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链转移剂调控DMDAAC均聚物分子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业级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反应单体、甲酸钠或甲醇为链转移剂,选择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得到分子量在800~9000的PDMDAAC.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体系pH值、引发剂用量、还原剂用量和链转移剂用量对聚合产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研究了链转移剂对PDMDAAC分子量的调控作用及其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周小明  唐炳涛  颜廷良  张淑芬 《精细化工》2012,29(11):1127-1130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自由基引发剂,石油醚为溶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通过沉淀聚合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的聚丙烯酸。考察了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单体质量浓度对聚合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聚合条件为:AIBN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0%,单体质量浓度100g/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反应结束后产品在底部沉淀析出,溶剂可循环利用,在最佳聚合条件下,残液循环利用5次,单体的累计转化率达到92.6%。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表明,通过残液循环制备的产品重均分子量(Mw)变化不大,保持在1 000~1 300,多分散性(PDI)为1.92~3.38。  相似文献   

3.
链转移剂对D,L-乳酸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聚D,L-乳酸,即以D,L-乳酸为原料。先制得高纯度聚合单体丙交酯,再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月桂醇为链转移剂(即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高真空条件下开环聚合制得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乳酸均聚物。分别以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制备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的反应条件:辛酸亚锡质量分数为0.1%,月桂醇质量分数为0.04%,聚合温度为130℃,聚合时间为10h。在170℃下,考察了链转移剂用量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得到了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与链转移剂用量的定量关系式。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聚乳酸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铵,考察了温度、EDTA、引发剂、NaCl、聚合时间、链转移剂以及单体浓度对聚丙烯酸铵相对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为:反应温度30℃,EDTA用量0.03%,引发剂用量0.03%,NaCl用量0.6%,反应时间3 h,单体浓度50%,链转移剂用量0.7%。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酸铵相对分子量为1 905万,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5.
高相对分子质量PAM合成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氧化剂、还原剂和溶于特定溶剂中的油性偶氮类引发剂等组成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复合引发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Na2CO3用量、络合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对聚丙烯酰胺(PAM)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确定了聚合工艺参数,并在优化条件下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4×107的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A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为共聚单体,以过硫酸铵-次亚磷酸钠为引发体系,以磷酸二氢钾为链转移剂,采用水溶液共聚的方法制备出具有长侧链醚基的聚醚型阻垢剂P(AA/MPEGMA);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共聚物阻碳酸钙垢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丙烯酸(AA)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的质量比为3∶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4.5%,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1%,反应温度为82℃,聚合反应时间为3.5 h时,共聚物阻碳酸钙垢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将TiO2(KH–570)接枝丙烯腈(AN)制备TiO2(KH–570)-g-AN,并通过加入链转移剂控制分子量。通过实验,探讨出链转移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及分子量的影响。并利用HF刻蚀处理TiO2,测试PAN黏均分子量大小。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AN质量的1.6%,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AN质量的4%时分子量控制在8 000左右。  相似文献   

8.
张剑  郑国国  余宪虎 《广州化工》2011,39(15):101-102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得出制取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最佳适宜条件为:单体用量25 g、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7%、链转移剂用量7.5 g、聚合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9.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单体,水作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具有阻垢性能MA/AA/SSS三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和热重分析(TG)等物理手段对聚合物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以共聚物的阻垢率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了单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等因素对其阻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A、AA、SSS的摩尔比为4∶2∶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 h,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9%时,共聚物对Ca CO_3阻垢率可达85.6%。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三乙醇胺与无水亚硫酸钠各为链转移剂与终止剂,水为分散介质,利用乳液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四元共聚物破乳剂.考察了水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加料速度、聚合温度、单体配比、链转移剂与终止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产物破乳性能的影响,并且对原油破乳条件进行了讨论,对产物进行了红外检测分析.实验表明,水用量60 g,乳化剂用量1.6 g,引发剂用量0.25 g,加料时间130 min,聚合温度80~85 ℃,链转移剂与终止剂各0.1 g与0.15 g,单体总量20 g,原料配比分别为0.75∶0.25∶12∶2时,原油破乳脱水率最佳.当加药量为300 mg·L-1时,原油脱水率达97.01%.  相似文献   

11.
正交实验优化低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为链转移剂制得分子质量为3000~4000的聚丙烯酸钠。采用粘度法测得产物的黏均分子质量,对丙烯酸单体和聚丙烯酸钠聚合物的FTIR图谱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各因素对聚丙烯酸钠分子质量的影响趋势和程度。结果表明: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单体浓度,其次为反应温度,再次为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的影响最小。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h;丙烯酸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质量的6%,链转移剂亚硫酸氢钠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FTIR谱图中不含碳碳双键,且有羧酸盐的特征峰出现,验证了聚合物的合成。该工艺节省能源,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CPAM的制备及其对环境激素DMP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混凝沉降法作为提高水质处理效率的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备受关注,而混凝处理过程中,混凝剂的种类、性质是混凝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其中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更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4]。聚丙烯酰胺作为一种高效的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具有正电荷密度高、相对分子质  相似文献   

