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纯棉转杯纱为例,就原棉性能及清梳并各工序中的生条质量、并条质量及条干等因素对转杯纱单强CV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探讨了降低转杯纱单强CV值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纯棉纱和涤棉纱为例,就条干CV%值、捻度不匀率、捻度等因素对转杯纱单强CV%值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条干CV%值、百米重量CV%、捻值CV%值、毛羽CV%值等与成纱单强CV%值呈正相关,指出合理选择转杯纺的工艺参数,是降低杯纺纱单强CV%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转杯纱单强CV值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熊伟  李荣  张冶 《棉纺织技术》2002,30(2):28-31
分析了不同用途转杯纱的单强CV值指标;原料配比、纱号与单强CV值的关系;转杯纺纱机分梳辊、纺杯等关键工艺部件对单强CV值的影响。单强CV值与条干CV值、粗节、细节、纱疵密切相关,是衡量转杯纱质量的重要指标;生产中应从工艺、设备方面改善转杯纱内外在质量,降低单强CV值。  相似文献   

4.
赵博 《北京纺织》2005,26(1):27-30
以纯棉纱和涤棉纱为例 ,就条干CV %值、捻度不匀率、捻度等因素对转杯纱单强CV %值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条干CV %值、百米重量CV %、捻值CV %值、毛羽CV %值等与成纱单强CV %值呈正相关 ,指出合理选择转杯纺的工艺参数 ,是降低杯纺纱单强CV %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不同用途气流纱的单强Gy值指标,原料配比、纱号与单强Cy值的关系,转杯纺纱机分梳辊、纺杯等关键工艺部件对单强Gy值的影响。单强Gy值与质量Gy值、条干Gy值、粗细节、纱疵密切相关,是衡量气流纱质量的重要指标;生产中应从工艺、设备、操作运转方面改善转杯纱内外在质量,降低单强CV值。  相似文献   

6.
期刊文摘     
提高粘胶纱条干水平的体会我厂30英支有光粘胶纱,大部分直接销往西欧、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港澳地区。根据指标要求和对该产品实际质量进行分析,其乌斯特条干CV%值和单强CV%值曾存在一定的差距。生产实践证明,条干CV%值的好坏,对单强CV%值的高低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把降低条干CV%值作为创优的主攻方向。现就降低条干CV%值的体会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7.
我厂自1993年1月开始生产14.8tex粘胶纱,供织部生产14.8/148tex393.5/314.5127纯粘胶布。生产过程中发现,影响织造生产的主要质量因素之一是成纱单强变异系数(CV%)。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艺试验和分析研究,在生产实践中找到了相应的改善途径。一、降低成纱单纱强力CV%的现实意义单纱强力变异系数是一项综合性的质量指标,它集中反映了纱条短片段不匀率,粗、细节疵点数量,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以及纱条截面中纤维分布均匀程度等特性。因此,改善单纱强力变异系数不仅可以减少织造过程中的断头,提高布机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郭梅  杨雯静 《新纺织》2005,(6):35-37
采用新疆长绒棉纺制CJ4.32tex特细号纱,原棉配棉品级为1.33,纤维长度为37mm。针对影响喷气织造效率和质量的原纱条干CV、单纱强力及单强CV等关键指标,运用系统工艺学原理,通过大量纺纱试验,在原料、工艺、设备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保证了特细号纱的顺利生产及成纱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不同品种要求,选择细度适宜的原料,不仅可以改善成纱乌氏条干CV%和单强CV%值,而且对提高单纱强力,降低细纱断头率有显著效果。目前使用的棉型腊纶,由于唛头多、牌号杂且国别不同,使原料细度差异很大,高者接近2dtex,低的则只有1.3dtex。这种过大差异,若在成份中搭用30%过粗或过细原料时,就会影响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生产实践就原棉细度、长度和短绒率,梳棉落棉率,精梳落棉率,并条牵伸倍数等因素对单强CV值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提出了降低单强CV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特细号纱纺纱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采用新疆长绒棉纺制CJ 4.32 tex特细号纱,原棉配棉品级为1.33,纤维长度为37 mm.针对影响喷气织造效率和质量的原纱条干CV、单纱强力及单强CV等关键指标,运用系统工艺学原理,通过大量纺纱试验,在原料、工艺、设备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保证了特细号纱的顺利生产及成纱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练军  王兟 《棉纺织技术》2003,31(3):21-24
涤棉复合纱线采用涤轮长丝和棉单纱复合加工而成,是一种生产细号轻薄型面料的优良纱线。复合纱线中各组分性能的差异对复合纱线与织物的性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复合纱线反向加捻的情况下,通过试验分析了复合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单纱捻度、复合纱线捻度之间的关系。复合纱线也存在着临界捻系数,复合纱线断裂伸长率与复合纱线捻系数呈正线性相关,复合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单纱捻系数呈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木棉与棉混纺转杯纱捻度及强伸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木棉与棉混纺转杯纱的捻度变化情况及强伸性能与捻度的关系,对木棉/棉50/50 36.5tex混纺转杯纱捻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强力、断裂伸长率随捻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木棉棉混纺转杯纱具有退捻现象,捻度随放置时间增长而变小;强力随捻系数的增大而先增大后降低,捻系数为480时强力达到最大;断裂伸长率随捻度增大而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优化壳聚糖改性粘胶棉混纺纱混纺比.根据壳聚糖改性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对七种混纺比设计的壳聚糖改性粘胶棉混纺纱的条干、断裂强力、毛羽指数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提出了壳聚糖改性粘胶棉混纺纱适纺性能较佳的混纺比为35/65、65/35和80/20.  相似文献   

