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照相材料     
不同碘浓度的AgBr(I)乳剂的光谱增感作用[Zh Nauchn.Prikl.Fotogr.Kinematogr.1982,27(4)259~67(俄)]研究表明,碘溴化银乳剂中碘浓度的增加能改变被吸附染料的光化学活性,但对染料聚集体的结构无影响。同时发现,在[100]面上染料形成高聚集态的能力和染料的离子交换、碱性及内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七个硫碳菁染料在片状颗粒、卤素成份不同的乳剂中的试验,探讨了菁染料J—聚态形成的影响因素;染料超增感组合时,染料加入顺序对J—聚态形成及增感作用的影响;超增感剂对染料聚集态及增感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照相补加剂     
用记时电位法研究增感染料在AgBr上的吸附[Sci,Sin(engl ed)1982,25(6)565~75(英)]采用记时电位法和电子显微镜法,通过AgBr模型在Ag电极上的电解沉积过程来研究染料在AgBr上的吸附作用。菁染料吸附后有一种电惰性络合物形成,它的量和其增感  相似文献   

4.
Pric.  HJ  刘翠清 《影像材料》1989,(1):18-24
引言正如其它阳离子菁染料一样,关于1-1′-二乙基-2,2′-菁对卤化银的吸附已有很多报道。但与之相似的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却报道很少。不管怎样,众所周知,一个阴离子染料对 AgBr 的吸附比相应的阳离子染料对 AgBr 的吸附强度要差一些。作者研究了影响这种阴离子染料对 AgX 吸附的各种因素。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两个颇有意义的现象,这些现象正是本文讨论的主要议题。于稀明胶水溶液、pBr为3、温度为23℃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前言光谱增感染料在卤化银颗粒上的吸附及环境对吸附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报导,特别是对菁类和份菁类染料的研究更多,但在水溶性成色剂对光谱增感染料吸附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报导较少。E.KLEIN和F.MOLL曾以硫碳菁为例研究过水溶性成色剂对增感染料吸附的影响。他们发现,水溶性成色剂能使被吸附的阳离子染料解吸,但不解吸其阴离子或两性离子的同类物。由此推知,这种解吸主要是由于带磺酸基的成色剂分子和染料阳离子形成可溶性大分子盐所致。至于成色剂对三核菁染料吸附的影响报导亦不多。  相似文献   

6.
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导体纳米晶颗粒形成的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表面上可以吸附大量的染料分子,因而可以有效地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介绍了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以及电池的结构,着重从电池各个组成部分介绍了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100)及(111)晶体在改变氯与溴化银比例时对其吸附菁染料光谱性能的影响。增感染料之吸收光谱取决于吸附菁染料之卤化银的结晶性态,在立方形晶体乳剂中,氯化银含量高时,具有J-峰(最大值),在吸附菁染料的晶格中,具有20—40%溴化银时,这一聚集倾向就将消失。吸附于高溴含量八面体乳剂颗粒的染料J-聚集体,随着颗粒中氯/溴比的增加而向H-聚集体迁移。  相似文献   

8.
过去曾研究过油溶成色剂及其溶剂对某些硫碳菁染料照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剂中加入成色剂溶液或溶剂时,增感层感光度的降低主要取决于N,N—二烷基硫碳菁染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当吸附在卤化银表面的染料以J-聚态占优势时,染料的增感作用就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林志东  刘黎明 《功能材料》2004,35(Z1):2907-2909
采用溶胶-凝胶法添加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采用滚压涂敷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得TiO2纳米多孔薄膜,采用吸附法对多孔薄膜表面进行染料敏化处理.染料敏化处理前后,薄膜的微结构没有改变,但薄膜表面的成分发生了改变.对薄膜进行了XPS,AFM,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TiO2纳米晶薄膜中纳米粒子晶型为锐钛矿,薄膜具有网络多孔结构,TiO2粒子的粒径在20~30nm间,薄膜中空穴的孔径在50~150nm不等,未敏化处理的薄膜空隙中吸附了大量的氧,薄膜敏化处理后,表面的吸附氧被敏化剂分子中的氧取代,染料敏化剂分子通过化学吸附在薄膜表面.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染料3-磺丙基-3'-磺乙基-5',5-二苯基-9-乙基-碳菁(Ⅰ)和染料3-羟乙基-3'-磺丙基-5-甲氧基-5'-氯-9-乙基-噻碳菁在五种明胶溶液中的发光光谱。发现染料聚集态的形成受不同类型明胶的影响,也与染料本身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介电损耗法测量溴化银乳剂颗粒面[111]面上以其填隙银离子作为载流子时,低频峰值给出的离子电导率说明,溴化银T颗粒的填隙银离子浓度比八面体颗粒小得多。这可能是孪晶面提供填隙银离子稳定空穴,并有双电子层,负性在主平面上,正性在孪晶面上形成银离子,从表面位置移动到孪晶面的结果。这个模型说明了孪晶面上存在电子陷阱,并证实T颗粒电子陷阱更深。因此其内部敏度要比八面体颗粒更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CHO分子在TiO2金红石(110)面和锐钛矿(101)面上的吸附,结果表明甲醛在这些面上均能形成稳定的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在物理吸附中,分子构型受吸附的影响均十分微弱。而在化学吸附中,甲醛分子明显变形,甲醛分子与表面的2配位O原子(O2C)一起形成双氧甲基(CH2O2)物种。化学吸附导致HCHO分子中的羰基延长14%~17%,表明吸附削弱了分子内原子之间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分解。此外,在这两种表面中,金红石(110)面对HCHO较强的吸附显示了其活性比锐钛矿(101)面高。  相似文献   

