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塑料污染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问题,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极大威胁,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微塑料会利用自身的污染性及对其他污染物的吸附性扰乱土壤生态系统,更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为了更加深入推进微塑料研究,结合土壤微塑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土壤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比分析了土壤微塑料分离及鉴定方法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微塑料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土壤微塑料的未来研究及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土壤基质复杂,微塑料体积小,分析土壤中的微塑料受到限制,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文章从目测法、光谱法、热分析法和其他方法等方面,介绍土壤中微塑料检测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微塑料对土壤有机碳、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生态系统中微塑料研究的不足,建议优化土壤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并形成统一的标准,确定土壤微塑料含量安全指标范围,从而减轻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微塑料是尺寸<5mm的塑料。微塑料污染已成为目前最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微塑料污染不仅会对水体和水生生物产生危害,还可能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依据近年来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分类及间接危害进行综述,介绍了微塑料采样、预处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与应...  相似文献   

4.
张雅珊  陈宗耀  马伟芳 《化工进展》2022,41(11):6080-6098
微塑料因轻薄、微小、易吸附等特点,在陆地出现后随水流进入大海,随气流暂时悬浮于空气中,随动植物、土壤活动等深入土壤内部,进入地下水中汇流入海,再因退潮、干湿沉降等原因从水、大气环境再次进入土壤;并有可能通过植物和水生动物食物链传递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本文通过计算微塑料的综合危害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得出结论:微塑料虽然对环境危害较大,但目前尚处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之内,然而如果人类仍不加节制,肆意生产和使用塑料,在80年后微塑料将给生态系统带来极大风险。目前由于技术限制很难集中有效地收集处理微塑料,微塑料在迁移过程中很难分解代谢,所以应重点从源头控制来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同时,由于人们对微塑料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因而深入了解微塑料与污染物的联合作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完善微塑料风险评价模型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岩溶区土壤微塑料的污染情况,本文以广西平果县龙何屯岩溶洼地作为研究区域,在耕地区、林区布设15个样品采集点,通过对土壤和水体样品进行采集、处理与鉴定,得出各采样点微塑料污染物的数量和粒径信息。结果表明:(1)研究区微塑料污染普遍存在,耕地区土壤微塑料平均丰度在(4.88±0.35)个/g~(2.7±0.35)个/g之间,林区土壤微塑料平均丰度在(8.12±1.99)个/g~(2.42±0.31)个/g之内。(2)受人为活动影响,研究区东、西两洼地的污染情况存在差异。西部洼地的耕地因农业活动的开展,土壤微塑料污染较为严重,东部洼地林区受人工放牧影响,土壤微塑料含量相对较高。(3)土壤微塑料浓度随土壤深度发生变化。近53%的土壤采样点的微塑料数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剩余47%的土壤采样点受人为活动干扰呈相反态势。(4)耕地区和林区土壤微塑料尺寸偏小,以20~100μm粒径范围的微塑料为主,分别占区域微塑料总数的92%和90.87%。  相似文献   

