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制氢转化炉运行过程中,制氢炉炉管、热壁管高温运行,管内介质复杂,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热壁管管帽出现裂纹。在本文中,将就制氢炉热壁管管帽的泄漏进行研究与分析。对泄漏管帽进行细致的研究与检测,提出整改建议,以保障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张志  孙毅  周善红 《炭素技术》2011,30(6):60-62
结合罐式煅烧炉生产实践,对生产操作中提高罐式煅烧炉产品质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原料混配、正确处理罐壁结焦、合理设置测温点及正确选用热电偶以及采用改进的空炉操作等方法,使罐式煅烧炉生产运行稳定,产品质量和产量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化工机械》2017,(3):284-291
以大型制氢转化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分别对其入口集气总管与支管、入口集气支管与尾管、冷热壁集气管连接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各管系连接处在高温下变形不协调,是导致应力集中和开裂的重要原因。分别通过增设弹簧吊架和保护器结构有效降低了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情况,最大应力降低率达到了36%以上。通过采用出口柔管与全冷壁集气管结合的出口集气管形式,可有效避免装置运行过程中由于滑动支座运行不畅引起连接处应力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塑料埋地管材逐步取代传统刚性管材已成为一种趋势,而新型的结构壁管发展更加迅速,结构壁管的先进设计也引起管道生产企业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比有限元法与传统理论计算方法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优势来说明采用先进设计方法将会给管道企业带来的好处,指出更多先进的设计技术将会推动埋地管道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污垢沉积而导致高炉冷却壁传热效率降低的疑难问题,通过在冷却水管内加入固相颗粒以形成液固两相流.从而改变两相流体对冷却水管的传热和抗垢性能.在不同固相体积分数下进行了冷却水管内液固两相流动的传热和抗垢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固相颗粒的扰动和剪切效应,不仅可以增大冷却水管传热系数和强化传热效果,而且增强了抗污垢能力,延长了设备的高效运行时间,实现冷却壁的长期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崔军军  李艳军 《水泥》2022,(1):48-49
C3下料管的堵塞是频繁出现且难以避免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原材料有害成分的控制,采取下料管加装空气炮和更换微晶下料管等多项措施,彻底解决了下料管堵塞问题,保证了生产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聚合物、黏壁物的剖析以及生产工艺参数的分析发现,聚合釜黏壁的主要原因是频繁的人工清釜、产品结构调整、聚合温度波动和聚合釜内液固物质的相比过低.通过改变催化剂粒径和活性、严格管理清釜作业操作、减少频繁开停车次数、控制聚合釜内合适的液固物质相比等方式,保证生产运行稳定等手段,有效缓解了聚合釜黏壁,延长了聚合釜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8.
固定管板换热器中折流板与筒体内壁焊接的结构能有效防止设备运行中管束的振动损伤,介绍了在对采用这种结构的某进口固定管板换热器进行国产化制造的过程中,由于结构空间限制所必须的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9.
将短湿壁管中的液膜面积和气体所通过的有效通道体积分别视作填料塔内有效传质面积和空隙体积,从短湿壁管测得的氯气与丙酮反应的气相传质关联式导出全新的且较为可靠的气液氯化反应填料塔的设计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际运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3.56%。  相似文献   

10.
某装置生产线因U形管换热器列管泄漏故障导致换热效果变差、系统露点异常、风机人口温度升高而接近设备联锁的上限值,直接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本例结合U形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工艺环境,通过对生产运行进行管理优化以及对更新U形管换热器管束的设计改造,从而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和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An analytical study using perturbation metho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on the flow profiles and power requirements in an oscillating flow field with a wavy-walled boundary. The velocity field is found for a fluid in between two wavy-walled plates that oscillate in phase. The wavy-walled boundary causes the flow to produce regions of recirculations within the recesses of the boundary. Once the velocity profiles are identified, the power required to drive the oscillatory fluid motion is then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 a flat plate geometry without recesses. As expecte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more power is needed to drive a wavy-walled system than a flat plate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12.
波壁管内的脉动流动及传质强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Fluent软件对波壁管内脉动流场下的层流流动、质量传递强化进行了数值研究,并将得到的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考虑了3个参数:净流动Reynolds数Re,脉动流的振动分率P和代表脉动频率的Strouhal数St,其中重点考察了St对质量传递强化的影响。对中等Reynolds数以下的脉动流动结构和质量传递强化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St使得强化效果最好,并且数值结论与相应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生产运行实践,充分总结、对比分析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和生物倍增2种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认为生物倍增技术是优于SBR技术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建议在生产运行中广为采用。  相似文献   

14.
武湘利 《化工科技》2007,15(6):49-51
对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二段转化炉空气分布器、耐火衬里损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装置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珣 《安徽化工》2010,36(z2):37-39
某发电公司冷油器铜管投运不久即发生大面积泄漏,给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带来极大威胁。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宏观检查、渗透探伤和金相分析得出结论:此泄漏为应力腐蚀所致,并提出防止应力腐蚀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采用燃气轮机——空分装置联合回收大型氨厂尾气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8):1145-1150
This study examines oscillating flow as a novel mechanical separation mechanism to separate propylene from nitrogen. A system of multiple wavy-walled tubes was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ubes on mass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t was shown that using multiple tubes in a parallel configuration increases mass transfer at the higher oscillation frequencie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ubes also yield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separation quality as reducing the piston amplitude by the same factor. The use of multiple tubes was shown to be a viable method of enhancing mass transfer with a reasonable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18.
介绍硫磺制酸装置火管废热锅炉板的热防护方法。采用锆刚玉套管插入高温侧管口,套管与换热管之间留有间隙,填入硅酸铝隔热材料;管板表面涂一层厚约80mm的锆质耐火可塑料作隔热层。运行实践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热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9.
PTA装置氧化干燥机更新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TA氧化装置的关键设备——密闭型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的结构特点,针对原装置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厂家要求提出了合理的更新方案,试运转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降膜蒸发是海水淡化的一项主要技术。传热管是降膜蒸发器的核心部件。螺旋槽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效强化传热管,但在海水淡化中应用较少,缺乏相关的实验数据。为论证螺旋槽管用于海水淡化的可行性,首先在水平管降膜蒸发传热实验平台上,以自来水为工质,研究了螺旋槽管的强化传热特性,分析了喷淋密度、热通量、传热温差和蒸发温度对其传热的影响;然后借助低温多效蒸馏(LT-MED)海水淡化中试装置,在海水淡化实际工况下,运行测试180 d,研究了螺旋槽管的结垢特性。在本实验中,螺旋槽管传热系数较光管平均提高35%左右;其结垢厚度小于光管,结垢疏松多孔,易于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