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7):2025-2029
对乙炔与1,2-二氯乙烷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使用AspenPlus11.0中的RGibbs反应器模块,并结合灵敏度分析工具,对不同情况下各产物在100~450℃下的平衡收率进行了计算;采用REquil反应器模块并结合灵敏度分析工具对1,2-二氯乙烷裂解反应、乙炔氢氯化反应以及二者协同反应在100~600℃下的平衡收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二氯乙烷裂解反应为强吸热反应,在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乙炔与1,2-二氯乙烷协同反应为微放热反应,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能自发进行;乙炔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提高逐渐降低。非聚合副反应对氯乙烯收率影响很小,但聚合副反应对氯乙烯收率影响很大,主要生成氯丁二烯。二氯乙烷裂解与乙炔氢氯化协同反应氯乙烯收率随着温度上升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系列不同负载量的Fe/ZrO2催化剂,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脱氯化氢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50℃时,负载Fe质量分数为1%的1Fe/ZrO2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好,1,1,2-三氯乙烷转化率约95.0%,顺式1,2-二氯乙烯选择性为91.0%,反应50h性能稳定不失活,1,1,2-三氯乙烷转化率约92.0%,顺式1,2-二氯乙烯选择性约90.0%。单一ZrO2载体上的脱氯反应初始转化率为90.0%,经过1h反应即快速失活。ZrO2催化剂失活归因于ZrO2表面酸性较强导致积炭。对于Fe/ZrO2催化剂,Fe物种不但提供新的活性位点,而且降低了催化剂的表面强酸性中心,使催化剂催化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对乙炔氢氯化反应体系主反应与副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采用Aspen Plus11.1中的Gibbs反应器模块并结合Sensitivity工具对单一产物、不考虑聚合反应与考虑聚合反应3种情况下各产物在90~420℃下的平衡收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从热力学角度讲,各反应均为强放热反应,标准状态下能自发进行;210℃以下各反应单独进行时均能达到接近100%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各反应乙炔平衡转化率逐渐降低且非聚合副反应降低的最快;当考虑非聚合副反应时,氯乙烯收率仍能达到97%以上;但当考虑聚合反应时,氯乙烯收率最高仅为0.6%,主要生成氯丁二烯。表明生成的氯乙烯容易与乙炔发生串联聚合,实际反应过程中应及时将氯乙烯移除,并避免乙炔过量。反应过程中应考虑催化剂的积炭失活因素,降低积炭。  相似文献   

4.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γ-Al_2O_3负载金属盐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温度、负载率对1,1,2-三氯乙烷脱氯化氢反应的影响。在γ-Al_2O_3负载2%Cs F、180℃、0.5 MPa优化条件下,1,1,2-三氯乙烷转化率达30%,偏二氯乙烯选择性达90%。用气-液-固三相反应器考察了沸腾鼓泡状态、添加阻聚剂苯醌对不同温度下Cs F-γ-Al_2O_3液相催化1,1,2-三氯乙烷制偏二氯乙烯的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3℃、0.1 MPa下,Cs F-γ-Al_2O_3对偏二氯乙烯的选择性高达85%,寿命长达230 h。用高温凝胶色谱(GPC)和红外光谱(IR)对Cs F-γ-Al_2O_3表面吸附物种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苯醌由于其对偏二氯乙烯的阻聚作用而能延长催化剂寿命。  相似文献   