13.
聚合铁与季铵盐复合絮凝剂处理造纸中段水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复合和共聚两种制备工艺,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聚合氯化铁(简称PFC)碱化度(B)、不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简称PDMDAAC)质量分数〔w(P)〕、不同PDMDAAC黏度(η)的聚合铁复合絮凝剂PFC-PDMDAAC,研究了该絮凝剂对造纸中段水COD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了碱化度B值、w(P)值、η值和制备工艺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FC-PDMDAAC絮凝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或将二者先后投加。在PFC-PDMDAAC投加量为120 mg/L时,较PFC或PDMDAAC或将二者先后投加的COD去除率分别提高13.1%、16.2%和6.4%。PFC-PDMDAAC在低B值(0.5)、高w(P)(14.0%)和高η值(1.21 dL/g)条件下具有最好的絮凝性能,在投加量为180 mg/L时COD去除率分别可达59.8%,57.3%,62.1%。  相似文献   

14.
有机絮凝剂应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PDMDAAC)和阳离子型聚季铵盐类有机高分子聚合物(BT-03)絮凝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考察了药剂投量、pH值、搅拌时间、沉淀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T-03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果和COD去除率好于PDMDAAC,两者受pH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两种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应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PDMDAAC)和阳离子型聚季铵盐类有机高分子聚合物(BT-03)絮凝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考察了药剂投量、pH、搅拌时间、沉淀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T-03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果和COD去除率好于PDMDAAC,二者受pH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魏锦程  高宝玉  王燕  岳钦艳 《精细化工》2008,25(2):171-176,200
为提高城镇纳污河河水化学强化处理的效果,研制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B)、不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简称PDMDAAC)质量分数〔w(PDMDAAC),以下简写为w(P)〕、不同PDMDAAC黏度(η)的聚合铁复合絮凝剂PFC-PDMDAAC,对比了该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铁(PFC)或PDMDAAC以及二者先后投加时,对城镇纳污河河水的絮凝效果及絮凝机理,考察了B值、w(P)、η值对絮凝效果及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FC-PDMDAAC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为3.0 mg.L-1时,其对COD和总磷的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与PFC、PDMDAAC、PFC+PDMDAAC、PDMDAAC+PFC相比,COD去除率分别提高12.4%、27.9%、5.6%和9.6%,总磷去除率分别提高7.8%、26.5%、20.2%和10.6%。对于PFC-PDMDAAC〔B=1.0、w(P)=7.0%、η=0.80 dL/g〕,适当降低B值(0.5)、提高w(P)(14.0%)或η值(1.21 dL.g-1)均可改善其絮凝性能,在投加量为3.0 mg.L-1时,COD去除率可分别提高1.0%、3.0%和2.4%,总磷去除率可分别提高0.4%、0.9%和2.3%。电中和作用是PFC-PDMDAAC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原料制备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将其用于海水的净化处理。考察了PDMDAAC与Al的不同质量比对絮凝指数FI、形成絮体厚度及体系稳定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确定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PDMDAAC/Al最适宜配比。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了絮凝剂投加量、反应pH值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浊度和CODMn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聚合氯化铝(PAC)相比,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净化海水过程中形成絮体更大,沉降性能更好;随着PDMDAAC与Al质量比的增大,絮凝指数FI曲线上升越快速,絮体分层厚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快,稳定动力学参数越大。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最适宜混凝条件为:反应体系pH值为7.5,絮凝剂投加量为15.3 mg/L,在该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海水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均值分别为65.2%和87.4%,实验结果与响应曲面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在纤维素硫酸钠(NaCS)/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MDAAC)微胶囊体系的研究基础上,添加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第3组分来制备CMC—NaCS/PDMDAAC微胶囊。通过CMC浓度可以调节微胶囊的膜厚和机械强度。对以L-苯丙氨酸为例的小分子,测得不同膜厚的从外向内和从内向外的传质系数分别为0.056mm/min和0.041mm,/min,几乎不会影响到这类小分子的传质性能。CMC—NaCS/PDMDAAC微胶囊膜厚和机械强度可以调节,适合于固定化细胞。  相似文献   

19.
NaCS/PDMDAAC聚电解质复合膜的制备及静态接触角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鸣明  姚善泾 《化工学报》2009,60(3):654-659
以纤维素硫酸钠(NaCS)为聚阴离子,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PDMDAAC)为聚阳离子,利用两者的界面反应制备了NaCS/PDMDAAC聚电解质复合膜。测量了复合膜表面静态接触角用以表征膜润湿性变化,研究了聚电解质浓度、分子量、反应时间等对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为亲水膜,静态接触角随NaCS浓度、PDMDAAC分子量增大而减小,随PDMDAAC浓度、反应时间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