长,自振模态被激励的先后顺序发生变化;在地震波激励下,管桥耦合作用对管线悬索桥不同构件的受力和变形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索塔顺桥向剪力和主梁横向位移均减小,主梁上弦杆轴力和竖向挠度均增大.在计算过程中考虑管桥耦合作用的影响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结构实际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桥面板厚度对斜拉人行桥自振频率的灵敏性问题。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斜拉人行桥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进一步建立了桥面板厚度对自振频率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桥梁前10阶频率的板厚灵敏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桥面板厚度的改变可能引起结构频率的增大或减小,不同位置桥面板厚度的改变对结构不同阶次频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大型悬索管道跨越结构静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某悬索管道跨越结构设计方案为背景,按照实际结构特点,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静力、模态和风振反应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计算中,悬索管道跨越结构各构件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模态分析中,得到了结构的前二十阶固有频率.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管桥进行风振分析.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加速度响应曲线与输入的数据趋势类同,主索上的应力响应峰值比较小,管桥的应力响应峰值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大跨轻柔斜拉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度问题。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某大跨度斜拉人行桥的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进行了该桥在环境脉动激励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实测和不同人行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测试;依据英国规范BS5400评价了该桥的振动舒适度状况。结果表明,该桥在人行荷载作用下存在较为显著的振动响应和一定程度的振动舒适度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跨度网架结构FEM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神经网络的方法完成了对大跨度复杂体型网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通过有效独立法优化配置了数据采集点的位置,然后利用神经网络结合提前终止算法建立了节点固结系数识别的基于BP网的网络系统,通过对节点固结系数的识别和杆件的三单元化实现了对有限元模型中结构刚度的实时准确把握,从而修正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的部分时程响应获取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局部位移模态信息,从而验证了网络的可靠性。运用该方法的过程和结果表明,此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大型网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相似文献   

6.
大型泵站随机振动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型泵站运行中普遍存在的振动问题,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某大型泵站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泵站结构的自振特性并进行了共振校核。根据模型试验得到的测点压力脉动的频谱特性,在自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随机振动频谱分析方法计算了泵房的振动响应。计算结果对大型泵站的抗振安全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某大型空冷机组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及风机不同工况运行时桥架强迫振动响应分析.得出了真型结构自振特性和多台空冷风机工作状态桥架振动响应特性,为风机桥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大跨度楼盖结构的竖向基频与其人致振动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单人共振模型,给出了楼板人致振动响应的近似计算方法。然后考虑人群荷载在板上均匀分布,得到了各种边界条件下楼板的竖向自振频率与人致振动响应之间的关系。并以长沙南站高架候车层49m大跨度楼盖结构为例,通过调整支撑桁架的高跨比,得到了不同自振频率下楼盖结构的人致振动响应,并给出了满足舒适度要求的楼板竖向自振基频的限值。结果表明:当楼盖结构的竖向自振频率大于3.3Hz时,其人致振动舒适度一般能满足要求;在楼板的人致振动分析中,可根据刚度等效的原则通过增加混凝土板厚来考虑楼板装饰面层等非结构构件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模型,计算其自振性能,应用时程分析法,计算该桥考虑吊杆张力和拱肋初始应力影响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并与不计吊杆张力和拱肋初应力影响的桥梁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该拱桥的结构抗震反应.结果表明,初始应力对于拱肋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并满足设计要求,本桥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液压阻尼器的工作原理,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阻尼系数对桥梁关键节点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7层剪力墙结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比较研究基底固定和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两种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放大系数、变形性能、应变分布情况以及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剪力墙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得到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的数值解,验证了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斜拉桥非线性随机静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大跨度柔性斜拉桥的设计和结构分析来说,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效应进行静力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材料、几何尺寸、外部荷载等的随机性将影响计算结果。本文基于神经网络提出了斜拉桥非线性随机静力分析方法。通过若干次确定性有限元数值抽样对神经网络训练,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能够模拟随机变量与结构响应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算例研究表明,各种随机变量的变异对斜拉桥结构响应影响规律不同。同其他随机变量相比,斜拉索弹性模量变异对斜拉桥跨中挠度影响最显著。主梁截面面积变异对斜拉桥跨中挠度和尾索索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单塔斜拉人行桥的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采用太阳辐射理论建立了斜拉人行桥结构的温度荷载模型和温致效应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某单塔斜拉人行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结构的温致效应分析计算,研究了斜拉人行桥不同位置的温致效应差异。结果表明:斜拉人行桥的温致效应较为显著,虽然不足以导致结构发生损伤和破坏,但与其它荷载的耦合作用将降低结构的承载力储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风振响应特性,通过同步测压风洞试验获取风荷载信息,将风振响应分为平均响应、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三部分,其中背景响应采用影响线的方法计算,共振响应采用Ritz-POD法计算.分析过程中,着重对结构自振特性、风振响应中位移和内力的背景响应谱和共振响应谱特征、振型参与特性、以及各响应分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振响应明显呈现多阶振型参与振动的特点,且存在高阶振型对脉动风响应贡献最大的现象,结构自振频率分布正好在这一振型处发生明显跳跃;在研究的范围内,脉动风响应大于平均风响应,而且在脉动风响应中,共振响应占主导地位,背景响应所占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15.
对比双塔斜拉-连续梁组合体系、双塔斜拉-简支梁组合体系以及常规双塔斜拉桥体系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响应以及自振特性,分析双塔斜拉-连续梁组合体系的优缺点.结果显示,斜拉-连续梁组合体系整体刚度大,结构变形小,边锚索不易疲劳破坏,但辅助墩顶主梁断面在恒、活载作用下负弯矩大,需进行特殊设计;斜拉-连续梁组合体系较斜拉-简支梁组合体系自振频率高,具有整体刚度强、结构受力有利的优点,但易受地震等动力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弦支穹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钢结构体系,适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屋盖.为了保证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新型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抗震性能.利用北京工业大学的九子台阵系统完成了对9.3 m弦支穹顶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试验和振动台试验.试验测得模型的多阶自振频率、振型,得到了模型在竖直地震动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杆件应变、索轴力的响应及响应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弦支穹顶结构振型密集,在八度大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地下结构振动性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某大跨度地下结构的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对拟定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及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地下结构对竖向地震激励的响应。讨论了在不同埋深下,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对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跨度钢结构连廊的特点,采用有限元和自编程序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不同工况,单人、多人有序和随机人群荷载模式,计算该结构的自振特性和动力加速度响应,并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结构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人行荷载频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荷载类型、人群同步概率及人群的集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三峡工程中的厂房坝段结构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 ,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研究了厂房坝段结构的自振特性 ,计算了在空库和满库条件下的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通过现场实测研究了某220kV大跨度转角输电塔线体系的自振频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一塔两线的输电塔线体系分析模型,并考察了有无导线时输电杆塔的动力特性的差异。基于理论分析的输电杆塔振型特点,并结合实际杆塔的构造特点,制定了测试方案和传感器布置位置。通过现场实测获得了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基于NExT技术得到了加速度的脉冲响应信号,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进行了各工况下结构体系的自振频率的识别。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理论结果较为吻合。由于导线的存在,结构体系的自振频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减小,输电杆塔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扭转振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