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电视H.264编码技术分析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视频系统是在发送端经过信源编码处理,得到压缩编码后的视频、音频码流,随后进行信源编码,需要辅助数据与控制数据的支持进行分析,本文对数字电视系统三种编码方法:1)帧内预测编码;2)帧间预测编码;3)熵编码进行分析,得到H.264编码的优势的论述,通过H.264在视频上的应用调查,阐述H.264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专家通过远程双向视频系统诊断农作物病虫害,是一种新兴且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深入研究了Jabber和H.264编码技术,首先通过VFW技术捕获农作物病虫害的视频,H.264编码技术对视频进行压缩,压缩后的视频数据通过Jabber服务器进行传输,对端通过H.264解码播放农作物病虫害视频,从而实现远程诊断。客户端采用Delphi作为开发工具,服务器端采用Jabber2.0实现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H.264是国际上最新的视频编解码标准,其编码效率可比现有MPEG-4提高50%,是未来几年内视频编码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简述了H.264的发展历程,列出其具有的新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结构框图,针对主要技术、新标准的技术优势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
视频压缩编码的新发展-H.264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264是国际电联最新通过的新一代甚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新标准覆盖电视广播、会议电视、可视电话、网络视频、移动视频等较宽的业务范围,得到广电、电信、计算机等领域的广泛关注。介绍和分析了H.264采用的新技术,诸如帧内预测、帧间预测、整数变换、熵编码、SP Slice、灵活的宏块排序等。这些新技术使H.264比之前的视频编码标准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更倾向于处理高清视频,实现在设备复杂度有一定增加的前提下提高视频,尤其是高清视频的编码效率。结合现行的H.264标准,对比了HEVC标准在编码结构、帧内预测、帧间预测以及熵编码技术上的改进和算法上的优化。对HEVC的具体编码技术进行分析,并将HEVC与H.264编码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EVC在编码性能上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H.264中帧内编码算法及其快速实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使用了帧内预测的编码方式,这与以往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帧内编码效率,节省了码流,但同时也增加了编码器的复杂度,因此有必要对H.264帧内编码算法进行快速实现,以满足实时视频通信的要求.首先详细介绍H.264帧内编码的实现过程,然后使用SIMD(单指令多数据流)技术对帧内编码进行快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与未使用快速算法相比,使用该快速实现算法后,H.264帧内编码速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鲁敏 《中国有线电视》2006,(21):2085-2087
自2003年推出H.26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以来,H.264迅速在Internet网和视音频领域得到普及与推广。阐述H.264的定义、H.264编码技术的主要特点与改进及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H.264帧内预测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的优化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H.264视频编码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采纳当前视频主流压缩技术研究的新成果,使其编码性能基本达到H.264/AVC标准的2倍,然而随着这种压缩性能提高的同时也加剧了编码计算的复杂度。该文针对此难题,对HEVC在块划分层面和预测模式筛选上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编码速度。  相似文献   

10.
H.26L是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制定的新的甚低码率图像压缩标准,主要应用于可视电话和网络视频传输。本文讨论了H.26L的编码原理及其相对于H.263视频编码标准的新发展,分析了该标准的优点及实用化遇到的问题。计算机对比实验表明H.26L通过采用1,4精度运动估计、增强的先进帧间预测编码和帧内预测编码.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压缩码率有明显改善,但同时运算的复杂度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基于H.264与AVS标准的帧内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源编码是通信系统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信源编码主要是对音、视频等数据进行压缩,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其中,H.264和AVS标准都是先进的视频压缩标准,它们分别是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文中从关键技术之一帧内预测技术,详细分析两种标准的帧内预测技术特点,并比较了两种技术的编码性能和算法复杂度。通过比较这两种编码技术的性能与特点,给实际中如何采用编码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视频通信不仅需要较高的压缩性能。还需要较好的抗误码性能。H.264的编码性能比MPEG-2.H.263和MPEG-4ASP提高约1倍,在抗误码方面也具有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对H.264中的一些抗误码工具进行了分析。并简单介绍了在抗误码方面可以起到较好作用的H.264分层编码标准SVC技术。  相似文献   

13.
冯苗  郭庆平  胡军 《有线电视技术》2006,13(12):92-94,96
本文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和ARM9$3C2410平台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使用USB摄像头获取实时视频,采用H.264标准对原始视频进行压缩编码,通过JRTPLIB实时流媒体编程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网络传输.用户在客户端使用浏览器即可查看远程视频图像。  相似文献   

14.
介绍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以及在视频监控方面的应用.这些新技术都是对以前标准的重大改进,使得H.264与H.263、MPEG-4相比,在压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将运动图像压缩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视频监控领域有着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市场对高性能视频业务的需求不断膨胀,原有的压缩视频标准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新的压缩视频技术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H.264/AVC是目前由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及ISO/IEC的活动图像专家组(MPEG)大力发展研究的,适应于低码率传输的新一代压缩视频标准。2003年3月由两  相似文献   

16.
张晶  席红旗  金志伟  李丰 《通信技术》2007,40(11):371-373
数据在不同系统和设备间互通互连的问题是视频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文中研究了H.263+到H.264转码器中Intra帧的转码问题,对快速得到转码后的预测模式及预测方向做了深入的研究.仿真试验表明:文中提出的转码算法在保证转换编码效率的同时,灵活性和鲁棒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陈浩  林涛 《有线电视技术》2007,14(12):21-22,26
现有视频的高质量低延时无线传输方案大多采用JPEG2000标准。而H.264在获得相同图像质量的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硬件亲和性,因此有必要对H.264和JPEG2000对高清晰图像的编码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264的编码效率高于JPEG2000。  相似文献   

18.
H.264/AVC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首先指出目前采用其他标准设计视频监控系统的不足,介绍和分析H.264/AVC采用的新编码技术,最后根据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主要讨论H.264/AVC在视频监控应用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SP/SI帧技术和分层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基于H.264标准的视频通信系统设计时,为提高编码视频流的抗误码性能以及编码器的编码效率,提出了一种信道自适应非平等误码保护(UEP)技术。该技术可根据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地确定H.264编码视频流在网络适配层(NAL)中的工作模式,在丢包信道中结合人眼的视觉特性重新对编码视频信息进行分区并分别采用不同优先级的误码保护。仿真实验表明,在有效提高H.264视频通信系统中解码器输出重构视频图像视觉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编码器端数据包的打包开销,从而提高编码器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JVT(Joint Video Team)开发的新一代的低比特率视频标准H.264具有出色的编码效率和压缩性能。其基本框架和已有的视频编码标准类似,但它包含许多特有的重要的技术特征,系统介绍这些特征及其性能,H.264对于研究多媒体通信和新一代的网络业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