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水体重金属污染日趋严峻,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因此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利用水生生物监测其水环境的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和实用的方式。本文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对不同水生生物(鱼类、藻类、介形类)的毒性效应。利用相关模型对两种组分引起的联合毒性进行研究,阐述了浓度加和模型(Concentration addition model,CA)、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ction model,IA)以及两阶段预测模型(Two-step prediction,TSP)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联合毒性预测方面的应用。本文总结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生态毒性效应及其相应评价方法,可为利用水生生物评价水环境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也为未来建立更科学、可靠水质评价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调查东江湖水域兽药抗生素污染情况,评价生态风险,为安全用水提供依据.运用UPLC-MS-MS技术,对东江湖水域中3大类42种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3大类10种兽药抗生素,其中环丙沙星检出率高达13.8%,检出浓度在0.053~0.287μg·L-1.抗生素的季节和区域差异明显,与水产的过... 相似文献
7.
土壤、地下水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及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目前,仅对某单一污染物的研究已经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多种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复合污染的情况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而且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复合污染的修复难度。土壤和地下水是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主要富集场所,同时也是生物生存的重要依托,一旦被污染将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及其生态毒性进行了介绍,简要概括了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修复方法,并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针对安徽省中南部某化工厂污染现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采集28个土壤样品,并对其中的汞、砷、铜、镉、铅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一遗留地块内土壤重金属中的汞、砷、铜、镉和铅,分别达到平均含量为0.32,11.29,36.25,0.37,27.10 mg·kg-1;依据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指数分析结果,五类重金属的危害性等级大小顺序为:汞>镉>铜>砷>铅;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明:土壤重金属的RI均值441.5,Hg、Cd分别属于较强生态危害、强生态危害,剩下三个则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依次为汞>镉>砷>铜>铅,而汞的作用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10.
11.
文章介绍了我国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并概括了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及各自的特点。分析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及联合修复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指出将这三类技术联合使用,取长补短,可实现经济、有效生态清淤与处置,这也将是河湖底泥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全面分析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及成因,开展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十分必要.通过从土壤重金属物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土地功能区域重金属含量、矿区地表水及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等方面分析得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到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的叠加影响,造成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成分包括镉金属、锌金属、铜...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了解广州市某城中村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研究区域内的23个采样点,分析土壤中6种重金属(Cd、Cu、Ni、Pb、As和Hg)的含量,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开展污染状况评价。结果表明,Cd、Cu、Ni、Pb、As和Hg均在采样区域的土壤中被检出。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受到Cd的轻度污染,Hg的中度污染,Cu、Ni、Pb和As的重度污染。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u、Pb和As的污染最为严重,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Pb和As、Cd和Hg被认为具有相似的来源。研究结果可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广州开发区重点企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本文以73家重金属企业厂区内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处于清洁(安全)水平,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34;生态环境风险总体表现为强生态危害,土壤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15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