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泥》2018,(10)
正各位代表、同志们: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提出了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建材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和制品工业,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目前传统建材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以增量为主的发展方式和雷同技术复制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下去产能、补短板、发展绿色建材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行业主旋律。转型的  相似文献   

2.
乔龙德 《水泥》2018,(10):1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提出了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建材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和制品工业,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目前传统建材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以增量为主的发展方式和雷同技术复制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下去产能、补短板、发展绿色建材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行业主旋律。转型的主要支撑是由传统产业为主体向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由建材制造业向建材服务业延伸,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由高速中低档为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3.
正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重要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促进建材服务业创新发展,中国建材联合会先后编  相似文献   

4.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重点区域绿色转型,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预计"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代呼唤新变革,新变革催生新思维。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适应数字经济,谋求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为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水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首先要从转变思维做起,逐步深化技术应用与场景培育。数字化转型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机会,也有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参考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以《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强国战略》)和《橡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为基础,结合我国橡胶工业现状和智能制造的新发展,去粗存精,去虚就实,去伪存真,补充、提升、撰写而成《"中国橡胶工业2025"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推动我国产业开展区域合作和产业转型带来发展机遇。国务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10年内我国制造业将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将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国都在抢抓智能制造发展机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德国最早提出工业4.0概念,美国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日本提出"新机器人战略"。智能制造已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于促进制造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制造2025",迈入制造强国的发展战略为指导,通过与世界农药制造强国制剂产业化技术创新发展历程的比较,归纳了中国农药制剂生产技术发展成绩,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压力和发展的机遇。提出了中国农药制剂生产要把第1次技术提升的后续工作和第2次提升的任务结合起来实施,融入智能、创新驱动、"弯道超车"、加速发展的观点,并对一系列技术创新的启动分类作了剖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泥》2023,(1):40-4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国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推动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大数据、NFT、VR、AR……囊括一系列新鲜概念的工业4.0时代已经扑面而来,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华润水泥顺应时代发展和技术革新趋势,在“十三五”中期制订了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在生产、营销、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中国制造2025"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代表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战略,同样适用于农化行业。"十三五"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关键5年,而农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也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药行业必须提早布局,着手实施"中国农药制造2025"。据了解,由工信部牵头、百余名院士专家联手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腾良 《化工机械》2011,38(1):1-6,10
<正>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等新形势,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也是从"装备制造大国向装备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增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规划》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其中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食品、医药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确定要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全球各国对《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实施比较关注,其中美国反映尤为强烈以来,让美国尤其,担心中国实施《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自主制造的C919客机于2017年11月完成首次长途试飞,标志着中国向全球民用航空航天大国的目标又迈近了一步。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集团,科德宝推出多种可持续解决方案保证航空部件可靠运行,同时环保节能,助力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目前,中国的航空旅游业增长强劲,预计2017年旅客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已进入新一轮产业革命,今后10~20年期间,中国橡胶工业将发生重大变革,是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本文概述国内外机器人技术现状和发展以及橡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了橡胶工业制造的现状、特点,以及实现橡胶工业智能制造的必要性,提出"机器换人,推动橡胶工业智能制造发展"的观点,以及建设橡胶工业强国的目标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推广应用绿色轮胎产品既是企业的责任,也应是全社会的共识。只有加快轮胎产业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实现绿色制造,才能推动我国从轮胎生产大国跨入强国之列。"全国人大代表、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向全国两会提交的建议之一就是以立法来推进绿色轮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各有关单位: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7)》指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终端将体现产品质量和企业品牌的提升。"中国制造"要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质量,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质量是中国制造必须跨越的门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质量当自强。在农药行业中,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意识到"品质为先"这一战略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当中的重要性。围绕着如何提效率,提质量,让我们的农药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27日,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八届七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第16届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橡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该《纲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的总目标,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创新性的新思路、新任务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首要任务。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加速制造业结构调整。制造业结构调整依靠的创新驱动由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工匠精神三个要素组成。只有加强创意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精准理解创意创新创业形成科学认识;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加速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与高等学校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才能取得"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成为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