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业新闻     
《自动化博览》2023,(11):3-7
<正>中控技术突破井工煤矿智慧管控系统,赋能智慧矿山建设2023年11月3日,中控技术与山西寿阳段王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智慧管控系统项目。此次项目的成功签约,标志着中控技术在煤矿智能化控制系统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井工煤矿智慧管控一体化系统项目的突破。通过运用“大数据平台+PLC(G3/G5)+DCS(ECS-700neo)”产品技术模式填补了国产化DCS控制系统在煤矿行业自动化控制及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的空白,也为煤矿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郭志鹏 《自动化应用》2024,(2):138-139+142
为探究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要点,以天地王坡煤矿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实际建设需求,从智能综采、智能掘进多个角度入手,详细探讨了智能化煤矿建设方案中的具体技术要点内容。从实际成效评估来看,天地王坡智能化煤矿建设方案整体已处于较优水平,预计其将在后续工作中发挥较突出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提出了"一朵云+一张融合网+三级平台+N个应用模块"的智能化煤矿建设总体技术架构,分析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构建思路,形成技术架构统一、功能模块有增减、硬件参数有差异的智能化煤矿统一采购、统一建设、综合运维模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存在的认识与理念不统一、智能化发展不平衡、5G应用场景不成熟、"透明地质"技术保障支撑能力不足、采掘失衡与掘支失衡、对复杂条件适应性差、智能化巨系统兼容协同困难、井上下智能机器人发展不成熟、管理与人才储备不足、投入保障不足等10个方面的问题,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装备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人才体系创新等方面指出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开展的科技攻关方向,提出了构建智能绿色煤炭产业新体系的发展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是实现煤矿智能化建设高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瓶颈,对于确保数据运营合规、保障数据质量、防控数据风险、提升数据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缺乏完善的方法论体系指导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针对该问题,从数据治理要素、治理机制、治理层次和治理过程4个维度构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要素-机制-层次-过程参考模型,提供多维度融合的方法论视角和理论分析逻辑,达成对关键问题的认识。分析得出复杂系统理论、数据战略管理理论、协同创新理论、数字连续性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信息生命周期理论、PDCA循环理论是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参考模型的指导下,基于相关理论基础,构建包括数据治理环境、驱动与保障因素、顶层设计、数据治理域、数据治理过程与能力5大组成部分的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对标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得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尚需进一步突破数据价值运动规律揭示、元数据与数据字典构建、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体系管理规则设计、复杂巨系统数据耦合模型开发和数字智慧发生规律建模等5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煤矿在智慧矿山建设中的几个关键方面:1)煤矿的整体规划设计;2)数据采集层建设;3)工业环网和办公信息网的建设;4)一体化监控系统和综合管理办公信息系统建设;5)智能决策支持系统;6)人才培养。分析了生产过程、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对可靠性要求高,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智慧矿山建设过程要将生产和办公管理系统分开进行建设。还有我国现阶段智慧矿山建设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煤矿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给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而煤炭开采是一项专业性强且风险因素高的工作,应用5G等新技术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煤矿行业实现长远稳健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煤矿智能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应用5G技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从煤矿井下定位、虚拟交互、生产远程实时控制、远程协同运维、移动边缘计算、智能无轨辅助运输、井下安全巡检与防护等方面探讨了5G技术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振  夏婷 《互联网天地》2020,(10):42-47
1、引言随着新基建时代的到来,运用5G、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智慧创新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将推动交通行业向智慧化、数字化方向迈进。交通行业作为新基建发展“两新一重”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已成为助力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的新动能,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智慧交通的规划与建设是交通行业助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交通行业研究的新课题,具有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军龙 《工矿自动化》2023,(S1):128-130
煤矿电力系统智能化改造或建设应实现高效率传输、低成本维护的应用与管理,有很多煤矿未建设电力监控系统或只符合智能化建设的部分标准要求,系统功能单一,只能进行实时数据显示及远程控制,在煤矿井下生产工作面快速推进、设备频繁搬迁及复杂环境下,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可靠性与维护工作量成为首要解决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清水营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业内新型智能技术和理论,结合清水营煤矿现有技术条件,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基站的煤矿智能电力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煤矿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关键技术的应用。该系统融合了智能矿山、边缘计算、无线采集终端、设备精确定位、GIS、无线互联、智能故障诊断等概念,将智能化技术与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基础功能进行深度融合,为煤矿智能化设计理论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时代下我国矿区智能化发展诉求与矿山无人化进程中遇到的复现难、协同难的技术问题, 本文融合智慧矿山理念、ACP (Artificial societies +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 parallel execution)平行智能理论和新一代智能技术, 设计并实现了智慧矿山操作系统 (Intelligent mine operation system, IMOS), 为平行矿山智能管理与控制一体化提出了解决方案. 本文首先分析露天煤矿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露天矿山智能化发展情况; 面向露天矿山无人化与智能化需求, 深度融合数字四胞胎理论, 设计了虚实融合的IMOS架构; 详细阐述了IMOS子系统架构与功能, 包括: 单车作业系统、多车协同系统、车路协同系统、无人驾驶智能系统、调度管理系统、平行系统、监管系统、远程接管系统和通信系统; 并探讨了IMOS关键技术, 即平行矿山仿真建模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矿区通信技术和协同作业技术. 该操作系统是国内首套露天矿山无人化与智能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并能够迁移到不同矿区不同作业场景, 推动矿区智能化无人化发展, 减少人工干预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并可结合社会发展要素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矿区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建设可提高煤矿安全管理以及生产水平,并为煤矿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客观保障。各地区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果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整体智能化建设的力度仍有待提升,本文分析了煤矿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智能化煤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质量低、数据治理体系缺乏、数据赋能不够充分等问题,分析了智能化煤矿大数据治理的基本需求,研究了智能化煤矿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清洗与标准化处理、数据资产规划、数据共享交换等关键技术。