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育权  吴国沛 《继电器》2002,30(11):56-61
对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反措项目中的“YBX-1收发信机现场改进建议”提出了不同看法,通过对1997-2001年广州电力局变电管理所高频通道缺陷的统计,重点分析了2000年实施高频通道反措后高频缺陷异常均多尤其是线滤电容频繁击穿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实施运行表明,在恢复YBX-1线滤压敏电阻后,线滤电容击穿次数大幅度减少,相应地高频缺陷明显减少,所采取的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反措项目中的"YBX-1收发信机现场改进建议"提出了不同看法,通过对1997~2001年广州电力局变电管理所高频通道缺陷的统计,重点分析了2000年实施高频通道反措后高频缺陷异常增多尤其是线滤电容频繁击穿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实际运行表明,在恢复YBX-1线滤压敏电阻后,线滤电容击穿次数大幅度减少,相应地高频缺陷明显减少,所采取的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取消线路线滤(以下简称线滤)插件中压敏电阻等元件前后,高频保护缺陷的统计比较和线滤电路原理分析,发现取消压敏电阻后,线滤电容击穿缺陷显著增加,原因是雷击引起的高频干扰高频通串入收发信机,幅值高的干扰信号直接经过变压器加在滤波电容上,造成电容击穿。另外,近外故障或开关刀闸操作,也会在高频电缆中产生浪涌电压,进入收发信机,造成滤波电容击穿。根据分析指出目前应考虑恢复装设压敏电阻,同时提高应通过全面提高装置抗干扰设计等级和元件质量,稳妥地执行YBX-1收发信机取消线滤过载过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5年来安徽省电网高频保护动作情况的统计结果及高频保护的运行情况,总结归纳出易发生误动的高频保护类型及造成误动的原因,主要有高频通道设备、收发信机、保护装置、通道干扰等问题。并结合实际介绍了防误动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改进办法,包括二次回路抗干扰措施:保护装置交、直流电压、电流入口处加装抗干扰电容;收发信机及保护装置加装抗干扰及反措;高频加工设备的反措等。  相似文献   

5.
引言在 2 2 0 k V线路上 ,国内大量应用了由保护装置和专用收发信机配合构成的闭锁式高频保护 ,采用故障发信方式。为监视高频通道的完好性 ,每日由运行值班人员进行高频通道的检查 (部分保护装置已实现自动检查 )。按照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调(1 998) 1 1 2号文件《关于印发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工作改进措施的通知》中的要求 ,“日常运行中的高频通道检查应通过保护装置进行”。现国内大量应用的CSL1 0 0 A/B— 3和 LFP— 90 1 /2系列线路保护与专用收发信机配合构成高频保护时 ,远方启信功能在保护中实现 ,符合国调中心提出的反措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地区一起220 kV线路区外故障保护误动作后展开的调查分析,找出了设计和施工中遗留的问题,发现了该地区变电所内所有220 kv出线高频保护通道内存在的反措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整改消缺到位,防止了类似缺陷的再次发生.同时对高频保护通道回路的重要作用和线路高频保护中反措执行不到位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地区一起220 kV线路区外故障保护误动作后展开的调查分析, 找出了设计和施工中遗留的问题,发现了该地区变电所内所有220 kV出线高频保护通道内存在的反措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整改消缺到位,防止了类似缺陷的再次发生。同时对高频保护通道回路的重要作用和线路高频保护中反措执行不到位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起500 kV变电站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发生的触头关合不到位引起的断路器均压电容爆炸事故,运用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编程建立了电弧重燃模型,从过电压以及能量积累两方面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事故是由系统通过电弧向均压电容与线路对地电容构成的串联电容多次充电引起的,均压电容两端电压波形包含基频、高频两个分量,长时间工频电压和操作电压的叠加作用效应最终导致均压电容发生绝缘击穿。根据仿真计算对事故反措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起220kV线路高频通道故障案例的分析,介绍了YBX—1型高频收发信机收发信回路的工作原理,讨论了频率偏移对收发信机的影响以及晶振合成插件产生频率偏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着重讨论了录取高频信息的重要性以及线路配置双高频后通道高频量和收发信机收信输出量录取中存在的问题,并以WDS系列故障录波器和YBX-1收发信机为例提出了具体的解试办法。同时,还讨论了新型保护与ESB-500载波机的SWT-500F6接口配合构成允许式保护时,高频信息的录取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着重讨论了录取高频信息的重要性以及线路配置双高频后通 道高频量和收发信机收信输出量录取中存在的问题,并以WDS系列故障录波器和YBX-1收发信 机为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同时,还讨论了新型保护与ESB-500载波机的SWT-500F6接口 配合构成允许式保护时,高频信息的录取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种LCCL滤波器及其在半桥电力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高阶电力滤波器,将其命名为LCCL滤波器。与传统的LCL滤波器相比,LCCL滤波器通过在网侧电感支路并联一个小电容,使网侧电感与并联电容在开关频率处发生并联谐振。谐振使LCCL滤波器网侧支路在开关频率处呈现无穷大的阻抗,相比LCL滤波器可以更好地抑制开关频率附近电网电流纹波,减小电网电流THD。与LLCL滤波器相比,LCCL滤波器具有较好的抑制参数变化的能力,在考虑电网内阻抗时,拥有更好的高频纹波抑制性能。同时,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基于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控制器设计。LCCL滤波器作为电压源型逆变器(VSI)与电网的接口,可应用于PWM整流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通用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等多种场合。