15.
两种紧密纱与环锭纱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徐红  单小红 《棉纺织技术》2004,32(10):12-15
将11.7tex纯棉精梳环锭纱、倚丽纱及卡摩纱进行了成纱毛羽、强伸性能的测试对比,分析了紧密纱与环锭纱存在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相对于环锭纱两种紧密纱长毛羽明显改善,络筒后毛羽增长率高;单纱断裂强度紧密纱较环锭纱提高,倚丽纱比卡摩纱高,两种紧密纱强度不匀率均好于环锭纱;断裂伸长、断裂功指标卡摩纱、倚丽纱均好于环锭纱。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圣麻棉混纺细号纱的成纱质量,根据圣麻纤维的性能特点,以SM/CJ 65/35 7.35 tex混纺纱及股线为例,分析了纺纱工艺配置情况,介绍了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实践表明:圣麻纤维与棉纤维采用条混工艺,圣麻纤维强力较低,清梳工序要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注意纤维缠绕,合理设计粗纱和细纱捻系数及股线与单纱的捻比,可以使圣麻棉混纺细号纱质量指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纺制赛络纺针织纱并提高成纱质量,针对FA502型细纱机的结构进行了改造,考虑到粗纱定量较轻,为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减少意外牵伸,选用两种不同细度的粘胶纤维混纺,同时,选择3.5 mm粗纱喂入间距、比同号数普通环锭纺纱偏大的捻系数、较轻的钢丝圈,使R 19.5 tex赛络纱比同号数的普通环锭纱具有条干好、粗细节和棉结少的特点,而且断裂强度大,单强CV值和重量CV值小,毛羽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更真实地了解纱线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对纱线的动态强力进行了研究.选取60种纯棉纱样,测试了纱线的静态强力、条干CV以及动态强力,分析了静态强力、条干CV对动态强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棉纱的静态强力与动态强力呈线性关系,动态强力随静态强力的增加而增加,在100 m/min的速度下,动态强力相对于静态强力下降27%左右;棉纱的条干CV值与动态强力呈非线性关系,动态强力是随条干CV值的增加而降低;可以建立棉纱静态强力和条干CV值与动态强力的相关模型,通过静态强力和条干CV值预测棉纱的动态强力.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锦纶/棉混纺纱质量,针对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质量指标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其它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调整细纱工序捻度的设置,纺制了16种锦纶/棉混纺纱,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并通过SPSS软件对捻度与混纺纱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与回归分析,建立了混纺纱质量指标随捻度变化的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显著相关,测试组数据与预测值间残差绝对值均在3倍残差标准差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捻度大小直接影响锦纶/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预测模型反映了捻度对混纺纱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影响的数量相关关系,为锦纶/棉混纺纱生产中捻度设计和快速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混纺比对聚乳酸棉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乳酸纤维含量分别为20%、35%、50%、65%、80%的聚乳酸/棉混纺纱的条干CV值、强伸性能、毛羽值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rda数法对混纺纱的成纱性能优劣进行判断。试验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条干CV值、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值均与混纺比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聚乳酸/棉混纺比为50/50时,其成纱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