结合小保当煤矿数据治理现场实践情况,提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智能化煤矿大数据治理总体技术架构,该架构功能与智能化煤矿大数据治理的基本需求相对应,向下实现多源异构感知数据的接入、集成和融合,向上为各种煤矿智能化应用开发提供数据服务,中间沉淀煤矿各类业务指标、模型算法,形成煤矿重要的数据资产。基于不同的数据接入协议,通过数据接入存储服务统一接入煤矿各系统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与标准化服务实现数据加工,提升数据质量;采用分层治理架构将数据转换为体系化的分层数据资产;通过数据共享服务将数据资产以标准接口的方式提供给其他系统使用,实现数据价值落地。从煤矿单系统应用、矿井级应用和公司级系统应用全方面展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成果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实践应用情况,智能化煤矿大数据经过统一的数据治理之后,能够实现数据的融合应用,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质量,形成煤矿独有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煤炭资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智能程度是影响现代化煤矿开采的重中之重,而智能化的核心就是对煤矿的设备运转、工业生产、信息安全等数据进行智能的监控和分析。传统的SCADA工控系统形式单一,因为设备厂商协议的限制,在一个煤矿中可能会同时存在多套系统。煤矿是一个系统繁杂、环境复杂的空间生产管理体系,想要实现煤炭无人化和少人化开采的愿景,必须要对矿区全部数据进行统一的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调度。本文针对不同厂家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问题、矿区生产环境问题等,利用基于底层优化的OPC-UA协议栈,使用Redis和MySQL等数据管理工具,结合大数据技术、数据融合技术、机器学习技术,最终实现50000点I/O在2秒以内的高速、海量、智能、统一的PLC数据通信系统Bridge。  相似文献   

13.
回顾《工矿自动化》杂志推动和见证中国煤炭50年从煤矿机械化到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与创新实践的发展概况,阐述了煤矿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历程。对煤矿信息基础设施、自动化及智能化装备和系统的研发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实现异构网络融合与统一承载是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在主干网+接入网异构网络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有线通信传输速率已达10 Gibit/s以上,5G和WiFi6等无线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平台;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IP广播、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融合,构建多网融合通信系统,实现了融合承载网络与统一位置服务。煤矿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发展迅速,采煤工作面在实现工作面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等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基于透明地质的工作面自适应截割技术、自动放煤控制技术等;掘进工作面在实现仿形截割、定位导航、远程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钻锚一体化、多机协同、基于地质模型的掘进截割模板规划等技术进行攻关,取得较好效果;智能变频节能传动支撑煤流运输系统智能装备发展;煤矿机器人集成研发及应用,巡检机器人成熟应用,智能辅助作业机器人得到攻关,多场景机器人集群调...  相似文献   

14.
基建现场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为了提升基建现场管理的规范化与管理效率以基建现场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为研究目的,基于物联网技术进行基建信息共享APP系统建设进行设计与研究,提出系统物理结构搭建与软件系统设计相结合将基建现场设备材料管理、现场巡检、视频监控及消防报警一体化、自动化管理,提高基建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本文的研究实现了基建现场信息非人工采集和基建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对于基建管理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可大大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达到基建现场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煤矿信息化的定义出发,回顾了煤矿信息化建设经历的单机(系统)自动化、综合自动化、矿山物联网、智能矿山、感知矿山等阶段的特征、典型问题及具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指出:单机(系统)自动化矿山仅能够对单一设备或单一系统进行简单控制,属于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综合自动化矿山实现了多系统间的自动化控制,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属于煤矿信息化建设的中级阶段;物联网矿山、智能矿山分别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相联及深度相联,感知矿山实现了矿山信息与状态的认知与知识集成,属于煤矿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梳理了煤矿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和智慧化之间的关系,指出:煤矿信息化包括矿山数字化、虚拟化和智慧化的所有内容;物理矿山、数字矿山、虚拟矿山通过物的集成、数据集成和语义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体,智慧矿山是该闭合体的核心。分析了目前煤矿信息化建设在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煤矿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自治设备大量涌现;煤矿透明化与精准控制;边缘计算与云平台协同;智能APP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6.
《自动化博览》2023,(2):90-93
<正>1目标和概述1.1行业挑战飞速发展的基建建设,给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伴随着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逐年推进和公路运力需求的快速增加,国家相关部门提出推进智慧隧道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我国公路隧道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绿色节能化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曹艳军 《工矿自动化》2023,(S1):76-78+112
根据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智能化建设经验,重点提出了智能化选煤厂建设框架内容,确定选煤厂智能化要围绕标准化建设、智能化生产、平台化发展、智慧化决策4个方面建设。分析了选煤厂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下一步的重点建设方向:推进可视数据赋能洗选;推进“一人一厂”管控模式;推进“选煤大脑”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智能化家居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生活个性化和自动化的所需品。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化家居中的“第一道门”——智慧防盗门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所设计的系统含有安全系统、用户系统、监控系统等3个子系统。解决了目前大多数防盗门所存在的“功能单一、防盗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为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19.
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与实际运营效果直接体现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本文以国内某高校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为例,介绍了基于教育新基建的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内容,分析研究了新基建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特点,从工程建设角度提出了适应实际工程的智慧校园建设思路及框架,并进行了具体分析。文章按照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分期实施的思路,整理并总结了一套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基建工程建设相融合的新校区建设分工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高校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A&S》2009,(6):I0048-I004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监狱第一期安防工程建设于2006年底,整个系统规模包含监控、门禁、报警、对讲等多个子系统,一期监控点数超过700多点。使用单位的建设目标是,希望把哈尔滨监狱安防系统建成全国一流的智能化监狱,打造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