6.
裴磊  王发园  张书武 《山东化工》2023,(18):126-128+131
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微塑料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并具有较高的丰度。土壤作为人和其他陆生生物生存和繁衍最主要的基地,土壤的健康和安全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从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特性等方面总结了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效应,可以加深理解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机制,也有助于防治微塑料污染所产生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塑料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生态毒性研究逐步深入,而目前对于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仍较少。本文综述了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分离及检测,为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晶  田涛  王亚萍 《应用化工》2023,(10):2968-2971
梳理了激光红外成像系统分析土壤样品中微塑料的技术原理、前处理、样品转移、检测流程,归纳对比了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的技术应用与局限性分析,包括主要检测方法的技术流程、适用领域以及优缺点。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激光红外成像系统在土壤样品微塑料检测中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方法能够在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研究以及污染防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环境中的微塑料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为系统全面地综述了微塑料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分布以及来源情况,总结了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生态毒性效应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今后微塑料污染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为粒径小于5mm的,对动植物、人类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危害的微型颗粒。本文从微塑料的来源、形态、分类、分布、危害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塑料垃圾,分布于陆地土壤、海洋环境、大气环境、海陆生物甚至生活饮用水中,对动植物、人类和生态环境具有直接危害和潜在危害,提出了直接对微塑料进行处理、通过截留处理塑料来避免微塑料的产生以及从微塑料的污染源着手等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微塑料研究存在认知和相关数据获取不足、相关法律不够完善和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微塑料研究的建议和可行措施,以期通过对微塑料研究的分析,为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抵抗微塑料污染,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出台了正式法规来限制与禁止微塑料(微珠、塑料微珠)的使用。文章对微塑料做了详细介绍,总结了各国微塑料法规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微塑料法规存在的不足,并对微塑料法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广州化工》2021,49(16)
微塑料污染正在肆虐我们的生活,威胁生态和环境安全。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和搜索引擎调研法对国内外微塑料污染的现状、检测方法和政策法规等进行了调查,发现微塑料的污染已经非常广泛,我国对微塑料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晚,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但现在还缺少快速、精准、便捷的检测方法,微塑料污染控制已引起国家重视,国家层面已推出了相应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3.
高山雪  海睿洋  陈蕾 《应用化工》2022,(9):2726-2731
对微塑料的污染来源与生态风险进行了介绍,根据国内外微塑料的去除技术的研究,综述了过滤、混凝、电絮凝、密度分离、生物捕食、化学消化六种去除技术,分析比较了各种去除技术的去除率和优缺点,并对今后研究应用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工程应用进行展望,进一步说明了混凝-絮凝法的去除效率较高;不同技术组合使用,以提高污水中微塑料去除的效果及稳定性是将来研究重点。以期对未来污水中微塑料颗粒的高效去除技术的研发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杨天宇  么强  梁超  陈芳  赵博  孙耀胜 《应用化工》2023,(6):1800-1806+1812
系统介绍了微塑料的分离技术(密度分离、淘析法和油提法),消解技术(酸消解、碱消解、氧化消解、酶消解和UTS法)以及检测技术(目检法、光谱分析法和热分析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目前研究进展的总结分析,认为不同的分离、消解及检测技术都会导致微塑料丰度、化学信息、形貌特征的差异,从而使得不同研究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影响了对微塑料环境行为、污染现状和时空分布等研究。提出未来应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微塑料预处理及检测技术,更应关注图像分析与传统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通过机器学习,为微塑料研究提供更快捷、精准的检测分类技术。  相似文献   

15.
《山东化工》2021,50(13)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目前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土壤微塑料的提取及分离手段,并从物理表征和化学表征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最后根据现有研究基础提出对土壤微塑料具体研究的预测与展望,为今后土壤微塑料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水体微塑料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深、潜在危害大,已引起较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关于水体微塑料的去除技术已有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全方面的综述报道。介绍了水体微塑料的污染现状,重点归纳阐述了水体微塑料的去除技术。常见的水体微塑料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物化法(高级氧化法、絮凝沉降法)、物理法(格栅截留法、高级过滤法)和协同去除法。其中,絮凝沉降法、过滤法和协同去除法对水体微塑料的去除效率较高。最后,针对实际水体微塑料稳定性较强、难以彻底去除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发展建议,认为高级氧化技术发展潜力大,各种技术对微塑料去除机理需重点探究,以优化技术方案,为我国微塑料污染水体的安全治理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平华  陈雯琪  肖珊珊  方昌宇 《广东化工》2023,(21):123-125+148
采集了鄱阳湖两种底栖动物(铜锈环棱螺、圆顶珠蚌)样品,通过消解组织、密度浮选法分离、滤膜过滤和体视显微镜筛检出微塑料。分析了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初步评价了微塑料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均能检出微塑料。铜锈环棱螺与圆顶珠蚌中微塑料平均值分别为1793.0个/kg、1563.0个/kg,二者均以白色、纤维及2000~5000μm为主。内梅罗指数法评价铜锈环棱螺中微塑料属于中污染,圆顶珠蚌中属于轻污染。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为铜锈环棱螺与圆顶珠蚌中微塑料均属于轻微污染。  相似文献   

18.
微塑料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累积可能会给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介绍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重点阐述了微塑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据以往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以被植物吸收和转运,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根系吸收、生理活性等均有影响.对植物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也可以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并与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结合...  相似文献   

19.
微塑料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新型土壤污染物。总结了土壤微塑料的来源、分离及检测技术,综合对比了分离和检测技术的特点及优劣,以期为微塑料污染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伟雄  武纯 《广东化工》2023,(18):59-61+3
微塑料污染无处不在,其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已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废水中的微塑料等污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去除,并大量累积在污水污泥中,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塑料,污泥已成为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污泥微塑料的污染问题需要在污泥管理阶段引起进一步关注。本文总结了已有的污泥微塑料的研究,对污泥微塑料的含量和特性,污泥处理过程对污泥微塑料的特性的影响和微塑料对污泥处理工艺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为污泥微塑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