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位于南北过度带上,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较高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重点阐述了几类高发的气象灾害以及防御的措施,以期农业生产人员能够了解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以及危害,在生活中积极的采用针对性的防御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气象变化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为增强农业应变气象变化的能力,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发挥好气象服务在"三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性,介绍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工作流程及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从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及防御体系的建设;形成覆盖范围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注意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个性化和精细化;逐步加大气象服务的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逐步提升气象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以减少自然灾害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但是,就农业产业特性分析,自身抵御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能力偏弱。加上,部分群众知识水平不高,对科技发展农业的认识不足。因此,从科技兴农的角度出发,并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着手,分析农村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确保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几年来各种极端天气的出现,自然灾害现象频现,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危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不能够避免,但是可以通过研究气象灾害的特点,提前做好防御措施,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国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已经初见规模,但目前还不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检测系统落后、预警系统不完善、农民的科学知识少等,这些方面还有待加强。通过介绍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农业气象的特点以及地方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现状,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受到了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针对当前气候变化导致各类气象灾害频发问题,研究气候变化对各类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对策。通过分析大风灾害、冻害、霜冻灾害、沙尘暴灾害等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各类农作物产量降低的问题,提出农作物种植区周围建造防风林带、选用抗寒农作物品种、覆盖农作物幼苗、贯彻退耕还林政策等对策措施,实现各地区农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厄尔尼诺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天气的关注程度逐日增加。各级政府领导对加强农村气象服务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拓宽气象为农服务的范围,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农业增收、服务增效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了综合分析影响寿光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特征及防御措施,利用寿光市1959—2016年的降水、大风、日照时数、冰雹等气象观测资料和灾情记录资料,结果表明:影响寿光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依次是暴雨洪涝,受灾面积比例41.6%,干旱受灾面积比例24.5%,冰雹、大风受灾面积比例均为15.5%,连阴雨受灾面积比例2.6%,其他受灾面积比例0.3%;平均10年4遇一个旱年或涝年;2004年以来,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几率大,但受灾面积明显减小。以期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第一手资料,趋利避害,提高寿光农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8.
海盐生产系露天作业,每年的4~10月份,是滨州海盐生产的黄金时段,此时也正是各种气象灾害的多发期。系统的阐述了影响海盐生产的大风、冰雹、暴雨、风暴潮、连阴雨对其危害,并提出了防灾措施,从而为防御气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海盐生产,提高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同时也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产业部门,作为一切生产首要条件的农业为国民经济的生产发展和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及基础产品。而现今由于全球气候的改变和自然环境的恶化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我国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对自然资源的调整和保护,同时也加大了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和研发力度。主要围绕我国气象灾害的类型及其地域分布特点和时空分布规律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来分析发展我国农业的优势和劣势,深入探究影响和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气象因素,以寻求建立和革新并完善减少气象灾害的调控及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潇 《机电信息》2010,(3):42-43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猛增和车辆行驶速度的提升,对交通运输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超速、酗酒等违反交通规则的因素,各种自然灾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低能见度浓雾等气象灾害以及由于气象灾害诱发的伴生灾害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中的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11.
以2016年为例:奉贤区气象局借助社会科普资源和平台,积极探索N("节点"、"公益"、"课堂"和"基层")+气象科普等多种方式,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服务和健康与气象等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科学防御气象灾害和合理利用气象信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气象科普惠民的外溢效应进一步凸显,得到广大市民和农业种养户的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12.
气象灾害是人类遭遇最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最为广泛的自然灾害,且气象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分布广的特点。满洲里地处呼伦贝尔高平原和大兴安岭边缘过渡地带,在东亚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边缘的影响之下,气象灾害频发,对满洲里地区现代农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满洲里地区历史上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现代农业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奉贤区推进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三农"问题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完善农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  相似文献   

14.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经济与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利用气象预报来预防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并提高防范气象灾害的危害,是每一位农业工作者所努力的方向。主要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与应对方法,并结合我国现状,分析了预防农业气象灾害有效及科学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5.
依托国家自动气象站采集的2007—2017年十年的精准的气象数据,结合邢台红紫薇研究所一手受灾资料,跟踪研究红紫薇生长过程,从农业气象技术服务的角度,对制约和影响紫薇生长的气象灾害进行逐年逐项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低温是影响和制约美国三红紫薇生长的最主要气象灾害因子。采用SPSS软件结合数据库建立冻害预警模型。当致灾天气可能出现时,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告知用户最新气象信息,积极发挥保障作用,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积极发挥农业气象技术服务作用,制作多种专项服务产品,为种植提供详细指导。通过探索气象致灾因子防御方法和要点,积累了为农服务实践经验。建立预警模型,为提供更精、更深、更及时的气象服务以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相关农业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得到迅速发展,而且被实践应用到各个农作生产领域。但是,与国外相关技术和经验对比而言,国内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相对滞后,现存的研究成果还有诸多不足之处。由此而展开论述,在分析国内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就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风险动态评估技术研究、多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技术研究、多气象影响下灾害风险变化的评估研究等几大方面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展望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气温上升,气象灾害频发,气候对都市农业生产影响显著。针对我国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基础还比较薄弱的现状,对现阶段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气候变化、气象监测、灾害预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等6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功能实现为基础研究开发了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完成了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的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并设置系统规则规范化用户操作.该系统的应用,也有利于气象预警的规范化、业务化,可对各种气象灾害及时监控、预警,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9.
霜冻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而晚霜冻对农业生产来说,更是致命杀手,它会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下降和质量的下滑。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州晚霜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晚霜冻成因和空间特征分布,对预防晚霜冻提出相应措施,对晚霜冻出现后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补救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西藏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伴随气候变暖将有所增加。文章通过西藏气象灾害脆弱性及致灾因子分析,提出农业气象灾害治理对策。即加强西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适地作物品种改良、研发与推广,大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农牧业产业现代化、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充分利用高原气候资源优势和当地防范气象灾害风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