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雅静  白红娟 《山西化工》2012,32(1):24-27,39
综合评述了厌氧消化技术研究进展。从脂肪及离子含量、温度、固含率及稀释率、接种物和接种量等方面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潘凤开 《广东化工》2013,40(4):168-169
厌氧消化可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文章简单介绍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原理、分类、影响因素及其工业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并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规模化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内源性抑制问题,从改进反应器、共消化、添加生物炭、添加微量元素以及生物强化5个方面分析了减缓内源性抑制的优势和不足,并从反应器设备改进和机理研究2方面对减缓内源性抑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潘翔  张铭  张焦  李义柱  江峰  杨旭媛  黄慧敏 《广东化工》2024,(5):114-115+113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厌氧消化技术是目前餐厨垃圾资源化的主流处理工艺,文章分析了我国餐厨垃圾的处理技术现状,其中厌氧消化技术作为目前的主流处理工艺,从厌氧反应器类型、厌氧消化工艺等方面着重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为提高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刘先凯 《山东化工》2022,(18):206-20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餐厨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资源化处置方式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我国以湿式厌氧消化工艺为主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正在大力建设当中。首先对3种不同湿式厌氧工艺反应器的构成、适用范围、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其次分析了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项目成功的工程应用实例。最后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的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后续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餐厨垃圾(Food Waste,FW)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过程中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的抑制机理,总结了混合消化、预处理、添加微量元素、添加生物炭和改进反应器5个措施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指出了这些措施在提高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4):1087-1093
阐述了餐厨垃圾(Food Waste, FW)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 AD)过程中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的抑制机理,总结了混合消化、预处理、添加微量元素、添加生物炭和改进反应器5个措施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指出了这些措施在提高厌氧消化性能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并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最后,展望了厌氧消化处理餐厨垃圾从设备和工艺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10.
餐厨垃圾与污泥两相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混合比例和污泥停留时间对餐厨垃圾与污泥联合两相中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相较于餐厨垃圾与污泥TS比为1∶3的条件,TS比为1∶1时两相系统具有更好的产气效果、有机物去除效果和运行稳定性。随着SRT的延长,两相系统有机负荷逐步降低,产甲烷速率相应降低,单位体积进料产沼气量以及有机物去除率逐步提高。在餐厨垃圾与污泥TS比为1∶1的条件下,两相厌氧消化系统最佳SRT为25 d(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别为5 d和20 d);此时,沼气中甲烷含量高达71%,产甲烷速率和甲烷产率分别为0.7 L/L·d和0.69 L/gVS去除,两相系统VS去除率达到64.7%。  相似文献   

