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研究Pd-Cu/Al_2O_3双金属及其单金属催化剂的还原特性以及热处理气氛和温度对Pd-Cu/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金属负载量的Pd/Al_2O_3和Cu/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有明显的差异,Pd-Cu/Al_2O_3催化剂的TPR峰形和峰位与相应的单金属催化剂的TPR曲线亦有明显的差异,其还原峰位发生位移。同时还发现热处理气氛对Pd-Cu/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讨论了负载于Al_2O_3载体上的Pd-Cu双金属及其单金属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金属与载体、金属与金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热处理条件对其还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添加MgO对γ-Al_3O_3结构稳定性及负截Pt-Pd催化剂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gO使γ-Al_3O_3在高温下能保持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γ-Al_3O_3的烧结,提高其耐热性。MgO的引人使Pt-Pd/γ-Al_3O_3催化剂对正己烷的氧化活性有明显的提高,对苯和正丁醇的氧化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Ag/γ-Al2O3及其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BET、XRD、TPD-MS及CO氧化反应等,考察了助剂Ag对催化剂表面氧性质及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组份Ag/γ-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随Ag负载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Cr/γ-Al2O3的氧化活性较差,但添加少量Ag可明显提高其氧化活性,且随Ag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TPD-MS实验发现,Ag的添加明显改变了催化剂的氧吸脱附性能,增强了催化剂供氧和氧恢复的能力,与CO氧化活性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XRD、TPD-MS及色谱-微反流动法等手段,研究了Pd-CuO/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物相结构、表面氧性能及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中由于Pd-CuO间的相互作用,使催化剂活性组份的表面分散状态发生了变化。研究还表明不同的Pd/CuO比对CO和CH4的氧化具有不同的活性,可通过调变活性组份含量比,改善催化剂上氧的吸、脱附行为,从而起到提高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所用催化剂为低金属载量的Pt/Al2O3、Re/Al2O3和工业型Pt-Re/Al2O3催化剂,其中Pt含量为0.22w%,Re含量为0.43w%。用双分子探针NO与CO竞争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微量水对Pt/Al2O3、Re/Al2O3和Pt-Re/Al2O3催化剂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中微量水的存在,不影响Pt-Re/Al2O3催化剂中铂氧化物的还原,但抑制铼氧化物的还原,使铼在催化剂表面上的两类活性中心的比例NO1760/NO1850值低于与催化剂最佳催化性能的对应值,导致催化剂正庚烷转化的甲苯选择性、C+5液收选择性和稳定性变坏。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在Pt-Re/Al2O3催化剂还原过程中有铂催化铼或铼自催化还原发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添加贵金属Pt的Ni/α-Al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取合成气的催化活性;考察了不同Pt添加量、CH4/O2配比、反应温度、空速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Al2O3添加Pt后其活性和CO及H2的选择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超细Pd/Al_2O_3催化剂及其对乙炔选择加氢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超临界干燥方法制备超细Pd/Al2O3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表面物性、活性组分的化学态及乙炔选择加氢反应催化活性。表明超细Al2O3担体为短纤维状,Pd/Al2O3催化剂的结构特征是高比表面、大孔径和低表面酸性。Pd与担体有强相互作用,呈Pd4+态。与工业催化剂(C31-A)相比它具有更高的乙炔加氢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所用催化剂为低金属载量的Pt/Al2O3、Re/Al2O3和工业型Pt-R3/Al2O3催化剂,其中Pt含量为0.22w%,Re含量为0.43w%。用双分子探针NO与CO竞争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微量水对Pt/Al2O3、Re/Al2O3和Pt-Re/Al2O3催化剂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中微量水的存在,不影响Pt/Re/Al2O3催化剂中铂氧化物的还原,但抑制铼氧  相似文献   