5.
1,2-二氯乙烷反应精馏制备1,1,2-三氯乙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氯乙烷和氯气为原料,用反应精馏法制备1,1,2-三氯乙烷,并考察了反应温度,1,2-氯乙烷进料位置、填料类型和空塔气速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的条件为1,2-氯乙烷进料位置在塔的中上段,反应段温度为105-110℃,增大空塔气速和使用规整填料能明显提高1,1,2-三氯乙烷的选择性和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6.
以1,1,2 三氯乙烷为原料,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二氯乙烯,再与混酸(硝酸与盐酸)反应,得到1,1 二氯 2 硝基乙烯。考察温度、时间、三氯乙烷和氢氧化钠的用量比,偏二氯乙烯与混酸的用量比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得到优化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 5h,C2H3Cl3:NaOH=1 00:1 15,偏二氯乙烯的收率99%;第二步反应HNO3:HCl=1 3:1 3:1(mol/mol),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h,产物通过GC MS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1,1,2 三氯乙烷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二氯乙烯,与混酸(硝酸与盐酸)反应,得到1,1 二氯 2 硝基乙烯。考察了温度、时间、三氯乙烷和氢氧化钠的用量比、偏二氯乙烯与混酸的用量比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①偏二氯乙烯合成温度65℃,反应时间1.5h,n(C2H3Cl3)∶n(NaOH)=1∶1.15,偏二氯乙烯的收率99%;②1,1 二氯 2 硝基乙烯的合成n(HNO3)∶n(HCl)∶n(C2H2Cl2)=1.3∶1.3∶1,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h。产物通过GC MS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会霞  周峰  张淑梅  乔凯 《现代化工》2020,(6):196-198+203
采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法,系统探讨了反应温度、压力、原料含水量对异丙醇脱水反应和丙烯二聚副反应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说明,高温、低压有利于促进异丙醇脱水生成丙烯的目标反应,同时可抑制丙烯二聚生成甲基戊烯的副反应。当反应温度高于300℃时,异丙醇原料的含水量对异丙醇脱水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采用高温常压异丙醇脱水工艺,在使用耐水蒸汽催化剂的前提下,可采用异丙醇和水共沸物作为原料,可降低原料的获得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1,1,2-三氯乙烷催化裂解制偏二氯乙烯的催化剂和反应机理,以果壳、椰壳、煤质活性炭和石墨为载体,在中压反应器中,原料空速1.04 h-1,温度130~230℃的条件下,负载碱性金属盐制备催化剂,通过改变催化剂载体、载体处理方法、负载活性组分种类以及含量四个因素来考察催化裂解效果。研究表明:椰壳活性炭经过氨水处理,负载碱性金属盐可以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中负载氯化铯催化效果最好,转化率最高38%,选择率37%。同时发现了KOH作为活性组分对于本反应的进行有着很好的活性,130℃可达95%的选择性,寿命10 h左右。根据初步实验结果探索催化裂解机理可能为碳正机理。  相似文献   

10.
1,1,2-三氯乙烷在化学工业中十分重要,可以用来作溶剂、萃取剂、杀虫剂,并且可以用于医学领域起麻醉作用,也可以是制作修正液的原料以及用来生成1,1-二氯乙烷。综述了氯乙烯氯化法、塔式合成法、1,2-二氯乙烷反应精馏法、利用烯烃混合废气法、共沸精馏法等1,1,2-三氯乙烷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1,1,2-三氯乙烷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皂化反应合成偏二氯乙烯。考察了反应温度、碱质量分数、三氯乙烷和氢氧化钠的摩尔配比等对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70℃,碱质量分数10%,三氯乙烷与氢氧化钠的摩尔配比为1.00∶1.02,皂化粗收率97%~98%。采用淡碱为碱源,皂化釜余的废水TOC质量分数小于1×10~(-4),符合盐水电解的要求,实现了皂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二氯乙烷裂解管式反应器二维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阳永荣  曹彬 《化工学报》2002,53(10):1046-1050
建立了二氯乙烷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气相热裂解的二维模型 ,模型考虑了二氯乙烷热解生成氯乙烯的主反应和生成焦前体的副反应以及气体密度变化对裂解反应的影响 .模拟计算表明 ,二氯乙烷和氯乙烯的浓度沿径向分布平坦 ;但是管内近壁面处由于存在边界层 ,始终存在着明显的径向温差 ;近管壁处始终是裂解的高速率区 ,副反应也主要发生在管壁区 .表明确定最优的炉管管径时必须考虑提高裂解速率与降低结焦速率之间的平衡 .在距进口量纲 1管程 0 .3左右的管壁处裂解速率达到最高 ;副反应速率的最大点位于出口管壁处 .与工业数据比较后发现 ,炉管出口的转化率、选择性、出口压力和温度等数据与模型预测值一致 ,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以偏氟乙烯为原料,经光氯化、脱氯化氢、溴化加成3步反应合成1,2-二溴-1,1-二氯-2,2-二氟乙烷,试验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光氯化反应时温度低有利于2,2-二氟-1,1,2-三氯乙烷选择性的提高,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能加快反应脱氯化氢的速率,溴加成的合适温度为15~20℃.结果表明此合成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以SAPO-34分子筛为活性组分制备的催化剂催化裂解1,2-二氯乙烷(EDC)制氯乙烯的催化反应性能,考察了空速、反应温度、载体对催化裂解1,2二氯乙烷制氯乙烯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反应工艺条件:在350℃,常压,EDC空速为2 h-1时,EDC转化率达到57%,氯乙烯选择性达98.5%。  相似文献   

