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对视力的矫正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视觉日益增长的需求,视功能的检查越来越重要,与视觉相关的症状出现的原因有屈光不正、眼病和双眼视功能的异常,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正确地测量眼位,掌握调节和聚散功能测试的方法,检查眼球运动,分析注视视差和进行双眼物像大小的测量。本文主要是综合介绍调节和聚散功能的检查方法,并通过几个实际案例分析调节和聚散功能和日常生活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临床工作中非斜视性视疲劳患者的双眼视功能,了解视疲劳患者中隐斜及调节功能的情况,为进行视觉训练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2008年7月~11月非斜视性视疲劳患者34例,进行双眼屈光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Morgan标准值进行分析,34例非斜视性视疲劳患者中,远水平隐斜异常23例(67.65%),其中外隐斜患者10例(29.41%),内隐斜患者13例(38.24%);近水平隐斜异常20例(58.82%),其中外隐斜患者12例(35.29%),内隐斜患者8例(23.53%)。92.65%患者单眼调节灵敏度异常,85.30%患者双眼调节灵敏度异常;48.53%患者单眼调节幅度低于其年龄段平均值;负相对调节异常比例(38.24%)明显高于正相对调节异常比例(2.90%),14.71%患者调节反应(BCC)异常。结论:视疲劳患者单眼调节灵敏度及双眼调节灵敏度明显降低,临床工作中不能忽略单/双眼调节灵敏度检查,在明确诊断视疲劳前应综合分析双眼视功能各个参数而不是分析某单一参数。  相似文献   

3.
<正>人的双眼并不是简单的单眼视觉叠加,而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立体视觉感受,建立在双眼调节功能和运动功能基础上的复杂工作。针对调节所做的检查包括调节广度、调节灵敏度、调节反应及正负相对调节;针对聚散功能所做的检查包括集合近点、远近的聚散能力、聚散灵敏度测量等多项检查。以下将以双眼视的综合分析法对一例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诊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聚散运动是人眼一个重要的视觉功能。聚散运动、调节和瞳孔反应被统称为距离感知三联动。传统的理论认为调节与聚散运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近用斜位检查被看作是检查集合异常的手段,被直接用于AC/A值的计算中。本文将以四项聚散运动为基础,重点讨论近用斜位与集合异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斜视与聚散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4聚散功能的检查 上期讲述了调节功能的检查,即调节幅度、调节反应及正负相对调节和调节灵敏度。下面就聚散功能(能力)的检查做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1眼镜店开展视觉训练的意义视觉质量取决于眼睛的屈光状态、晶状体的调节功能、眼球聚散功能、视觉信息传导功能和大脑视中枢整合功能。正常的屈光状态是实现完美视觉的基础。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是将进入眼内的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眼球的聚散作  相似文献   

7.
双眼视功能训练是指为了改善和恢复双眼视功能而给予调节、辐辏和眼球运动以及调节、辐辏和眼球运动之间的关联性的训练。目标是为了解决双眼视异常问题,从而提高视觉品质,更加舒适协调运用双眼。目前,通过训练可以解决的双眼视异常问题有调节异常、早老花、视疲劳、阅读障碍、斜视手术后功能恢复、外隐斜等。  相似文献   

8.
从屈光学上讲,屈光不正是指眼球在调节静止状态下,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入眼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个焦点形成在视网膜前或视网膜后,有的根本不能形成焦点。因而将屈光不正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 屈光状态与调节是相互联系的。调节是指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屈光能力改变的现象。由远看近时调节增加,由近看远时调节放松。双眼调节屈光力增加的同时还会产生集合现象。当违背了调节的正常生理活动,两眼调节不一致或调节与集合不匹配时就会形成调节功能异常。调节功能异常不仅使患者产生视疲劳,而且会  相似文献   

9.
调节是人眼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正常的调节可以使人无论看远或看近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而且不会有视疲劳症状,但对于调节异常的病人,往往会引起视力下降,视疲劳症状明显。调节往往是不自主的发生,对于检影验光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调节的论述,结合具体病例,阐明在对近视、远视、散光眼的验光(动态)过程中如何通过影动、视力变化情况识别调节紧张,通过云雾法试镜或散瞳验光的方法排除调节因素,以取得准确的数值。  相似文献   