13.
共沉淀法制备了Cu-Mg-Al层状超分子化合物,X射线衍射图谱和热重分析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并研究了材料对溶液中碘离子的吸附去除性能。制备的材料为具有层状结构的Cu-Mg-Al的超分子化合物,具有结构"记忆效应",层间可以吸附碘,层板上的铜对碘也有特异化学作用,增强材料对碘的吸附能力。在优化制备和吸附条件下,Cu-Mg-Al层状超分子化合物对碘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279.15 mg/g,远高于普通层状氢氧化镁铝的66.61mg/g。材料可作为碘及放射性碘污染的吸附去除剂。  相似文献   

14.
引言在 AgBr 颗粒生长阶段,过量 Br~-离子的存在,将极大影响最终的颗粒晶形。当溴余量足够大时,可以得到较大的平均粒径与粒厚之比,亦即具有高形态比的 AgBr 晶体。这种晶型的颗粒通常被称为 T-颗粒。由于T 颗粒的一些特性,如在同等含银量下,其较大的表面积和特殊的光学性能,已使它在感光材料乳剂技术中成为一种很有用的晶型。  相似文献   

15.
利用DFT+U方法研究了氟离子掺杂对锐钛矿型TiO_2(001)面对O_2分析吸附的影响。共研究了由F离子分别取代表面上的2配位或3配位O离子,或表面上5配位Ti离子下的3配位O离子所形成的3种F离子杂质(分别记为FⅠ、FⅡ和FⅢ)的影响。F掺杂的表面与分子的作用结果表明,FⅠ杂质能够提高表面的稳定性,而FⅢ能提高表面的活性;由掺入FⅡ离子的表面与未掺杂的表面的活性相当。结果表明,3种形式F离子掺杂能显著提高的TiO_2表面对O_2分子的吸附能力。电子结构分析显示,F掺杂所形成的Ti 3+在增强表面对分子的吸附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稀土β成核剂-WBGⅡ对聚丙烯结晶行为和晶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棒状成核剂WBGⅡ侧表面具有β成核剂作用,由于WBGⅡ的溶解性与成核能力相关,随着熔融温度(Tmelt)逐次升高,同一样品结晶形成的聚集态结构不同,Tmelt低于230℃时,形成的是针状晶体;Tmelt高于230℃形成花状晶体;随Tmelt不同,在230℃结晶峰的半高宽ΔW、结晶峰的初始斜率Si均发生突变,β晶型相对含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淀粉及碘嵌入淀粉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发现,糊化淀粉分子间以水做媒介通过分子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大分子量复合物,当浓度为0.16012 g/L时,淀粉分子间卷曲成螺旋型构象的表面较光滑单层超大分子。淀粉分子形成的超大分子在原子力显微镜下没有明显的空隙,小分子量的碘在分子间力的作用下能吸附在淀粉分子的表面,进而进一步嵌入到超大淀粉分子之中,螺距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由300 nm左右变成700nm左右,表面变得粗糙,形成了网状拓扑结构,网格的最大高度为5 nm。据估算每个螺距范围内有5×107个碘的复合分子嵌入淀粉分子中。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菁染料是光谱增感染料,它在酸溶液里能褪色,这是由于共轭系统质子化,破坏了引起发色系统共振所必需的条件。Feldman用NMR研究了2,2′菁的质子化位置。本文使用HMO法(休格尔分子轨道法),计算四个系列菁染料分子前线轨道甲川链上各碳  相似文献   

19.
盛健  张华  赵萍 《制冷学报》2013,(4):69-74
热泵热水器中制冷剂与水换热而将其加热至60℃,结垢严重。为抑制污垢,分别在0.5和1.0mmol/lCaCO3溶液中,通过静态反应法使污垢在不锈钢表面生长,分别用称重法和SEM获得不同浸入时间的结垢重量和污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时ss304表面比ss316更易结垢且前者易形成文石而后者易形成方解石;Ca2+浓度较高使本体溶液均相成核率和表面异相成核率均增大而产生更多晶核,但单个晶体尺寸减少、结垢重量降低且不影响晶型种类比例;pH升高不仅使本体溶液中均相成核率和表面异相成核率均增加,且均相成核率增加更多,导致结垢量降低,并促进方解石的形成。换热器表面析晶污垢形成的主要机理是难溶盐分子先在溶液内形成污垢颗粒,而后沉积到表面上,而不仅通过在表面的反应和吸附而直接形成。  相似文献   

20.
以木屑、花生壳粉作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吸附酸性荧光黄染料的性质,讨论了pH值,染料初始浓度,温度,时间以及盐离子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并应用等温模型分析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5左右,木屑最佳吸附量为5.18mg/g;在pH为6左右,花生壳粉最佳吸附量为4.46mg/g;吸附最佳的条件是染料初始浓度为150mg/L,吸附剂用量为1.0g,盐浓度为0.17mol/L,25℃下反应90min、木屑、花生壳粉对酸性荧光黄染料的吸附量分别为5.84mg/g、8.66mg/g。吸附平衡时间是90min;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下降,在25℃时吸附量最佳。盐离子的加入对木屑和花生壳粉对酸性荧光黄染料的吸附有促进作用。木屑、花生壳粉对酸性荧光黄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1.80mg/g和11.00mg/g。经等温方程拟合后,木屑吸附符合多分子层吸附,花生壳粉吸附符合单分子层吸附。2种材料对酸性荧光黄染料的吸附都是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