通过以半桥APF为例,讨论了LCCL滤波器的参数选择方法和控制器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LCCL滤波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换流站电容器装置振动与噪声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滤波电容器装置是换流站中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直流输电电压等级的提高、输送功率的增大,电容器装置产生的噪声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南网某换流站220kV滤波场中的电容器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电容器装置上单台电容器和塔架的振动特性,并测量了滤波场周边的噪声水平,研究其与装置振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容器装置的振动是由电流的基波与谐波分量共同激励产生的,它们在频率上存在一定联系;对于单台电容器,各个面上的振动强度相差较大,其中以底面振动最强;分析噪声频谱,可知其频率分量与电容器振动频率分量相同;通过滤波场的噪声辐射方向图,可以确定电容器装置和电抗器周围的噪声辐射量最大。最后,通过以上研究结果,从减振、隔声和滤波元件布局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可行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压变频调速中LC滤波电容与异步电机之间的自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发生自激时变频装置的滤波器和异步电机的单相等值电路进行分析,推导出自激时LC滤波电容与异步电机频率及电机参数的关系。建立变频装置驱动空载异步电动机JSQ 157-8的仿真系统,通过对封锁脉冲后自激现象的观察,分析了自激幅度与电机参数、滤波电容以及直流电容电压等的关系。仿真结果与正在研制的变频装置脉冲封锁后发生自激的实验结果吻合,表明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正确。最后提出了LC滤波器参数选择及其避免自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众对电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对换流站内的电磁环境水平进行准确预测和评估。依据±1 100 kV古泉换流站交流侧区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1 000 kV交流侧区域的三维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交流滤波器场周围巡视通道上的工频电场分布情况以及进线管母高度和相间距对其影响。计算表明,交流滤波器场内电容器组对交流滤波器场周围巡视通道上的工频电场贡献相对较小,而巡视通道上方管母对其贡献相对较大,可以对电容器组进行简化建模。巡视通道上的工频电场随管母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相间距的减小而减小。当管母的设计高度为16.5 m且相间距为14.2 m时,1 000 kV 交流区域内巡视通道上的工频电场水平幅值最大为11.8 kV/m,满足标准GB 50697—2011中对工频电场的限值要求。为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采用相同方法对同里换流站500 kV交流侧区域的工频电场进行了仿真,仿真值与测量值的一致性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起CVT分压电容器元件击穿导致二次电压异常现象的处理过程,运用红外测温、绝缘油试验等带电检测手段初步判断故障部位,结合停电试验、解体检查等方法找到故障部位,并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最后,给出相应的事故处理改进措施。本次事故处理表明,红外测温、绝缘油试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带电检测手段,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早期缺陷,为设备的状态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建平  吴文联 《浙江电力》2010,29(11):22-24
通过检查分析一次高频收发信机频报"3 dB告警"又可以自动恢复的异常现象,找出了高频通道耦合电容器的缺陷,为高频通道的缺陷处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交流滤波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改善电能质量的关键设备,但其常因生产工艺控制不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事故频发。本文针对某特高压换流站发生的一起交流滤波器跳闸事故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故障电容器进行外观检查、电气检测、解体分析、油色谱试验及故障录波分析,排除了操作过电压、合闸涌流及谐波的影响,认为电容器套管引出线与芯子焊接工艺不佳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抽取3台同批次备品电容器进行耐压、局放、24 h额定电流、短路放电以及解体检查等试验研究,判定该缺陷为偶发性缺陷,而非家族性缺陷。最后,针对此次故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建议,以提高换流站滤波器组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power decoupling method for a high‐frequency cycloconverter which converts the single‐phase line‐frequency ac input to the high‐frequency ac output directly. The cycloconverter consists of two half‐bridge inverters, two input filter capacitors, and a series‐resonant circuit. The proposed power decoupling method stores the input power ripple at double the line frequency in the filter capacitors.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a unity power factor in ac input and a constant current amplitude in the high‐frequency output without any additional switching device or energy storage element.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power decoupling method, and the viability is confirmed by using an experimental isolated ac‐to‐dc converter based on the high‐frequency cycloconverter. As a result, the proposed power decoupling method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displacement power factor in the line current to more than 0.99 and reduced the output voltage ripple to 4% without any electrolytic capaci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