15.
将在蒸发器气化的氯乙烯和氯气以等克分子量加入反应罐合成三氯乙烷。反应器是带搅拌和冷却夹套的钢制设备,三氯乙烷是在液相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用冷却水调节,保持20℃。触媒是在反应罐生成的氯化铁。生成的三氯乙烷从反应罐溢流到洗净器水洗后,到水分离槽,以比重差进行分离。三氯乙烷胱盐酸生成偏二氯乙烯时,往  相似文献   

16.
<正>一种乙炔与二氯甲烷耦合反应制备氯乙烯联产二氯乙烯及1,1,2-三氯乙烷的方法:C N 104672054A∥徐云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公开日期:2015-06-03该发明涉及一种乙炔与二氯甲烷耦合反应制备氯乙烯联产二氯乙烯及1,1,2-三氯乙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炔与二氯甲烷混合后通过反应器,其中装填有催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炔与二氯甲烷同时发生二氯甲烷偶联反应以及乙炔氢氯化反应,乙炔与二氯甲烷的摩尔比为(0.5~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丁烯资源中异丁烯体积分数增加、烷基化C4原料组成变化引起生产波动的现状,借助热力学方法对1-丁烯、2-丁烯、异丁烯与异丁烷在-10~50℃内液相烷基化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烷基化反应为不可逆放热反应,放热量随温度升高略增大,生成目的产物放热量略大于生成副产物放热量,异丁烯烷基化反应放热量最小;不同丁烯烷基化反应平衡转化率均在99.9%以上,异丁烯烷基化平衡转化率略低于其他2种烯烃,主、副反应平衡转化率均随温度升高略降低;辛烷值较高的TMP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副产物DMH、MH选择性增加。随着C4原料中异丁烯体积分数的增加,烷基化目的产物的选择性略降,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降低趋势增强,温度对烷基化产物辛烷值影响敏感,有效控制并稳定反应温度可弥补烷基化产品质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碳四烯烃催化裂解的宏观反应规律,对该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归纳出了不同温度下各种反应发生的规律。按照不同温度下的主导反应及其发生的程度,将碳四烯烃的反应情况划分为三个区域:300~400℃聚合反应程度大于裂解反应,而且会发生裂解小分子产物的二次聚合;400℃时聚合和裂解反应的程度相当,没有二次聚合反应发生;400~650℃时裂解程度加大,裂解反应大于聚合反应,裂解产生的大分子产物会发生二次裂解。因此,高温更有利于裂解,在降低自由基反应发生的情况下,将会使裂解反应的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偏二氯乙烯生产工艺、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及其改性共聚物应用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偏二氯乙烯经1,1,2-三氯乙烷的生产工艺及与其他单体的共聚工艺。  相似文献   

20.
贾正桂 《化工时刊》2005,19(12):19-21,24
以1,1,2-三氯乙烷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二氯乙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1,1,2-三氯乙烷和氢氧化钠的用量比等对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5h,n(C2H3Cl3):n(NaOH)=1:1.15。产物纯度为95%,收率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