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存在教学体系陈旧问题,将学生参加控制类课程相关的课外科研项目、卓越工程师计划、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科技竞赛等纳入工程化教学培养方案。通过各种工程化教学模式的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1],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针对学科特点和实践能力要求,设计有效的培养体系和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意义深远。本文以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创新培养模式为例,阐述自动化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及三段式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地方院校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我校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班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及多专业综合交叉培养过程来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改革地方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多专业交叉、立体化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工业界先进水平的标志,为提升自动化程度而进行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自动化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系实验班为案例,从培养思想、培养计划、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培养效果五个方面论述多模式、高质量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创立和实践过程。文中提及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源于我校的办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保持和发展自动化专业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更新教育现念,建立创新测量与控制类课程研究型实验教学,加强对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系统观点和控制观点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控制理论水平,探讨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实验装置及实验项目的设计,培养自动化专业高水平社会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校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创新实践教学需求,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目标。文章分析了电气工程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过程,介绍了实验师资队伍和管理体制建设方法。平台的建成为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双创”形势下,结合我校电气类和自动化类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切入点,构建了满足控制类课程的三个实验教学平台,既保证学生接受扎实的基础实验训练,又受到良好的工程师训练,让学生接触到控制领域的先进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明确了该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完善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推行实验班教育和模块化培养模式,构建“实验-实习-个性化教育”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专业教学研究团队以及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作者多年来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获得的成果,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应用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专业能力确定为:核心知识(专业方向课程)+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定位,增加新能源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电机系统及其控制与电力系统自动化2个专业方向。如何在同一本科教学大平台下,以"宽、专、交"的模式培养专业方向不同高素质的电气工程创新人才?我们提出"1个平台、2个强化、2个关系、1个目标"的思路,即优化电气工程本科教学大平台、强化学科基础和实践环节、解决好"点与面"和"宽与专"的关系、实现培养电气工程创新人才的目标。经过多年努力,在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提高了电气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工程化教学模式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称“电气”)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构建一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工程化教学模式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称“电气”)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构建一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工程化教学模式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称“电气”)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构建一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本文介绍对“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总结。首先调整教学内容与大纲,改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其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抓好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环节,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将编程和模拟调试引入其中;再者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自动化实践初步”专业实践基础课程建设为案例,探索高校新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该课程以实验教学项目为主线,参照对应产品谱系,采用典型产品案例教学,典型产品实际制作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企业的产品谱系及发展过程。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对课程教学目标、关联度和考核方式进行了细化,让学生掌握自动化初级工程师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The main idea underlying a study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was to identify cognitiv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s who have a high capacity for "engineering systems thinking." It was assumed that a curriculum developed to increase an engineer's capacity for "engineering systems thinking" might b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ose characteristics. The principal questions that the study asked were: what qualifications (knowledge and skills) should a proficient systems engineers possess, and further, how is "engineering systems thinking" capability acquired? Raw data was gathered from 28 interviews, 14 lectures, and two observation sites. Eighty-three distinct categories of responses emerged. The study's findings were then applied to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3-D) model that would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urriculum designed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for "engineering systems thinking.".  相似文献   

17.
根据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于1999年出版的《施工合同条件》,就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师的职权、工程实施阶段控制、业主的资金安排、合同争议的解决、工程变更以及指定分包商的合同管理等重要内容,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8.
陈静 《移动信息》2024,46(1):252-254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自动化以及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安全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也深受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文中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信息化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虚拟设计与仿真技术、数据采集与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远程监控与维护。这为工程师提供了更智能的工具和资源,推动着工程行业向更高效、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引领着工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