10.
AC/A是指单位调节所诱发的辐辏量与诱发该辐辏的单位调节量的比值。调节与集合之间协同关系失调、眼肌本身功能不全、眼屈光不正等因素会导致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异常。AC/A异常者往往会导致视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视觉训练也称为视觉治疗,是通过光学、心理物理学等方法,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特定的视觉状况,因人而异制定出一系列训练方案,通过训练产生对视觉系统(包括调节、辐辏、眼球运动等)一定的认知负荷(这个负荷一定要高于日常需要),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的适应能力。如同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运动功能,通过训练双眼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两者的协调性可以显著提高视力、增进视觉技巧、开发视觉潜能、改进视觉功能,从而治愈视疲劳、眼球运动障碍、阅读障碍等双眼视觉疾病,达到舒适、协调使用双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电脑电视的使用频率逐步增高,随之而来的是视疲劳等症状的出现,这使得人们对良好视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看见,还必须看得清楚、看得舒服.而现代眼视光是将眼睛作为工作对象,将恢复和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作为目的,通过各种方法使人们在读书和工作时,达到最佳视力、最舒适的用眼和最持久阅读的理想视觉状态.由于视疲劳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在日常验光工作中,对于一些有视疲劳症状、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患者,应该引起重视和关注.本文结合集合不足患者和假性集合不足的患者各一例,浅谈双眼视测量方法、集合不足患者和假性集合不足患者的体征、病例分析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随机抽取150名近视度数有增长、有视疲劳症状的青少年,进行调节功能检查,针对调节灵活度差的青少年试行调节灵活度训练。结果:发现使用Flipper镜训练2两周后症状普遍得到缓解,4周后症状完全消失。分析:大部分出现症状的青少年都是由于原镜度数不足,相当于处于欠矫状态,采用全矫处方时调节力有变化所致,所以对于近视光度有增加、有视疲劳症状的青少年建议采用调节灵活度训练,不建议简单采用低矫处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老视镜的验配中,除了要检查屈光度、考虑调节因素外,还要考虑集合因素。调节是为了保证清晰,集合是为了保证舒适。方法:首先需要通过问诊了解顾客的需求。其次,要对老视患者进行屈光检查。第三,对存在视疲劳、感觉视物模糊或阅读不能持久的顾客,要进行调节力和聚散力的测量。结论:对于老视的患者,不仅需要进行全面的屈光检查、正负相对调节的测量,还要进行集合功能的测定,这样才能配出视物清晰、感觉舒适、令顾客满意的眼镜。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也在变化,人们近距离用眼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各类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越来越多的近视眼患者严重影响到视觉健康。双眼视异常将导致一系列的视功能异常,与视疲劳有着密切的关系[1]。因此,有必要对近视眼人群集合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异常进行总结分析。1资料与方法检测对象:本院就诊的81名成人近视眼患者,年龄18~35岁,男40人、女41人,双眼矫正视力均能达到1.0,无显性斜视,无其他眼科疾病。根据屈光度分为中低度组  相似文献   

16.
1反转拍介绍反转拍又称双面镜、蝴蝶镜,是视觉训练、检查的工具。它可以测量单眼受到镜片度数刺激及放松所显示出的反应能力,亦可同时测量其调节和聚散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是一种现代版眼睛保健、检查工具,可随时、随地进行眼睛功能的锻炼,充分调动眼睛的潜能,提高阅读速度,缓解视力疲劳,改善调节速度、增加调节幅度,有效地改善调节滞后、调节功能不足和缓解度数上升。其规格有:双面镜±0.50、  相似文献   

17.
正人的两只眼睛并不是简单的单眼视觉叠加,而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立体视觉感受,建立在双眼调节功能和运动功能基础上的复杂工作。针对眼部调节、运动功能所做的检查即为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NRA、PRA、BCC、聚散能力测量等多项检查。国际上,"双眼视功能检查"已成为验光配镜的一项重要内容。眼科专家也一直强调:不做双眼视功能检查,您的配镜可能不准确。  相似文献   

18.
屈光检查程序中有多项有关调节功能的检查,因调节与集合功能的联动性,所以直接影响着戴镜者的双眼视问题。本文从调节的概述、调节功能的检查及调节异常等三个方面叙述了调节检查的重要临床意义,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双眼视异常有视疲劳症状的患者进行视觉训练,观察不同年龄患者双眼视的恢复及视疲劳的缓解情况,探讨视觉训练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缓解视疲劳的疗效。方法:收集视光门诊双眼视异常视疲劳患者97例,完成训练的73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43岁。首先请患者填写症状问卷调查表,这些有疲劳症状的患者的问卷分数都大于等于16分。然后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最后进行屈光检查和双眼视功能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针对个人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随访观察1到6个月,复查屈光度和双眼视功能。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视疲劳的缓解率明显不同。结论:视觉训练缓解视疲劳症状疗效较好,但对不同年龄患者效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眼过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对眼部健康问题关注程度也大为提高。本文通过对有关调节幅度的基本概念特别是7种测量调节幅度方法的探讨,结合特殊案例分析,提出了对调节幅度异常者进行一定的视觉训练,从而达到缓解视疲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