9.
评价了不同制备条件下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TiO_3和CaTiO_3组成变化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并用XRD、XPS和CO_2-TPD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控制热分解法制备的SrTiO_3复合氧化物和少量Ca的掺杂有利于在低温(923K)下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而CaTiO_3体系则在高温(1073K)下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和活性。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TiO_3和CaTiO_3组成变化对不同温度下反应活性的影响和CO_2-TPD的脱附峰面积有很好的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0.
借助现代检测设备,对目前工业上使用的乙烯氧氯化反应CuCl_2/Al_2O_3催化剂表面的结构和化学状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反应条件下,活性组份CuCl_2的流失并不严重,反应过程中反应气氛的不同主要是通过改变催化剂表面的Cl/Cu原子比来影响催化剂的化学活性;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水,在200℃以上的反应温度下已基本被脱除。同时,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活性组份Cu上进行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且表面孔径会变大,比表面减小,机械强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1.
发现由ESCA技术测得的Pd-Pt/Al_2O_3催化剂的表相Pt原子浓度低于体相浓度,Pd/Pt比低者其表相Pd原子浓度高于体相浓度,EPMA测定结果表明,表相Pd和Pt原子浓度均高于体相浓度。经CO处理后其表相Pd原子浓度降低,而Pt原子浓度却有所增高,可见Pt原子向催化剂表相的富集作用更为明显。从吸附的CO红外光谱也可证明,金属向催化剂表相的富集作用以CO在Pd-Pt/Al_2O_3上与Pt的键合能力比与Pd的键合能力强。H_2的低温和中温TPD峰面积与催化剂的Pd/Pt比和除H_2活性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以MgO为载体的四种负载型催化剂在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表明Rh具有最高活性。用D2(氘)-CH4同位素交换反应揭示,金属组份解离甲烷的能力与其催化活性紧密相关,在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剂解离吸附甲烷分子的能力强,且以形成CD4为主的氘代甲烷产物分布,其次序为:Rh>Ru>Pt>Pd。揭示了CO选择性随反应气流量增大、反应接触时间的缩短而提高,表示CO可能是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的初始产物。还探讨了双金属组份催化剂的催化行为。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M/ZrO2双金属及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d和Pt与Cr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在Cr-Pd/ZrO2和Cr-Pt/ZrO2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r/ZrO2上分别下降了约220℃和130℃。XRD和TPR结果表明,Cr/ZrO2中Cr以表相和体相的Cr2O3存在,体相的Cr2O3与载体ZrO2间发生了强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ZrO2晶粒间的烧结和t-ZrO2→m-ZrO2的相变,微量Pt或Pd的加入使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催化剂的还原性增强。对微量Pt和Pd在Cr/ZrO2中的作用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 Pd 为活性组分,Al2O3/CeO2 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丙烯腈尾气(AOG)低温氧化催化剂。利用 BET,XRD,CO-DRIFTS,XPS 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物性表征,并评价了其对 AOG 中可燃物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d 负载量最佳值为3%,负载在 CeO2 上的 Pd 处于更高价态,分散程度优于 Al2O3;随着 Pd 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对 CO,C3H6和C3H8的起燃活性均升高,半转化温度(T50)降低;以CeO2作为载体,有助于促进CO和烃类的低温转化。  相似文献   

15.
CO2和CH4均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成员并且数量可观,其资源化利用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甲烷干重整是经典转化方式之一,将CO2"供氧"还原反应和CH4"需氧"氧化反应结合起来并相互转化,其产物合成气(H2和CO)可用于费-托合成碳氢化合物液态燃料。近年来,干重整已经成为能源环境领域热点之一,在重整新工艺和催化剂设计策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推动了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催化剂和新工艺研发。详细综述了甲烷干重整工艺和催化剂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干重整工艺新发展和催化剂功能设计,结合Ni-载体相互作用、双金属协同效应、界面效应、单原子催化等新策略对干重整工艺中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干重整技术现有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2,5,6-三苯基-2-环己烯酮催化脱氢制2,3,6-三苯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较低温度下以2,5,6-三苯基-2-环己烯酮为原料,采用Pd/C催化剂进行脱氢反应,制取高收率的2,3,6-三苯基苯酚。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Fe、Co、Ni、Cu和Ru等第二组份金属盐对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在催化脱氢反应中具有明显的正或负的双金属协同效应,其中以Pd-Co/C催化剂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应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SMAI)法和普通浸渍(CI)法制备了金属含量相同的SiO2负载Ni-Ag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在甲苯和二丙酮醇加氢以及CO2甲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组成相同的普通浸渍法催化剂相比,在所有这些反应中SMAI法催化剂都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这是因为SMAI法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分散度和还原性(零价金属百分比)  相似文献   

18.
To explore the ideal architecture of Pt-Co bimetallic catalyst for aromatics saturation, various Pt-Co bimetallic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via the galvanic replacement, the co-impregnation, and the sequential impregnation methods,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 chemisorp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H_2-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H_2-TPR), H_2-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H_2-TPD), X-ray fluorescence(XRF) spectrometry,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AES), while the catalys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flow reactor study of toluene hydrogenation. Thes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urface decoration of Pt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number of active sites located on the surfaces of the reduced Co-based catalysts, but can greatly suppress the oxidation of Co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rovide the activated hydrogen at a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are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 location of Pt atoms in the bimetallic catalysts. The architecture of Pt-Co bimetallic catalyst consisting of Co/SiO_2 decorated with 0.3% of Pt, with the most of Pt atoms being situated on the surfaces of Co nanoparticles, is the active structure for aromatic saturation and has the maximum utilization of 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