11.
餐厨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多,对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和紧迫。采用厌氧消化技术既能高效处理废弃物又能回收能源气体,具有显著的优势。基于相分离的餐厨垃圾产氢产甲烷两相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为我国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餐厨垃圾与污水污泥联合两相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当产酸相HRT为5 d时,产酸反应器挥发酸产量最高,且丙酸含量较小,产酸效果最佳。当产甲烷相HRT为20 d时,产甲烷反应器运行效果较佳,沼气产率达到0.69 L/g VS去除、甲烷含量为71.3%、VS去除率为64.7%。该文采用动力学控制方法即可基本实现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产酸相和产甲烷相p H分别为4.6~5.5、7.3~7.4;虽然产酸相仍存在轻微的产甲烷作用,但并不影响有机物的水解和酸化,也不影响两相系统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中试规模、中温(38℃)条件下,研究脉冲-混合厌氧消化反应器(IMD)处理餐厨垃圾浆液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负荷4.0 kgVS/(m~3·d)阶段,处理效果最好,VS产气率最高达到1.60 m~3/kgVS,沼气中的甲烷体积分数最高为68.9%;IMD反应器可在负荷6.0 kgVS/(m~3·d)下稳定运行,平均VS产气率为1.25 m~3/kgVS,平均VS去除率为79.11%。与其他厌氧反应器相比,IMD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浆液的容积负荷较高,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FeCl_2投加方式对餐厨垃圾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_2和EDTA联合投加能够有效促进蛋白和多糖水解,提高挥发酸(VFAs)的降解过程,反应13 d后累计生物气产量比单独投加FeCl_2提高4.1倍。同时,EDTA有效阻止了Fe~(2+)与磷酸盐的沉淀反应,提高了铁被厌氧微生物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4):838-840
研究FeCl_2投加方式对餐厨垃圾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_2和EDTA联合投加能够有效促进蛋白和多糖水解,提高挥发酸(VFAs)的降解过程,反应13 d后累计生物气产量比单独投加FeCl_2提高4.1倍。同时,EDTA有效阻止了Fe(2+)与磷酸盐的沉淀反应,提高了铁被厌氧微生物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中生物质废物的增加以及能源短缺现象的日益加剧,具有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双重效益的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技术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分析了乌鲁木齐市餐饮垃圾以果皮、蔬菜等城市固体垃圾为原料,以污泥为菌种,采用厌氧消化法制备甲烷气体。实验结果显示当原料-蔬菜垃圾含水量平均为9.41%,含固量(TS)平均为90.59%,挥发性固体含量(VS)平均为65.30%,纤维素含量为32.42%,污泥的COD为13421.24 mg/L,pH为6.83时,最高产气量达到42.5%。  相似文献   

17.
以水热与厌氧消化耦合工艺作为餐厨垃圾沼渣沼液(digestate of food waste,DFW)的处理过程,探究了DFW处理前后的脱水性能及固、液两相产物的特性,分析了工艺过程中的物质流动、能量输入/输出,并评估了能量平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热处理改善了DFW脱水性能,降低了脱水后的泥饼产量和含水率。温度是影响水热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处理效果随温度的升高明显提升。当水热温度为200℃时,离心后泥饼的产量和含水率降低最为显著,分别从最初的71.83kg/t DFW和88.43%减小至22.11kg/t DFW和76.30%。此外,水热过程促进了DFW有机物质从固相向液相的转移,通过耦合厌氧消化处理工艺生产甲烷,可以有效地回收液相能量。本研究对整个处理工艺进行了全面的物质和能量衡算。水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增加了加热能量的输入,但减少了后续热干化过程的能量输入,并增加了DFW液相产物的产甲烷潜力。当水热温度为160℃、保温时间为60min时,水热与厌氧消化耦合工艺净能量输入最少(30.75MJ/t DFW),相比于不采用水热技术处理节省106.48MJ/t DFW。水热过程热能的回收率、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液相产物的产甲烷潜势是影响工艺过程能量净消耗的主要因素,是工艺优化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对目前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基础,阐述现行处理技术中的优势和劣势,结合相关政策,综合考虑后提出了"预处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处理理念,以期为我国餐厨垃圾处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首先采用水洗处理对餐厨垃圾进行除盐,然后通过高温蒸煮分离油脂,考察了水洗比例(餐厨垃圾∶水,质量比)、离心转速、加热温度等对餐厨垃圾处理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水洗比例1∶1、离心转速3 000 r·min-1、加热温度80℃下,餐厨垃圾中盐分及油脂的去除效果最好,水相含固率为5.56%,水相COD浓度为61 630 mg·L-1,水相含油量为320 mg·L-1,水相氯离子含量为2 205.97 mg·L-1,固相含水率为87.33%,固相含油率为1.23%,固相含盐量为0.24%,油脂回收率达到81.82%,可有效实现油脂的回收及利用。  相似文献   

20.
陈沛全  李娴  曾彩明  黄奂彦 《广东化工》2011,38(9):113-114,112
文章首先对东莞市餐厨垃圾的现状和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并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对东莞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包括工艺技术选择、处理规模、工程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种适合东莞市餐厨垃圾的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