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以攀枝花尾矿为原料制备透水混凝土,采用填充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投料法和插捣法进行透水混凝土的搅拌成型,考察了水灰比(W/C)、设计孔隙率等对试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设计孔隙率P为15%,水灰比为0.30时试块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29.2 MPa,并且透水系数2 mm/s,能达到一般轻型抗压透水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各个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出孔隙率和透水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为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影响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主要因素为骨料粒径、制作工艺、粘结剂掺量和外加剂掺量等。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灰、粉煤灰、废石粉单掺及三元复合等质量代替部分水泥, 研究其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透水系数及砂浆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硅灰掺量增加, 砂浆流动度先增加后减小, 透水混凝土强度逐渐增大, 透水系数先减小后增大, 当硅灰掺量超过6%时, 强度不再增加, 透水系数增大, 砂浆流动度 下降;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砂浆流动度不断增加, 透水混凝土强度与透水系数不断降低, 单掺粉煤灰时, 掺量不宜超过10%; 随着废石粉掺量的增加, 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少, 透水系数一直减小, 在掺量为 15%时强度最高。硅灰-粉煤灰-废石粉三元复合体系中, 掺6%硅灰、10%粉煤灰、10%废石粉的透水混凝土, 砂浆流动度为162mm, 28d 强度达到38. 4 MPa, 透水系数达到 4. 4 mm/ s。SEM 分析发现, 三元复合体系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板状氢氧化钙, 还有少量针状钙矾石, 各水化产物之间连接较好, 浆体密实,水化产物发育较好, 浆体水化较完全。  相似文献   

6.
依据体积堆积理论采用5~10、10~15、15~20 mm单粒级的碎石骨料设计和配制孔隙率分别为15%、20%、25%的透水混凝土,利用相关数学模型探究实测孔隙率与透水混凝土性能相关性,通过平面孔隙二值化识别透水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透水混凝土的实测孔隙率能达到设计孔隙率的90%以上,与表观密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与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均呈现良好的幂函数关系。设计孔隙率的变化对骨料粒径较小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影响较大,较小的骨料粒径有利于增加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较大的骨料粒径有利于增加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设计孔隙率与骨料粒径的增大均能使透水混凝土内部孔隙等效直径增大,降低孔隙曲折度,改变骨料级配,但骨料粒径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7.
道路透水性混凝土的透水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对透水性混凝土进行了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颗粒级配、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等因素对其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出了最佳混凝土配合比,为道路工程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配制混凝土透水砖,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连通孔隙率为指标,分析了骨料粒径、水灰比、骨胶比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透水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方向及定量分析方法,试验找出了在一定条件下混凝土透水砖的最优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9.
PAE-水泥透水性混凝土的空隙率、透水系数及耐酸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透水性混凝土的耐酸性问题,利用水溶性PAE设计了33组不同的配合比,并进行了空隙率、透水系数及耐酸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性PAE不但能大幅度提高强度,而且还可有效地抑制盐酸和硫酸的侵蚀.  相似文献   

10.
透水混凝土系统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透水混凝土路面较之传统路面的优点,介绍了透水混凝土的品种与构成,重点分析了透水混凝土的施工组织及施工要求,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水泥混凝土的基本配制原理为基础,配制了不同水胶比的高性能混凝土及与其相对应的基准混凝土.采用ASTMC1202方法测定其28d龄期的氯离子渗透通过的电量和氯离子渗透系数,同时测定了表面涂刷有机硅防水涂料的相应对比组试件的氯离子渗透通过的电量和氯离子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12.
多孔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大孔隙率和较高强度的生态型混凝土,但由于缺乏合适、统一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阻碍其应用。根据多孔混凝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要求,确定了以孔隙率为主设计参数、通过改变胶结材料和骨料粒径来满足强度的配合比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为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选用的材料,再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然后根据骨料的表观密度和设计要求的孔隙率确定胶结材料用量,最后根据成型工艺的要求确定水灰比,从而确定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和拌合水用量。试配结果表明该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沧州市某酒店工程。利用当地常用的原材料,采取磨细矿粉、粉煤灰双掺技术和优质高效减水剂,成功配制了C60高强泵送商品混凝土,填补了沧州市高强混凝土的空白。该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大,坍落度损失小,早期强度高的特点,适合于高层、大跨度的现代建筑结构。  相似文献   

14.
超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00MPa以上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特征、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等一些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实验数据和其他研究者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研究的数据之间,以及它们与我国现行规范之间都有较大差异。高强和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数据还需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15.
多孔混凝土采用振动成型不利于路基平整度的保证,基于此提出采用免振捣成型多孔混凝土.试验表明其有较高的强度及排水性能.通过试验及机理分析得出其具有较小的温度及干燥收缩性、良好的抗冻性等路用性能.工程实际应用表明,免振捣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对高强混凝土C60强度的影响。设计了15组不同纤维增强C60试件和1组C60对比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在高强混凝土C60中同时掺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增大趋势;抗拉强度平均值达3.46MPa;拉压比增加了5%-26%。适量掺加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可明显提高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拉压比。  相似文献   

17.
天然与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具有可接受的透水性和强度的透水混凝土,使用天然和再生集料,采用最佳的混合比例制备透水混凝土,对透水混凝土进行孔隙率、渗透系数、抗压及抗弯强度试验,研究了再生集料对总孔隙率、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同时,在混合料中引入了丁苯橡胶类可再分散性聚合物粉末(RPP)和胶乳(Latex)以提高其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掺加再生集料的透水混凝土总孔隙率比采用天然集料的透水混凝土孔隙率要高;无论何种集料类别,聚合物改性剂的添加使得总孔隙率略有降低;使用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使用天然集料的透水混凝土;然而,当使用聚合物改性剂时,采用天然和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57%和79%;再生集料及最佳聚合物掺量的使用可以生产出具有足够排水和强度特性的透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弹性模量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同龄期的C15混凝土,在准确测试其静力弹性模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恒幅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分析了静力弹性模量的离散性对混凝土的循环应变、应变-寿命曲线及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C100高强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曾在世界著名的英国OveArup工程顾问公司任职高级工程师。期间,曾主持了数项香港著名工程的C60-C100高强混凝土材料的设计工作。本文系在此经验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文章论述了高强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现场测试结果,并阐述了材料规范,以期在材料设计和施工中将这些问题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chlorid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wo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s were examined under three curing conditions. Curing conditions include standard curing (SC), matched curing (MC, which means sealed concrete specimens curing at temperature controlled box) and matched curing of naked concrete (NMC) according to development law of temperature measured in mass concrete on sit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crete under MC and NMC show higher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than the one under SC. Concrete under MC has slightly lower chloride penetration than those under NMC, bu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pecimens under NMC was higher than the one under MC at 56 d. In addition, concrete under NMC and MC have higher early strength than under SC, especially at early age. However, the order of curing conditions affect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t 248 day is: SC>NMC>M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