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i-fi技术广泛应用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上网终端,Wi-fi用户数量和数据流量不断提升.随之,Wi-fi网络的安全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线装置可能被监听、拦截数据包、获取用户接入网络的登录密码等,都会对用户的网络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分析Wi-fi无线组网技术和加密及认证方式,并提出Wi-fi网络安全加密及认证方式,提高Wi-fi用户的接入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边端融合计算能够大大提升物联网场景下大数据的处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响应,但其安全性是制约物联网发展应用的瓶颈.在分析边端融合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需求基础上,针对边端融合系统"攻击面广、资源异构、计算和存储受限、环境复杂"等特点,重点对安全要素进行层次化细分,构建了一套通用的、可解释的边端融合系统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云平台日志信息的安全审计及安全存储的需求,提出一种云平台的支持审计信息安全存储的审计系统实现方案.提出的安全审计系统由审计信息记录、审计信息签名、审计信息管理3个功能模块组成,采用Web Services、数字签名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对用户信息的获取、分析与数据库存储等功能.另外,系统在实现了网络安全审计的功能基础上,通过对数据库表项信息进行元组签名与分片签名结合的方式,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与可信.与现有的云平台的安全审计系统实现方案相比,该方案安全性和实用性很高,并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高安全性的开机安全认证方法,该认证系统在硬盘上嵌入一个微Linux系统作为认证系统的载体,并且使用USB移动介质作为KEY盘来保存硬盘启动扇区、分区表、以及登录密钥等系统启动的必要信息,只有同时拥有密钥和KEY盘的合法用户才能通过验证并登录计算机系统.这种方法实现了重要信息如密钥和启动信息等与硬盘原始数据的独立存储,而且可以应用基于微Linux系统下性能优良的MD5和DES等加密算法,从而增强了开机认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文中提出了军队数据集中存储服务器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了以矩阵为基础的密钥分散管理系统原理,从控制服务器管理员登录行为角度,研究基于密钥分散管理系统和USB-Key数字证书的服务器登录管理控制方法,对服务器管理员登录权限进行分割,实现了"必须有若干名管理员同时在场,才能登录服务器系统"的功能,有效解决了管理员私自登录、操作使用服务器的问题,提高了数据集中存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日益普及,用户对于智能手机功能的需求也日渐提高.移动智能终端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处理各种重要的数据信息.随之而来的是和移动智能终端紧密相连的大量新型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包括隐私泄漏、手机木马病毒、恶意程序等.本文以iOS系统作为平台,通过对iOS系统的安全机制、加密系统、资料系统加密和保护分级机制的研究,分析iOS设备在越狱状态下存在的漏洞,最后通过实验破解iOS设备获取PIN码以及各级密钥,对比分析越狱设备存在的安全性隐患,并提出未来iOS安全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安全管理系统广泛应用各行各业,提出将生物特征数据存储在便携卡上,对用户(人)、便携卡、识别终端和资源主机的多方且互相验证的安全管理系统,利用该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用户(人)的识别验证,不需要对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集中式存储,可以实现资源与用户、资源与识别终端的多方识别验证,提高安全性,避免非法用户绕过识别终端直接对资源进行访问,还可以实现资源与用户、用户与识别终端、资源与识别终端的多方相互识别验证,避免“哄骗”技术产生的非法侵入,提高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测试和测量     
《今日电子》2015,(1):70-72
连接式测试工具系统连接式测试工具系统Fluke Connect可将测量数据从测试工具传送到智能手机和云空间,使维护团队的沟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得到改善。通过Fluke Connect系统,维护技术人员能够将测试工具测得的数据无线传送到智能手机上,从而安全存储在云空间,这样所有的团队成员在各自的工作现场就能访问查看到数据。超过20种  相似文献   

9.
文中将从两个方面讨论大数据的安全:一是体系结构方面,将列出一些大数据系统在处理和存储信息时的差异,并讨论它们如何影响数据和数据库的安全性.二是运维管理方面,将详细介绍与大数据平台相关的运行安全问题,并分析大数据和管理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当系统本身缺乏内在机制安全时.最终给出技术建议,勾勒大数据安全的战略战术,确保这些数据仓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数据中心采用了云计算服务,因而用户的业务、应用和数据从客户端或本地数据中心转移到信息服务平台上,大量数据高度集中,使得大数据中心面临新的安全威胁和风险。文章设计大数据中心云应用服务平台架构,提出大数据中心云存储安全模型以及采用云计算服务期间用户和大数据中心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归纳大数据中心面临的6种主要安全威胁,给出大数据中心应当具备的10类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